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进寒冬,冒着零下五度的低温早晨骑车去上班,耳机里传来由“西西弗高速”电台制作的一档名为“2024年,中国电影到底怎么了”的年终特别节目。采访的对象是业内知名监制王红卫。
在梳理这个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电影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时,主持人特别谈到了国产影片屡陷舆情危机的困境——似乎,这已经成为令不少电影投资方陷入困惑和焦虑的梦魇。对此,王红卫的主要观点是:首先,舆情问题贯穿电影业发展历程,或将长期存在;更重要地是,打铁还须自身硬,影片强有力的质量是缓解舆情危机的根本。
我同意王红卫老师的观点,但总也为一些莫名被流言波及且又无力反击的影片感到痛心。
就在这期电台节目制作仅仅几日后,12月14日公映的《雄狮少年2》又成为了最新的“受害者”:一方面,它凭借8.4的高分冲进了最终的豆瓣TOP10榜单;可从另一方面,它又在映前映后都受到了网络黑水的围攻,比如将《看电影》杂志和导演孙海鹏、出品人张苗在连线直播中的表述进行重新组接,把为现实主义场景设计而采风的片段和人物形象绑定在一起;比如替换了“照镜子”原本是主创团队的主语,将幕后故事的分享转变为强调“喊话观众”的对立联想;甚至连主创都遭受了恶意P图的攻击,给导演的采访视频截图后加字幕、在影片的截帧中调整角色的面部结构等等。
这种负面舆情对电影的杀伤是显而易见的,公映12天,《雄狮少年2》仅仅越过6000万电影票房。对于一部原本被赋予极高期待、事实证明艺术质量也相当过硬的高分电影来说,此刻,唯余一声长叹,仿佛所有的语言都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遗憾萦绕心间。
这里让我们实话实说,首先客观复盘一下《雄狮少年2》的艺术创作。过去一段时间,回数让我心满意足的观影记忆,这部影片的确占有一席。影片讲的是年轻人的奋斗故事,配乐上使用嘻哈节奏,青春热血。我自感应该已经不是《雄狮少年》的目标观众了,但坐在影院还是有些泪目,走出影院更是不自觉地脚下生风,备受鼓舞。
能让人走出影院的时候有这种感觉,那电影一定是在某些地方击中了我。
这个动画系列,其实很不好拍。其部分原因在于,它旨在将传统文化的形与意放置在当下都市生活的语境中去表述。这样一来,就触及了两块难啃的骨头。
一是全中国人都司空见惯的舞狮、武术等传统文化形式。如何用电影的语言和动画的笔触去把已经被描绘了千百遍的视觉元素作出新意,本身是一个难度系数不低的课题。二是对都市生活的刻画。如何将观众所身处的日新月异的大都市进行逼真的刻画,同时又把握好动画对物质世界的复刻尺度,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因此,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游走并找到平衡点,是《雄狮少年》系列动画的一大魅力看点。
从这个角度衡量,如果说第一部《雄狮少年》像它表现的南派舞狮一样,注重写意;那么《雄狮少年2》则在写实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故事的主线就围绕着“真功夫”还是“假把式”展开。脱变成都市打工仔的阿娟,通过一次配合打假拳的演出登场,到故事后面他用拳头击破对手的蒙骗计量,电影一路描写的是阿娟在拳台上追求“真实”的力量,也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真实地面对自己的过程。
将故事背景完全搬到上海的这一集,不再有木棉花海,天台独舞这样的梦幻时刻。取而代之的是相当闭塞的出租屋,颓败冷清的拳馆和长满杂草的废弃院子。这和我们想象中的光鲜亮丽的魔都简直天壤之别,但这恰恰是阿娟、阿猫和阿狗这样背井离乡到上海来讨生活的草根年轻人视角中的一个上海切面。
展露生活的喜忧参半是《雄狮少年》系列的一个独到之处。第一集阿娟采青刚刚成功,就看到观众席上心仪的女孩身边有了他人。他欢欣鼓舞迎接父母的归来,却迎头发觉父亲伤病。这一集类似的笔法也频频出现,比如阿娟刚在拳台站稳脚跟,训练的院子就要面临拆除等等。主人公动荡不安的现状和周遭环境猝不及防的变化,影影绰绰地牵动着银幕外观众的神经。在这样的曲曲折折中,阿娟的成长之路一直伴随着真实的疼痛感,令观众感同身受。
锋利的现实就聊到这里。下面再着重说说《雄狮少年2》当中飞扬的一面。
比起第一部,这一部更具有经典武侠片的精气神。
阿娟当然是一个少年黄飞鸿的形象。从故事最开始他忍不住向欺负他的舞狮队挥拳反击的一刻起,阿娟身上不畏强的反叛种子就已经露出痕迹。整个《雄狮》故事,都是少年黄飞鸿的成长史。只不过第一部主要讲述组队追梦,而这一部就轮到阿娟一个人独自上场了。
不光是少年阿娟,由传统武术网罗起的各路人马:咸鱼师傅、眼镜师傅,还有正骨的、卖熟食的、变戏法的“四大高手”,人人都是隐于江湖的“黄师傅”。
《雄狮》将这些看似暮气沉沉的颓废中年、遁世高手一一介绍,在阿娟的奋斗中依次重新点燃他们心中的那盏灯。在我看来这与《一代宗师》中叶问孤身打金楼,各路高手将绝招倾囊相授,只为争一口气,别无二致。而这样的桥段也是我们在武侠电影里屡受感动的传承故事。
说到了武侠电影的精神,再联想到此次《雄狮少年2》在网络舆论场上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我们作为评论者固然人微言轻,但还是希望为电影再多说几句。
首先,我想说, 无论戏内戏外,《雄狮少年2》所展现出宁折不弯的精神,就是武侠电影精神在今天的现代化延续。
曾几何时,我们在张彻《金燕子》里看到王羽饰演的英雄银鹏,盘肠大战,至死仍如纪念碑式的高高耸立不倒。《雄狮少年2》似也有着这般热血和悲壮,虽败犹荣。
有人说《雄狮少年》不舞狮了,改打拳了,文不对题。此言差矣。莫说少年终将长大。在传统角度,醒狮、国术,乃至医术和哲学素来不分家。
关德兴、李小龙都出身广东大戏,成龙、洪金宝、元彪等凑成“七小福”,黄飞鸿是宝芝林里悬壶济世的大夫,连宫二在港都挂起招牌医病救人……英雄从不是脱离世俗的,反而是在柴米油盐的市井生活中展露“功夫”。从这个角度看,《雄狮少年2》延续传统,并在现代都市继续熠熠发光。
作为一部主创团队有意于在由美式和日式美学统治的动画电影领域探索属于国漫现实主义美学的作品,却反过来被认为触及了一些敏感议题。这些声音,故事里的阿娟也在经历,影片内外倒是形成了呼应,有人不了解全貌,也有人愿意为阿娟发声。
实际上,这反映了电影在国际语境下所面临的复杂处境,也揭示了创作者在表达自身视角时需要直面的多重压力。
其次,自古英雄多磨砺,时间会对一部电影作出最公正的宣判 。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都看得出,《雄狮少年2》意在描绘一种超验精神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与提升。帮助阿娟咬牙坚持的除了要对得起父母、师傅、朋友的情谊,更要对得起他自己受过的伤、吃过的苦。作为故事的英雄,他不仅要在武力上获得胜利,也需要像上一部一样,在精神上进入新的境界。
于是,穿越草丛一跃而出的雄狮化作阿娟在拳台上的一记绝招。他在拳台上能站到最后,都源自醒狮训练打下的血泪基础。这正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也正是我们为《雄狮少年2》送上的由衷祝福:舆情终将过去,价值终将证明。
最后,我们想说,电影要永远和观众在一起。《雄狮少年2》经得起各种理性客观的批评,就像片中的阿娟一样,它理应和所有观众(也包括那些今天言辞过度苛刻的批评者)共同成长 。
《一代宗师》中宫老爷子对叶问说:以后你是一步一擂台。
《雄狮少年2》通过阿娟的成长,打造了近似的人生擂台。擂台之上,一横一竖,有时得胜,有时倒下。成败本是常事,但面对中国电影来之不易的产业环境,面对今天行业已经略显跌跌撞撞的困境和挑战,电影评论者应该从本心公正出发,别无选择,唯有和普通人阿娟一起,一场一场打下去。
岭南开埠甚早。在与他者文明的短兵相接中,我们国人寻唤和守卫着自己的传统文化。醒狮、国术,或是下一部的龙舟,都在自省中自觉,在时代中不断重新着色,绘制成缤纷绚烂的民俗风情画。
遇强则强,这正是《雄狮少年2》的精神之所在。
这部影片,相信就是那打不死的小强,且让我们从长面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