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速新闻记者 李尚程 杨芹 顾园园/文 陈少帅/图)渤海之南,一粒种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就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推开”了世界的大门;

黄海之滨,一方水土润泽一方百姓,他们敢于创新,逐“绿”而行;

骆马湖畔,一片沃野成就无数梦想,这里依水而兴,奋力建设新时代的鱼米之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国各地农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在盐城采访

仲冬时节,平畴沃野。宿迁日报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全面深化调研行”农业现代化采访组奔赴山东潍坊,江苏盐城、宿迁等地,拓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各地迈出的坚实步伐。

为人先

镌刻最美的“丰”景

“从种子培育到秧苗种植,再到小番茄卖到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出口到俄罗斯,我们有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在潍坊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一处大棚里,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骄傲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光市蔬菜大棚一角

前疃村是寿光最早种植番茄的村庄之一。目前,全村一年可销售2000吨番茄,其中出口俄罗斯500吨左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疃样板”。

车辆行走在寿光市的弥河两岸,记者目光所及都是蔬菜大棚。15万余座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光市的蔬菜大棚

“我们寿光很早就建了冬暖式大棚,我就是当时的‘棚一代’!”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瑞景农场,68岁的郑玉兴说。1989年,郑玉兴率先在全村建起第一个大棚。自动温控、智能雾化、远程控制……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七代的寿光蔬菜大棚科技感十足。

据悉,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建设大型蔬菜基地或指导蔬菜生产,全国所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寿光企业还走出国门,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300多个种植园区。这就是寿光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上探索出的“寿光模式”。

农村大有可为,土地充满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

地不好犁、水不好浇、农机不愿来……曾经,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村民。然而,在“小田变大田”的农村改革推动下,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曙阳村党总支书记蔡绍景

“我们村位于盐东镇西南,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业生产完成了由依靠人力畜力向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细碎化的土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曙阳村党总支书记蔡绍景说,2021年,他们整村推进“小田变大田”试点工作,将7800亩耕地2467块小块田整合为115块大田。在连片成整的田块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都能得到应用,真正做到了藏粮于技。

“我们泗洪的大米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要从远古的泗洪顺山集遗址发掘出的碳化稻说起……”江苏苏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赵亚说,和土地打交道的40余年来,他看着许多土生土长的泗洪农户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也见证了一粒大米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泗洪农户在田间查看水稻

2019年,“泗洪大米”获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024年,“泗洪大米”入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据了解,截至目前,泗洪稻米类“二品一标”有效认证89个;

千百年来,宿迁人正是靠着对这一方好田的挚爱,在追求“稻香”的路上敢闯敢试、守正创新,不断种下禾苗,种下希望,种下梦想。

无论是“寿光模式”,还是盐城“小田变大田”,或是宿迁守好“大国粮仓”,“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都为“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而行

描绘生态新画卷

一株株高度相似的苗子沿着绳子向上攀爬,一粒粒果实大小相近……走在寿光蔬菜大棚里,这样的景象时常出现在采访组眼前。如何种出这样的高品质蔬菜?记者在位于寿光市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找到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光市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质量兴农,标准先行。”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充分发挥寿光“蔬菜之乡”的优势,将30多年积累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集成为标准,实现了从“经验种菜”到“数据种菜”的跨越。让农民种菜有章可循,让没有种菜经验的人,也能种出高品质蔬菜,这便是“标准”的力量。

一路向东,驶向深海。

当车辆经过长长的海堤大道,记者一行来到了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滨海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临海而生的盐城人正不断向深海发展,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其中冷水鱼养殖便是将冷能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的一个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滨海港片区的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

冷水鱼工厂化智能养殖车间、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养殖水体近600立方米……位于滨海港片区的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项目技术员王晨浩介绍,今年年中,他们的基地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大西洋鲑、铁头鳟、鲟鱼、多宝鱼等高端冷水鱼在这里自由地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

在该基地的对面,就是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该项目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有着丰厚的冷能资源。“液化天然气与海水换热后,海水水温会降低5℃左右,合适的水温区间非常适合冷水鱼类生长。”王晨浩说。

未来,当地也将持续加强产学研合作,科学带动效益提升,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推动冷水鱼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滨海将立足区域资源特色和优势,打造有特色的“工业余能+智慧渔业”的低碳产业板块,构建可示范、可复制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骆马湖畔的瑞海霸王蟹核心养殖基地

骆马湖畔,在瑞海霸王蟹核心养殖基地,一眼望不到边的螃蟹塘碧水相连。“‘霸王蟹’具有‘金爪、青背、白腹、强螯’的外部特征,健壮的体格也成就了‘膏肥、黄满、肉鲜、味甜’的口感,无需蘸料,本味鲜甜!”瑞海霸王蟹核心养殖基地生产部负责人王彩军站在蟹塘边,抓起两只大螃蟹细细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彩军

宿迁这座因水而生、依河而兴的城市,孕育出了“霸王蟹”的鲜美滋味。近年来,宿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河蟹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如今,已经形成蟹种培育、成蟹养殖、产品加工与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河蟹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一个富民产业。

每天下午4点,在位于宿迁市泗阳县的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绿生物”)生产车间内,一批批金针菇、海鲜菇产品被工人分装打包,准备运往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据了解,自2010年落户泗阳县,华绿生物已在当地建了8家菌菇工厂,每年原材料带动消耗约30万吨各类农作物下脚料,帮助1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龙头企业带动集群聚势,如今,泗阳拥有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25家,可年产菌菇40万吨,成了名副其实的“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从寿光的高标准种植,到盐城的冷能产业发展,再到宿迁向碧水要效益,“三地”都擦亮了农业发展的底色,也推动着农业发展走向更“绿”更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创新

守好一颗中国“芯”

用科技创新守好农业的中国“芯”,在潍坊、盐城、宿迁,地点不同,却澎湃着一样的发展动能。

6年前,一场改革在潍坊大地蓄势待发。2018年8月31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潍坊国家农综区”),为全国农业高水平对外合作提供了全新的“潍坊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潍坊国家农综区的优奈尔植物基因组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我们公司专注于蔬菜作物的分子育种和植物基因研究,是一家集科研、育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种业公司。”位于潍坊国家农综区的优奈尔植物基因组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炳奎介绍,每年他们选育新品种近600种,市场版图辐射23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西瓜2.4万吨,年产值突破2.9亿元,带动农户3500余户,使农户增收1800余万元。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升,新品种不断研发,我们也成功地掌握了农业发展的主动权,解决了种子‘卡脖子’问题。”金炳奎说。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农业的本色。目前,潍坊农产品远销136个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1/8、1/6,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64.2亿元、同比增长9.9%。潍坊,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农业最新的样子。

“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得益于中国不断更新的好种子,我们的粮食品质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村民卢浩波说,耕耘在家乡几千亩土地上,他把青春的汗水洒在这里,也把新科技带到农业中来,还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盐城是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从建设“蓝色粮仓”到整合土地资源,盐城让农业现代化更加可观可感。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在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培育种子。近年来,宿城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推进“种源宿城”建设,以构建现代种业体系为目标,不断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优质种子推广使用力度,努力把农业“芯片”攥在自己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隅

一粒好种子,成就一棵好苗。在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处玻璃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一株株番茄苗,缠绕、悬挂在栽培架的钢丝上,长势喜人。园区依托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利用空气能热泵提供热源、热水循环,对温室进行加温,并通过棚内传感器动态监测数据传输,联动控制每一个玻璃温室、日光温室,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让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

“我们都愿意做一粒种子,在不断探索奋进的历程中,一路播撒科技的种子、创新的种子、合作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现代农业的‘芯’动力。”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局长宋艳说。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一粒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关系到粮食安全主动权。而我们也坚信:一粒粒带着中国“芯”的种子,一定会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者手记

在物阜年丰的惠泽中,在春华秋实的芳香里,我们北上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源地潍坊,南抵东海之滨的盐城,回看宿迁这座以改革起家、以改革扬名的城市。我们见证了在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行稳致远、农业现代化更加可观可感、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更加可触可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一片片古老的土地,必定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们讲述更多“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的时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