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启烈士,这位来自云南省富民县的英勇战士,他的血脉中流淌着彝族的豪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35234部队的61分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79年的1月,他踏上了军旅生涯的道路,仅仅一个月后,即1979年2月23日,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在369高地上英勇牺牲,那一年,他还未满18岁。
在1979年2月16日的夜晚,战争的硝烟弥漫在空中,13军的各部队成功地渡过了红河,对越南军队的前沿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这场战斗中,李启所在的112团2营直接冲向了越军的230高地,他们成功地歼灭了越军192团2营的营部和一个加强连,共击毙了167名敌军,并俘虏了17人。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李启个人也击毙了一名越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112团与兄弟部队紧密配合,连续夺取了241、219、439高地。
在2月23日,一场激烈的战斗在369高地上演。在这场战斗中,李启所在的突击排负责向越军发起攻击。369高地是越军的一个重要营地,防御工事完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的突击排在越军的右侧发起冲击后,立即遭到了越军的火力封锁。越军还发射了燃烧弹,将我军所在地的草木点燃,战场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导致我突击部队的进攻受阻,只能转移进攻方向。
然而,由于敌高我低,转移过程中我军遭到了越军的猛烈火力攻击,一时间部队伤亡加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李启大腿被子弹打穿,已经无法行动。班长背着他向左侧转移。看着周围的队友不断倒下,李启挣脱了班长,大声说:“班长,先不要管我,你赶快和班里的其他战友离开!”然后他奋不顾身地爬进火墙,向越军射击。烈火点燃了他的军衣、军帽和头发,但他仍然在火中爬行、射击。浓烟烈火将他吞没,但烟火中依然能听到他的枪声。在李启枪声的掩护下,越军的火力一直被他牵制,为战友们的转移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最终,突击部队成功夺占了369高地。
战后,连长在一片烧焦的山坡下发现了李启的遗体,这里距离他受伤的地方足足有120米。烈士已经被大火烧得辨认不出容貌。在他遗体的前方,还倒着两名越军士兵的尸体。再加上先前战斗中击毙的两名越军,李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共击毙了四名越军。而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18岁。
在这危急关头,已经身负重伤的李启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为了吸引越军的火力,掩护全排战友顺利转移,他决定实施左侧突击。面对熊熊烈火,李启毫不畏惧,勇敢地向越军爬去。在爬行的过程中,他还不断地向敌人射击,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质。
在火海中艰难爬行了一百二十米后,李启成功地先后击毙了4名敌军。他的英勇行为吸引了越军的大部分火力,为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最终,我军成功地从左翼冲上了369高地,全歼了越军大尉营长以下71人。
李启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18岁。为了表彰他的英勇事迹,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还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无畏精神和崇高品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启烈士的遗体安葬在云南蒙自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许多像他一样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名字,提醒着后人铭记他的牺牲和贡献。每当清明时节,人们会来到这里,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李启烈士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