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法院法官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南山,作为领风气之先,兼备活力与创新特质的年轻城区,在全国乃至国际都备受瞩目,而法治是保障南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今年,一场司法审判领域的大讨论活动在南山拉开帷幕,如今已然成效显著。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提出,要依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民生案,并强调“如我在诉”不是口号,做实很难,再难也要做。2024年4月至6月,以践行“如我在诉、诉讼到我为止”司法理念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山法院”)展开。全院干警围绕主题,找差距、补短板,对标建设与南山发展相适应的“四力卓著”先行示范法院目标查瓶颈、思不足,研究提出完善司法服务、为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解纷渠道的务实举措。如今,集中讨论虽已结束,但全院干警对“如我在诉”理念的实践仍在继续。
坚持人民至上 把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
小案件连着大民生。落实“如我在诉”司法理念,要求法官始终坚持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优质高效办好每一件案件,让来到法院的当事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与正义。
在一起涉听障人士的民间借贷纠纷中,为帮助当事人清晰完整表达诉求,立案庭法官谢雯琦联系了手语老师冯老师来帮助翻译。在案件调解过程中,法律专业术语频繁出现,谢雯琦边释法说理边观察两位当事人的反应,一见到当事人面露疑惑,她就马上停下来,和冯老师商量怎样换个方式表达。一来一回,调解比平时多花了将近一倍的时间。最终,当事人顺利签署了调解协议。
谢雯琦介绍,南山法院高度重视残疾人诉讼权益保障,积极优化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盲文版诉讼指南、助视器等助残设施。与此同时,南山法院联合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成立深圳首家“法律助残合作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包括值班法官、手语翻译、心理医生等,在案件“诉前—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全力协助残疾人士。工作室自设立以来,已接待64名残疾人士,提供56次法律援助。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是“如我在诉”的重要内核。2020年初,陈老夫妇的女儿陈某不幸离世,一直在深圳照顾两个未成年外孙的陈老夫妇顿时陷入困境。原来,陈某生前立下自书遗嘱,载明其去世后由陈老夫妇照顾两个孩子、丈夫周某负担孩子抚养费,3套夫妻共同房产中自己的50%份额由两个孩子分别继承所有权,在两个孩子未成年之前,由陈老夫妇监管,两个孩子成年后才可处置;而陈老夫妇在去世前均可居住于上述3套房产中。陈某去世后,陈老夫妇的居住权登记却因为女婿周某的反对,一直没能落实。无奈,陈阿姨于2023年诉至法院,要求确认遗嘱效力,判令老两口享有3套房产居住权。
面对这样的“亲情案”,决不能一判了之。西丽法庭法官陈一榕介入后,先是从双方共同的牵挂——孩子入手,了解到两个孩子希望继续跟着外公外婆居住后,他通过向双方剖析孩子们的心理与成长需求,从亲情角度感化说服当事人,进而提出“仅在南山房产为老两口设立居住权”的建议方案,双方最终认可了这一折中方案。这次家事案件的顺利调解既保障了未成年人稳定的成长环境,又巧妙化解了房屋所有权和使用权分体的冲突,帮助“深漂”老人住有所居。
传递司法温度 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解困境
执行局法官于徐州对今年办理的一起案件印象深刻。2024年5月,该案原告魏某联系法院,称被告李某销声匿迹多年,近期将出席某商业活动,请求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原来,2014年,因李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200余万元的金钱给付义务,魏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官穷尽查控手段,在执行回款5.9万元后,再未发现李某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随后李某人也“消失”了,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停滞。
现在人是找到了,但执行款还是没有着落。于徐州仔细查阅卷宗,敏锐地发现李某此次现身的商业活动所在大厦,与此前其被冻结出资额的某私募基金使用了同一名称,再一深入调查,原来该私募基金的主要项目正是用于投资建筑该大厦。
此时,“以租抵债”的想法浮现在于徐州脑海里:通过转让商用写字楼租赁权的方式来抵债,或许能够破局!事不宜迟,执行法官与法警立刻赶赴现场。刚开始,李某情绪激动,拒不配合执行,于徐州一边阐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将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一边将“以租抵债”的调解方案和盘托出,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最终,双方当事人都接受了该调解方案,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面对这宗时间跨度长达10年的“骨头案”,执行法官及其团队锲而不舍,坚持“案到我结、诉到我终、讼到我止”理念,耐心寻方案、促和解,公正高效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取得了圆满的执行实效,将“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触的公平正义,真正实现“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
南山法院积极优化执行工作模式,创新执行思路,今年以来共执结案件28999件,执行到位金额44.33亿元;扎实推进“交叉执行”专项行动,推动25宗“骨头案”取得实际进展;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做足执前“风险提示+执前和解”,最大限度减少进入强制执行案件数量,共有2226件案件未进入执行程序即履行完毕。
司法护企 急企业之所急保障发展
2023年上半年,黎女士因医美纠纷将A公司等五个相互关联的主体诉至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提出冻结A公司等5家公司的日常经营所用银行账户。为防止冻结措施影响医美机构日常经营,南山法院法官郑晓丽反复研读卷宗,发现各被告之间关联紧密,背后法人、股东等大多一致,在本案中的诉讼代理人也是同一人。思来想去,郑晓丽提出以被告间互相担保、连带承担责任的方式进行保全置换,即其中一被告公司在其非常用银行账户内存入足额款项供保全冻结,并为其余四被告被诉债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这样既可保障黎女士后续胜诉权益的兑现,又能让涉案企业回归正常经营。与当事人多番释法说理之后,双方最终同意该置换方案。
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障胜诉者合法权益,并非为企业生产经营设置“障碍”。为避免“案子结了、企业垮了”,南山法院在全市法院率先设立“民事财产保全团队”,集约、规范办理全院财产保全案件,打通以往保全案件裁决、实施等各环节间的壁垒,实现裁执一体、快保快解、合理置换,平等保护原被告合法权益。创新试行企业“固定账户”查封、“单一账户”查封等保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南山法院成立全省首家“司法助企工作室”,入选“广东省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获全省推广。今年1-10月,成功调解涉企纠纷11343件,快速响应并办理各类企业诉求516件,对涉诉较多的24家企业面谈指导,向36家企业发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导信》,编印并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司法助企十大典型案例》等普法读本3000余份,筑牢企业守法经营底线。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案件执行力度,高效执结企业申请案件5854宗,涉及金额23.59亿元。
情同此心 将“如我在诉”进行到底
“如我在诉”,不仅体现在司法审判本身,更体现在司法工作的方方面面。阿红因在商场内盗窃衣物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于6月中旬被取保候审。开庭当天,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阿红将较大的三个孩子暂时托付邻居照顾,但年龄最小的阿宝才两岁,无法与母亲分离,无奈之下只好带来法院。由于未成年案外人无法进入审判法庭,阿红焦急地在走廊上希望找到其他办事群众帮她带一会儿孩子,但都遭到了拒绝。看到阿红焦急的样子,正在执勤的法警刘嘉玲果断上前,接下帮忙照看孩子的任务,为孩子唱起儿歌,哄抱孩子入睡。
庭审结束后,阿红红着眼眶走出了法庭。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法警怀中安然入睡,她赶忙接过孩子,连连向刘嘉玲道谢。阿红的辩护律师看到此情此景,感叹道:“你们法院真温暖。”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一名母亲。严格执法是我始终坚守的职责,但法外有情,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司法温暖更是我的不懈追求。”回想起当天的场景,刘嘉玲坚定地说道。如今,“如我在诉”已经成为南山法院全体干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工作理念。“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南山法院将继续用心用情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为南山坚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实践中走在最前列贡献更大的司法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