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蓉

责编|苑航‍

通讯员|黄新佩 韦金吉

正文共2330个字,预计阅读需7分钟▼

在校生小覃(化名)与小韦(化名)因打扫卫生产生矛盾,后发展为在寝室打架斗殴。学校调解无果后,联系“小青联盟”协助解决。经过“小青联盟”成员及学校师生的一番努力,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运用“小青联盟”工作法化解青少年矛盾纠纷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东兰县针对青少年矛盾纠纷机制缺失、方式单一、化解力量薄弱等问题,创新探索青少年纠纷“小青联盟”工作法,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工作体系建设,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定分止争、化解心结,达到“小事不出校、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目前,该县97%的青少年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止争在基层。

搭平台,构建“一体化”青年联动体系

东兰县是广西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革命先烈韦拔群的故乡。为弘扬韦拔群革命精神,将其革命品质融入日常工作中,东兰县探索将韦拔群革命精神融入“小青联盟”工作法。通过“拔哥”流动法庭让青年干警主动下沉、主动服务、主动解纷,实现青少年诉求及时应、纠纷化解早、矛盾不外溢、案结事更了。

为了让青少年的矛盾有地说、青少年的纠纷有人管、青少年的心事能化解,东兰县政法各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在县一级按照有阵地、有标识、有组织、有机制、有活动、有成效标准,在向阳社区“广西青空间”建设“小青联盟”工作室。此外,还在东兰汉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东兰县首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并组建起重点青少年帮教、兼职人民调解员等7个专业服务队,为助力防范化解青少年矛盾纠纷服务。

在乡(镇)一级,东兰县更是积极推动“小青联盟”建设纳入乡(镇)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以乡(镇)“青年之家”为载体,建立维护青少年权益分中心,吸纳青年业务骨干、青年公益律师、青年心理咨询师等70人入驻,对辖区青少年提供政策咨询、方法指导等服务。

在村(社区)层面,东兰县充分发挥村(社区)团支部的支点作用,在全县村(社区)组建150个由青年党团员、乡村好青年、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青年服务队,主动参与化解青少年苗头性问题,实现青年力量工作同步、发力同向、服务同频。

解难题,创新“一揽子”青年参与模式

小黄(化名)是一名未成年少女,在遭遇一场交通事故后,身心受到严重创伤,整个人变得郁郁寡欢。东兰县团委在得知该情况后,组织“护苗计划”成员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帮助她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

近年来,东兰县为更好更细地为本县青少年服务,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拉网式摸排网格内留守儿童、问题未成年人底数行动,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对重点人员进行列管,落实帮教责任,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并对帮教对象开展法治教育。依托“小青联盟”工作机制,联合政法、妇联、民政等多部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队,选拔70名业务强、懂心理、善沟通、有耐心的青年志愿者组成“护苗计划”青少年心理咨询公益团,在各乡(镇)建设14个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小黄就是在“护苗计划”青少年心理咨询公益团的帮助下日渐恢复信心的。

为了主动适应青少年成长规律,东兰县创新工作方式,实现“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充分发挥“小青联盟”体系完善、覆盖广泛的作用,建立“团青骨干+青年网格员走村入户”工作机制,年内收集涉及青少年各类问题23条,摸清重点青少年群体底数150人,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管理平台,并建立动态管理重点台账,有效办理涉及青少年事务的议事、咨询等工作,及时回应基层诉求。

同时,指导乡(镇)按照“1+4+N”组建议事成员,“1”即以乡(镇)团委书记为召集人;“4”即青年党员、团代表、少工委主任、法治副校长为圆桌议事主体;“N”即邀请乡(镇)职能部门、“三官一律”、利益相关方家庭成员等为议事成员。以圆桌会议的形式,按照需要随时召开“小青议事”会,使“小青议事”圆桌会真正代表青少年心声,也为青少年发声。

强预防,打造“一颗心”青年服务品牌

未成年人小张(化名)在校期间为了赚取非法利益,出售自己的银行卡用于实施网络犯罪活动,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东兰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小张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察期为6个月。“小青联盟”分3个阶段为其打造“量身定制”的纠正帮扶内容,并根据小张想继续读书的意愿,鼓励小张继续学习考试。最终,小张顺利考上大专院校。

像小张这样在“小青联盟”帮教后重新走上正轨的,在东兰县不是孤例。该县坚持“教育、挽救、感化”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运用红色资源为涉罪未成年人量身定制红色帮教套餐,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近3年来,共有13人经“小青联盟”帮教成功返学。

近年来,东兰县一方面聚焦社会关注重点,多举措提升青少年矛盾纠纷化解质效。突出抓好校园欺凌防治、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重点工作,打造“二谈三访、四清五帮”关爱机制,即针对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受侵害未成年人等,与本人、监护人进行谈心谈话;走访学校、走访村(社区)、走访邻居;清楚个人情况、清楚家庭状况、清楚社会交往、清楚日常表现;帮助完成学业、帮助掌握技能、帮助增强法治观念、帮助提升安全意识、帮助养成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聚焦农村青少年、困境青少年、弱势青少年、重点青少年群体法治需求,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八五”普法规划,建立法治宣传“青骑兵”宣讲队,围绕预防校园霸凌、防诈防骗、抵制毒品等校园普法重点,注重采取科技化、沉浸式手段,提高青少年学法积极性,变被动普法为主动学法。年内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法治主题教育活动2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4000余人,以法育促德育,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