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关键一年”,也是“重要年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安徽广大党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用出色业绩推动发展、凝聚民心,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奋斗答卷。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在2024年即将收官之际,本报采访部分党员,记录他们一年来在岗位实干、为党旗添彩的奋斗故事,倾听他们对明年的展望和期待。
“为国家玻璃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这一年是马不停蹄但是收获满满的一年。”12月23日,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金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露欣慰地说。
今年4月,凯盛科技UTG二期项目厂房建成并成功开始量产,产品各项指标均以超高的工艺水准达到要求,赢得客户高度认可,杨金发短暂地松了口气。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杨金发带领团队已经忙碌了整整5年。
时间回拨到2019年,杨金发迎来了科技攻关的最大挑战——打破国外对超薄柔性玻璃技术的技术封锁。超薄柔性玻璃,被誉为信息显示产业的“卡脖子”技术,一直被少数国外企业垄断。超薄玻璃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折叠手机、车载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但彼时国内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
“过去跟国外竞争对手比较的时候,我们常常感到绝望。当时,没有现成的设备、没有玻璃原料、辅材匮乏,技术路线也并不成熟,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这条路走得格外艰难。”杨金发回忆,科研攻关那段时间,他带领着整个团队以厂为家,攻克工艺技术难题,常常开会研讨到后半夜。
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和调整,一年多的夜以继日后,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超薄柔性玻璃。该产品具有40万次弯折不破损的优异性能,成为了中国超薄玻璃领域的标杆,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但做出了产品,并不意味着能够大规模市场化。由于采用的是传统机械化加工工艺,流程耗时长,质量控制难度也大。玻璃研发生产已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的产业化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达到大规模稳定量产要求,2021年底,杨金发带领团队开启自动化大规模质量稳定新工艺路线的开发和新工厂建设之路。又是3年的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终于在今年4月达成目标,完成了业内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期工厂产线采用全新的自主研发的工艺路线,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生产,玻璃切割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相较于UTG一期200万片产能,二期在完全达产以后能达到1500万片产能。”杨金发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二期工厂实现了设备、工艺、材料的全国产化,昔日的技术痛点已经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曾经是个追风者,追着追着自己就成了风。目前,杨金发带领团队继续走在超薄柔性玻璃科研攻关的道路上,致力于让超薄柔性玻璃盖板的强度更高、尺寸更大,以及谋求不等厚超薄柔性玻璃盖板的技术突破。此外,杨金发还在开展芯片3D封装TGV玻璃通孔的技术研发。
处在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前沿,杨金发总是充满紧迫感,朝乾夕惕,不敢懈怠。“技术迭代永无止境,要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的位置,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国家玻璃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杨金发说。
“将‘一杯茶’调解法品牌擦得更亮”
大运河边的濉溪县临涣古镇,茶馆已深度融入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来到茶馆,泡壶棒棒茶,一边悠闲品茶,一边听曲艺表演,感受古镇的“烟火气”和“慢时光”。此时倘若有人在这里调解纠纷,还可以侧耳倾听一番,不仅有“茶人”居中调解,作为“茶客”,也可以参与评理。
“这就是我们这边的特色,群众之间有了纷争,首先想到的就是到茶馆评理去。”“茶人”王士宏告诉记者。身为临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安徽省委讲师团基层理论宣讲专家,王士宏坚持调解民间纠纷30余年,义务宣讲党的理论27年。他提炼出的“一杯茶”调解法,成为当地人民调解的“教科书”。
“一杯茶”如何解决纷争?在王士宏这里,总共分七步: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诉纠纷、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通过洗茶、泡茶、敬茶、说茶、添茶等仪式,传递对当事人的真诚、热情和尊重。不管双方有多大怨气,坐下来奉上一杯茶,气就消了一半。
今年一年,王士宏调解了70多起矛盾纠纷,涉及宅基地纠纷、家庭赡养纠纷、情感纠纷、邻里纠纷、小额经济纠纷等类型。“乡里乡亲之间的矛盾,哪儿有什么深仇大恨,无非是争一口气。”王士宏说,只要把气捋顺了、解开心结,就能消除双方之间的症结,既息诉又息怒。
矛盾调解之外,有着“草根演说家”之称的王士宏还利用茶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阵地义务开展理论宣讲,主题覆盖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红色故事等,让党的理论和爱国主义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王士宏和他的团队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0余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王士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调解+宣讲”队伍。“今年,我们培育出了老支书团队、闻风到团队、乡村小喇叭团队等6支志愿者队伍。”王士宏欣慰地说,调解和宣讲的队伍日益壮大起来。
由“一杯茶”调解法衍生出的“一杯茶”调解室正在淮北大地铺开,今年以来,已推动在镇(街道)、村(社区)等设立“一杯茶”调解室近300个。“南有六尺巷礼让共和谐,北有“一杯茶”一笑泯恩仇。”王士宏颇感自豪。
“作为一名党员,我带头成立了茶馆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将‘一杯茶’调解法品牌擦得更亮。”王士宏坦言,在茶馆里调解的案件,有的在说和中可以化解,有的案情复杂,在调解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挑战。此时,身为共产党员,葆有初心党性和攻坚克难的精神是引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谈到明年的计划,王士宏表示,他的愿望是出两本书,一是把“一杯茶”调解法的理论丰富成书,二是把茶馆调解的经典案例整理出书,让“一杯茶”调解法成为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为基层治理这方大舞台贡献更多安徽智慧。
“让更多人爱上竹雕这项非遗”
一方书桌,几把刻刀,碎屑上下纷飞间,粗糙又普通的竹根,幻化成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山水奇观……走进位于广德市的皖南朝晖竹木雕刻博物馆,馆长靳朝晖正攥紧刻刀,细雕慢琢竹根雕塑。
靳朝晖是安徽省皖南竹木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4年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评为“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根雕创作者要有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树根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都有着独特的美。”靳朝晖介绍说,受父亲影响,他自幼就喜爱竹刻,别人眼里的烂竹木,却被他当成宝贝。从小学二年级起,家人就让他跟随上海下放宣城的知青潜心学习工笔画。1990年,他从部队光荣退役,正式走上创作之路,与刻刀相守、与竹根为伴。
守一种精神,做一个匠人。“根雕讲究的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保持树根最自然的状态才是好的作品。”靳朝晖说,由于木雕是一件不可逆的作品,只要一个步骤做坏,整件作品就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细致地将木头从粗到细、由表及里地刻凿,再经过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多个步骤,一件匠心独运的木雕作品才得以完成。“一件雕刻作品往往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30多年来,靳朝晖带着对根雕艺术的热爱与坚持,专心研究根雕技艺,用匠心打磨每件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技巧和手法,作品在国家级、省级的展会中屡获佳绩。
2024年,靳朝晖一方面进行《山海经》等作品的创作,另一方面运营好根雕展馆,做好非遗传承。“我一直认为,非遗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承这一层面。除了传承,还应该有些创新的做法,让更多人爱上竹雕这项非遗,扩宽非遗的价值。”靳朝晖说。
眼下,靳朝晖建设的三个根雕作品展馆(滨河公园边的皖南朝晖竹木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心内的广德历史名人根雕艺术馆以及太极五色谷非遗博览园中的山海经系列展览馆)已经成为不少非遗爱好者了解根雕、爱上根雕的一个窗口。今年12月11日,长三角高技能人才圆桌论坛在宣城高级技工学校报告厅举办。活动中,靳朝晖还围绕自身成长成才经历,分享技能报国的心得体会。
“传统技艺的‘师带徒’模式虽好,但好的徒弟难寻觅,需要与时俱进。”为此,靳朝晖积极和宣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深度合作,通过开展研学、举办展览等方式向更多的年轻人宣传雕刻技艺。“比如与宣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联合培训,学生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他欣慰地说,一些年轻人也会花时间来学习根雕,最后完成的作品也非常完美。
眼下,一年的忙碌已经过去,靳朝晖还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作品来年能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根雕艺术创作当中,创作出更多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工艺精品。”
“尽心守护好城市的‘水动脉’”
12月23日深夜,合肥的气温直逼零下,合肥水务集团“雷锋精神”听漏队队长张杨没有入睡,他头戴耳机,挂着听漏仪,拿着听音杆,打着手电,在街道上走走停停,撬开井盖、在地上听漏、合上井盖……寻找供水管道的漏水点并解决供水管道的异响。
长期扎根供水管网检漏一线,“把脉”全市供水管网,张杨在今年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听漏’,是通过特有的专业设备,把细小的水流声放大,然后根据声音的变化,判断并找出深埋于地下的水管漏点。”张杨告诉记者,“听漏”大部分时间在夜晚,因为城市供水管道都是在地下,为避免白天城市噪音对“听漏”的影响,工作一般是从晚上10点开始,到次日凌晨4点才结束。每次“听漏”,要步行至少3万步、掀开近40个窨井盖。
2015年7月,张杨从安徽建筑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从事供水管网技术和管理工作。2018年,他加入合肥水务集团听漏队。为了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听漏工,张杨工作时间就跟着老师傅们一趟趟出门,学技术、学手艺、学经验;其余时间,他会总结在工作中听到的典型漏点,反复琢磨,抽空他还会琢磨现代化听漏仪器,让技术帮助分析听漏点。短短一年多时间,张杨在“听漏”方面渐渐开了窍,成了行家里手,还被推选为队长。在张杨的带领下,听漏队还总结出“间接相关法”“水质分析法”等全新检漏方法,大幅提高了管道漏点定位的效率。
今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中午,张杨和同事们在下班路上,发现五里墩桥下有一处往外渗水。“我们本能地上前查看,发现井内冒出自来水。我们没有回家,返回公司拿着工具和设备就进行勘察,经过了1个多小时排查,在上游300多米处发现了疑似漏水点。”张杨说,不能让漏点过夜、更不能让漏点过年,便和同事们一起探测。此处管道深约3米至4米,普通方法无法查漏,只能通过钻深孔听音的方式探测。经过4个多小时探测,最终在深约3.5米的地下发现漏水点1处,经维修后消除了隐患。
除了本职工作上的成绩,张杨今年还有另一个收获——他所在的“雷锋精神”听漏队,获评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从加入听漏队那天起,张杨就给自己立下标尺:“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作为队长,张杨给这支队伍取名为“雷锋精神”听漏队。工作之余,张杨组织队员发挥听漏队专长,与各大企业、高校、社区等建立联系机制,提供内部供水管网“体检”服务,先后义务检漏200余次,查出漏点190余处,获表扬信、锦旗等嘉奖60余次,在节约大量水资源的同时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将在‘听漏’岗位上,继续做好为全市供水管网的服务工作,尽心守护好城市的‘水动脉’,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谈及明年工作,张杨坚定地说。
“只要农民们丰收了,我就高兴”
12月23日清晨,天色微亮,冬雾弥漫。无为市襄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先国早早起床,顶着寒风,来到位于该镇白鹤村的一家食用菌企业,指导企业准备蔬菜生产基地项目申报材料等事项。
陈先国是当地有名的农业专家,30多年来,扎根基层、献身农业,孜孜不倦地推广农业技术,助农增收。常年田间地头的劳作,在他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迹,黝黑的皮肤,花白的头发,精干的身材,思索的时候眉间会刻出两道深深的竖纹。与记者盘点一年的感受,陈先国脱口而出“忙碌”二字。
“农业对天气变化敏感,今年高温干旱时间长,雨水少,尤其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关键时期。”陈先国回忆起今年的困难时刻。暑热时期,为减少高温热害损失,他与同事们每天起早贪黑,一面加强旱情监测,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分析,提出生产应对建议,一面每天到田间地头,加强应对高温干旱技术措施针对性指导,引导农民及时科学防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好在工作及时到位,减轻了水稻高温热害损失。”陈先国笑呵呵地说。
农业一年四季有节律,陈先国的工作节奏也总是顺应着农时的节拍。春耕忙于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