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适逢鲁迅长安行一百周年之际,本报连载王鹏程教授的《1924鲁迅长安行》。该书穿越百年时空,聚焦鲁迅人生轨迹里唯一一次西北之行,透过日常生活、旅途行踪和阅市交游等,在鲁迅的行迹和视线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民国长安,也让我们有幸与鲁迅在长安相见。
1924年7—8月,时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的傅铜有感于陕西交通不便、文化闭塞,遂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邀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李顺卿,南开大学教授李济、蒋廷黻,前北京大学理科学长夏元瑮,东南大学教授陈钟凡,法国大学法学博士王凤仪等十几位学者名流前来西安讲学。他们以民国暑期学校最“豪华”的师资阵容,为三秦大地输入新思想、新学术与新方法,可谓规模空前的文化盛宴,在中国现代教育史、学术史与文化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一页。
“每年上巳,皇帝例必亲率宫嫔幸临此处,赐宴公卿百官。此日在岸堤上搭结彩幄,与池边的翠柳相映生辉。三师、三公、宰相、省官及翰林学士等乘彩舟在池中游玩,欢声笑语,倾动四邻。唐玄宗与杨贵妃垂帘坐观。庶民百姓亦各携娼妓,在旁边观赏,不论倡优缁黄,齐集于一地。京兆府此日大张筵席,与长安、万年两县互竞豪奢。商贾陈列奇货于市中,富豪将名花散在道上,而少年进士则着盛装,跨肥马,以弟子仆从为前导,扬长而行。长安城内,鲜车健马摩肩击毂,锦绣珍玩无所不有。这种穷奢极侈的情景,诚为盛唐空前繁华的盛事”。
杜甫曾居长安少陵原畔,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安史之乱后杜甫潜至曲江,哀叹曲江衰微,感慨时势变迁,赋有《哀江头》一诗,中有“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哀恸之句。唐朝灭亡后,黄渠断流,池底干涸,曲江化为田圃。足立喜六至曲江遗址,“寻访昔时豪游的遗迹,见池底有一处直径约有一里(约五町)的圆形凹地。黄渠从曲池东北向东面延伸,有一条宽五六间(三十余尺)、长约数里的渠道残迹。在江头西北岸上,隆起的古冢和墩台颇多,古瓦花砖散布其间,触目皆是,令人不禁回想起唐朝的盛世”。
民国时期的曲江更加破败不堪,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入眼的,让人难免有麦秀黍离之叹。也许正因为如此,鲁迅觉得没有记录的必要。
不过在鲁迅的著述中,有几条关于曲江的记录:
《中国小说史略》上卷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谈到《李娃传》时,鲁迅说:“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元人已本其事为《曲江池》,明薛近兖则以作《绣襦记》。”
在西北大学讲“唐之传奇文”时,他又做了扩充:
当时还有一个著名的,是白居易之弟白行简,做了一篇《李娃传》,说的是:荥阳巨族之子,到长安来,溺于声色,贫病困顿,竟流落为挽郎。—— 挽郎是人家出殡时,挽棺材者,并须唱挽歌。—— 后为李娃所救,并勉他读书,遂得擢第,官至参军。行简的文章本好,叙李娃的情节,又很是缠绵可观。此篇对于后来的小说,也很有影响,如元人的《曲江池》,明人薛近兖的《绣襦记》,都是以它为本的。
1928年2月1日出版的《唐宋传奇集》下册《古籍序跋集》的第三部分,他提到《李娃传》时说:
贞元十一年,太原白行简作《李娃传》,亦应李公佐之命也。是公佐不特自制传奇,且亦促侪辈作之矣。《传》今在《广记》卷四百八十四,注云出《异闻集》。元石君宝作《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明薛近兖作《绣襦记》,皆本此。
七.游西安街市
据鲁迅日记:
7月14日,“晚同王峄山、孙伏园至附近街市散步,买栟榈扇二柄而归”。
16日,“午后同李济之、蒋廷辅(黻)、孙伏园阅市”。
18日,“午后小雨即霁。 同李济之、夏浮筠、孙伏园阅市一周,又往公园饮茗”。
23日,“晚与五六同人出校游步,践破砌,失足仆地,伤右膝,遂中止,购饼饵少许而回,于伤处涂碘酒”。
八.购买古玩碑帖等
据鲁迅日记:
7月15日,“午后游碑林。 在博古堂买耀州出土之石刻拓片二种,为《吴[蔡]氏造老君象》四枚,《张僧妙碑》一枚,共泉乙元。 下午赴招待会。 晚同张勉之、孙伏园阅市,历三四古董肆,买得乐妓(伎)土寓人二枚,四元; 四喜镜一枚,二元; 魌头二枚,一元”。
19日,“午后往南院门阎甘园家看画”。
20日,“上午买杂造象拓片四种十枚,泉二元”。
29日,“下午同孙伏园游南院门市,买弩机一具,小土枭一枚,共泉四元”。
31日,“上午尊古堂帖贾来,买《苍公碑》并阴二枚,《大智禅师碑侧画象》二枚,《卧龙寺观音象》一枚,共泉一元”。
8月1日,“上午同孙伏园阅古物肆,买小土偶人二枚,磁鸠二枚,磁猿首一枚,彩画鱼龙陶瓶一枚,共泉三元,以猿首赠李济之。 买弩机大者二具,小者二具,其一有字,共泉十四元”。
暑期学校正式开学之前,鲁迅在西安游逛了六天。 他不顾天气炎热,六天中都在购置古玩碑帖,足见兴致之高。
博古堂位于西安府学巷,离碑林很近,老板李子俊是老西安,专门经营碑帖。 如今,碑林附近依然聚集着大量文物古玩店铺。
南院门地处西安市碑林区西北部、西安城区中部,明代曾是西北军事重镇——固原镇巡抚衙门驻地,清代陕甘总督行署设置于此。 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至西安避难时曾在此短期居住。 因与鼓楼北的陕西巡抚部院相对,称为南院,后附近一带泛称南院门。 南院门附近有钟楼、城墙、永宁门、书院门、关中书院、西汉名儒董仲舒墓下马陵等,文物店铺云集。 鲁迅造访的阎甘园,是当时书院门的一位收藏大家。
阎甘园(1865—1942),陕西蓝田人,名培棠,后以字行。 十五岁中秀才,人称“神童”。 1897年,三十二岁的他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 1903年6月,自费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于9月在西安创办第一所私人洋学堂——“绅立蒙学堂”(后改为“甘园学堂”)。 1904年又创立“雅阁女校”。 1923年,在西安成立了陕西第一个以“新剧”(即话剧)为主的“化妆讲演团”。 1924年,建剧场,创办“广益娱乐社”,推广京剧。 他曾向时任陕西布政使的端方苦学金石学,精于鉴定,收藏丰富,多为稀世珍品。 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稗类钞》(徐珂编撰)“鉴赏类”载: “陕西之西,为汉唐建都之地,吉金乐石,出土甚多。 蓝田阎甘园善指画山水,尤能鉴定金石,富弆泉布镜罍,砖墓志造像凡数千种。 ”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姜 琼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