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
北京最后一期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
66万多个无车家庭
近266万个人申请者
共同“竞争”9600个普通小客车指标
京牌指标摇号不易
众所周知
巨大的需求下
一些“交易”指标资质的平台逐渐冒头
且公开宣称能够“合规转让、租赁”
这样的转让、租赁合规吗?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
所谓“合规”背后
其实暗藏风险
市场需求催生“新”生意
京牌租赁受青睐
在北京
以转让、租赁购车及用车指标的行为
被统称为“转让租赁京牌”
“我们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专业提供个人闲置车牌出租、公司户车牌过户、靓号车牌等,以及车务相关手续的代办服务。”一家名为“京牌指标网”的机构在网上宣称:其是北京较早从事京牌业务的服务型公司,平台是以京牌业务为主,车务手续为辅的综合性服务网站。由于具备专业代办经验,近年来办理了不少车牌业务。
“京牌指标网”首页信息。资料图片
当记者拨打“京牌指标网”的服务热线,该平台一位吴姓经理向记者主动询问来意,当得知记者“没有个人指标却想要购车”的想法后,介绍说该店拥有较为充足的京牌出租资源,可提供不同年限的北京燃油车指标或新能源车指标。他介绍,该服务可覆盖北京全城区,没有任何区域限制。如果租北京燃油车指标,建议长时间租更划算,1年和5年价格分别是1.8万元和6万元;北京新能源车指标5年指标则是5.6万元。他对记者介绍说:“由于摇号难度越来越大,咨询租牌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类似“京牌指标网”这样
以中介身份办理京牌租赁的平台
并非一家
记者在网上浏览发现,“车牌出租转让咨询”“北京租车牌网”“北京牌照出租网”等数十家网站显示提供京牌租赁服务。经查询发现,各家宣称能够提供的服务十分相似。
租赁京牌合法性存疑
租赁协议或属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据“京牌指标网”介绍:
“与市面上的‘黑中介’不同,我们严格审核双方资质条件,并以双方见面签署协议的方式对相关行为进行约束,并承诺合同条款严谨,若在合作期间双方产生问题,我们可作为第三方居中协调解决。”
商家宣称具有的服务介绍内容。资料图片
此外,其还宣称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会按照最正规的流程办理业务。
车牌租赁明明违规
这些平台到底拥有何种超能力
敢于明目张胆地宣称
“合规租赁京牌”业务?
吴经理向记者介绍,“租赁双方见面互留电话,并提供承租人身份证复印件、保单复印件和行驶本复印件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会按照最正规的流程办理业务。”他还说:“很多消费者选择我们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原来
在他们眼中
签署协议是为双方规避风险的保证
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
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仅限指标所有人使用。对于经公安、司法机关等调查确认有买卖、变相买卖、出租或者承租、出借或者借用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行为的,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已使用指标完成车辆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撤销机动车登记,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同时,三年内不予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指标申请。
这意味着
即便签署了协议
转让、租赁相关指标
也违反了相关条例规定
对此,北京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蒋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商家宣称用于责任分离而现场签订的合同,本质上仍属于违反小客车配置指标管控和机动车登记制度的行为,即使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因该行为本身违反国家对于北京市小客车配置指标调控管理的公共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蒋硕认为,在实践中面临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上述合同无效后,合同双方不仅财产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反而可能面临诸多争议和责任承担。
违法行为查处案例屡见不鲜
租借双方当心车、牌两空
这样的租赁有没有风险?
事实上
有关部门打击
违规买卖、租赁京牌的违法行为
的案例并不鲜见
7月22日,北京市机动车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通告称,吴某某、傅某某等人因违反《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等规定,买卖、出租承租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被列为违规行为当事人,相关小客车指标被作废,同时三年内不得提出小客车指标申请;北京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已依法撤销了案涉车辆的机动车登记。
12月3日和12月13日,北京市机动车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对出租、承租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行为处理的通告》,也公布了对违反《暂行规定》租赁双方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例,涉及5个京牌。
除了上述行政处罚外,出租或者租赁号牌,也存在巨大的民事违约和侵权风险,如车辆发生交通意外,出租方要承担连带责任,存在财产损失的风险。
蒋硕指出,对于小客车指标的出租方(即登记车主)和承租方(即车辆实际购买人)而言,主要涉及购买车辆和租借小客车指标两种行为,在实践中可能会涉及车辆及附属证照是否应当返还,即机动车所有权归属问题、实际占有使用车辆的承租人因驾驶车辆出现交通事故而面临赔偿责任时,登记车主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等多种问题。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吴博峰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