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豫南地区的盘古山下有一个叫陈家寨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
我出生在陈家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我父母都是文盲,大字不识几个。
也许是吃怕了没文化的苦,所以他们希望我和弟弟能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上,要供应两个孩子读书太不容易,为了挣学费,我父母从来都没有闲着过。
地里的活忙完了就去建筑队,砖窑上干活,尽最大的努力多挣点钱。
我母亲本来身体就不好,有哮喘病,在连续起早贪黑拉了几个月的砖坯后就倒下了。
母亲的病很严重,呼吸困难,父亲赶紧把村医王大伯请来为母亲治病,王大伯开了一些常见的药,只能缓解病情。
王大伯和我父亲是发小,从小一起长大,两家关系也比较好,他说让我父亲带着母亲去县医院看看,也许会好一些。
那个时候我才9岁,刚上小学二年级,弟弟8岁,父母要去城里看病,也不放心我们两个单独在家。
王大伯说,“你们只管去,这俩孩子我让他大娘照顾……”
父亲见母亲实在难受,就带着母亲去了县城看病,并在城里住院治疗。
我和弟弟都在上学,每天放学就去王大伯家里吃饭,晚上也睡在他们家。
王大伯的大女儿叫王爱玲,比我大两岁,因为不是一个年纪,平时也没有太多交集。
那几天我吃住就在她家,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吃饭写作业,我们就处成了好朋友。
我母亲在县城住了半个月,病情稳定之后就回来了,我和弟弟的生活也回到正轨。
王大伯的爱人李大娘拿着一篮子鸡蛋,带着王爱玲来我家看望我母亲,看见我母亲正在纳鞋底,就说,“大妹子,你可不能累着了,这些就不要干了,好好歇歇……”
李大娘临走的时候就把我母亲没纳完的鞋底子和鞋帮子都拿走了,过了几天就把做好的鞋子送到了我家。
我母亲身体不好,王大伯一家没少帮助我家。王大伯帮助我父亲干农活,王大娘帮助我母亲做针线 ,王爱玲还帮助我和弟弟打猪草。
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谢他们,可家里条件不好,也没有什么能报答他们的。
一天我无意中听到父母的对话,一下子就愣住了。
我母亲说,“王大哥家对咱有恩,没少帮咱家,我想让小俊和爱玲定个娃娃亲……”
我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王大哥家条件好,爱玲长得也俊,如果小俊能娶爱玲,咱可是占了大便宜了……”
母亲说,“咱们现在条件差,不代表以后也差,再说了,咱儿子长得人才,学习也好,说不定将来能成大器呢,爱玲嫁给咱儿子也不会吃亏……”
王爱玲比同龄的女孩子个子都高,而且皮肤红白红白的,笑起来就像是盛开的桃花,学校很多男生都没事找事的和她说话,献殷勤。
说实话,我也喜欢她,但我并不敢往其他方面想。听到父母的对话后,我羞得耳根都红了,心里也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在之后的几天里,我总是有意无意的偷听父母对话。
那天我听见母亲说,“既然王大哥他们没意见,咱们就找一个好日子把亲事定下,我心里这块石头也就放下了。”
父亲说,“行……”
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的乱跳,赶紧跑回自己的房间。
几天后,我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我父亲去街上买鱼灌酒,做了七个盘子八个碗,就把王大伯一家请到了我家,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我母亲给王爱玲买了几套衣服就算定亲了。
我们只有几岁,对这事也是似懂非懂,但我和王爱玲都害羞的低着头,不敢看彼此。
没定娃娃亲的时候,我和王爱玲见面能自然的说话,可定了亲之后,我的心里就很矛盾,既渴望见到她又害怕见她。她好像也在有意无意地躲着我。
在村子里遇见了,我对着她笑笑,她也含羞的看我一眼,然后就匆匆走开。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在学校我们就躲着彼此。
小学毕业后我就去镇上读初中了,王爱玲没有考上初中就辍学了,在家里割草放牛。
那时候我住校,一周回家一次。王爱玲去镇上赶集的时候,还会悄悄跑去看我,给我送包子油条。
她的手非常巧,还给我织毛衣做鞋子,纳鞋垫子。
我很感动,想着要用什么东西回报她。那时候住校吃饭都是用饭票,为了给王爱玲买个礼物,我每天只吃两餐饭,把节省下来的饭票换成钱,春节的时候给王爱玲买了一条红纱巾。
那天她去打谷场上装麦秸,我就悄悄的走到她跟前,把那条红纱巾塞进了她衣服兜里。
我脸红心跳,转身就要走,王爱玲却叫住了我,“小俊,等等……”
我站住,抬头看着她娇羞的小脸,心就跳得更厉害了。
“爱玲姐,啥事?”我的脸热辣辣的。
她娇嗔的瞪我一眼说,“谁是你姐?”
“……爱玲,我……”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她走到我身边说,“小俊,你明年就要考学了,你打算考啥?”
其实是考高中还是考中专,我还没有想好,就支支吾吾的说,“你想让我考啥?”
她说,“考啥都行,只要别把我忘了就行!”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声音很小,脸也更红了。
我赶紧表示永远都不会把她忘了。
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考中专,早点参加工作为父母减轻负担。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考试的时候母亲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比之前更严重。
王大伯和我父亲一起把我母亲送进医院,王大娘和爱玲也去医院照顾我母亲,他们让我不要分心,好好考试,但我心不由己。
成绩出来之后,我居然以5分之差没考上。为此母亲很愧疚,说是她耽误了我。
我父母想让我复读一年继续考,王爱玲也是这么想的,可我看到卧病在床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的父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下定决心不上了。
那时候我弟弟也读初中二年级了,次年也要参加考试,我母亲常年不断药,花钱的地方太多,我父亲也只能同意了。
不上学之后我就在家帮助父亲干活,尽量不让母亲下地,就让她在家里做做饭。
农忙时,王爱玲也会拿着农具来我家地里帮忙,在日渐深入的接触中,我们之间的感情也直线升温。
我母亲休养了几年,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也能下地干一些活了。
那时候我弟弟也上了中专,家里的日子有所好转。
我母亲一直认为我辍学都是她拖累的,心里总不是滋味。
她说,“你弟弟以后不下力了,你还要下力,都怨我。”
我安慰母亲,说我就不是上学的料,跟她没有关系。
母亲为了让我跳出农门,秋季征兵她就悄悄为我报了名。其实我从小就仰慕军人,也有一个军旅梦。
我很想去当兵,可又担心母亲的身体。在母亲的催促下,我还是去参加了各项考核,没想到竟然被录取了。
王爱玲把我送到火车站,她说,“你放心吧,家里有我呢,我会帮叔叔婶子干活的!”
我感激的看着她,喉咙里却像塞了棉花一样,说不出一句话。
我来到部队就开始了严格的训练,就没有时间给王爱玲写信,是她先写信给我的。
那天晚上我正在洗衣服,战友就拿给我一封信,他说,“这信是你父母找小学生代写的吧?”
我接过信,看见信封上的字歪歪斜斜的,是王爱玲的手笔。她小学毕业,说是小学生也没有错。
我抽空给她回了信,我说没事的时候让她练练字。后来又收到她的信,字却说比之前好多了。
当兵几年我没有回家探亲,我和王爱玲就通过书信传情达意。
在部队的训练很苦,王爱玲在信里不断给我加油鼓劲,她还把村子里家长里短的事都写在了信里。
一开始她的信就是我的精神支柱,可慢慢的我发现她翻来覆去就会说那些东西,我心里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我告诉她,我在部队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文化知识,我希望她没事也多读读书。
其实我没有嫌弃她的意思,只是想让她和我一起进步。
在部队当兵三年,我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而且有多次重大立功表现,经过上级领导的研究决定,提拔我为排长。
虽然只是一个最基层的职位,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这件事传到小村庄,村里的人都兴奋不已,说我为村里争光了。
我弟弟中专毕业在镇上做老师,我在部队又提了干,我父母终于扬眉吐气了,走路的腰杆也直了,说话声音也大了。
我弟弟给我写来一封家书,说父母让我回去把婚事办了,毕竟也二十多了,不能老是让人家等着。
我和王爱玲从小定下来娃娃亲,这些年我和弟弟都不在家,他们家没少帮我家的忙,我是应该回家成亲了。
于是我就请了探亲假回了。几年不见,王爱玲更加漂亮了,但我总觉得和她有一种疏离感,坐在一起无话可说。
父母似乎看出了不对劲,就旁敲侧击的说,做人要讲良心。
我探亲的时候正好是秋收,父母决定把秋庄稼收完就让我俩成亲。可秋庄稼刚收完,部队就发来电报,说有紧急任务,让我提前回去,我和王爱玲的婚事只能往后推。
就在我离开的前一晚,王爱玲和她母亲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还包了饺子,把我们一家都叫去吃饭。
虽然我和王爱玲的婚事没有办成,饭桌上我父母一再交代我,明年一定要成亲。
王爱玲的父母却说不急,好男人志在四方,工作要紧。
那顿饭,王大伯一个劲的劝我喝酒,我这人不懂拒绝,喝的有点多……
睡到半夜我被渴醒了,就准备起来找水喝,可我突然感觉不对劲,伸出手一摸,我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那光光滑滑的,分明是一个女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