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慧玲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绕开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9岁的孩子竟陆续花费2000多元租用网络游戏账号。近日,#央视曝光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只需4元#登上微博热搜,引发舆论热议。
网络游戏已成为大众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而自游戏产业诞生以来,对于青少年游戏成瘾的担忧便不绝于耳。近年来,从建立“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到指导网络游戏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等,有关部门持续发力。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进行严格限制,进一步推动技术手段下的限制先行。
然而现实中,不良商家将“绕过防沉迷”作为卖点,利用技术和规则的漏洞牟取私利,让看似严密的防线变得不堪一击,也让“防沉迷”系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要让“防沉迷”系统真正牢不可破,不能仅在技术端单点发力,还应构筑政策、平台、家校协同发力的“立体式防御”体系。
要严查封堵“漏洞”。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专门就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新的规定,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要落实这一规定,监管部门、执法部门和平台应该联合行动,重拳打击当前各网络平台上各类提供绕过“防沉迷”服务的不法商家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治理力度,顺藤摸瓜,追究参与非法经营的有关人员的责任,铲除“黑产”利益链。
要优化升级“系统”。督促网络游戏运营商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短信通知、银行账户绑定等技术措施进一步落实推广;针对多个IP“异常登录”的情况,平台应及时干预,利用封号、冻结权益、限制登录等方式,增加绕过“防沉迷”的各项成本;设立补救机制,推动游戏充值退款、付款账号可追溯,严查游戏代练代打衍生的黑灰产等,让“防沉迷”在技术层面可管可控。
要扩大多元“兴趣圈”。家长是避免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第一责任人”,这一关键角色不可“缺位”,要提升家校信息联动,帮助家长更科学地认识网络游戏的危害与现有的限制手段,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在紧张的学业压力之下,培养诸如桌游、手工制作、户外运动等多样化的兴趣类型,以身作则用陪伴代替管教,既在游戏使用时长上做“减法”,也在提供优质健康内容方面多做“加法”。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近2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7.3%。 关注游戏“防沉迷”的背后,是社会对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唯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共治共建,才能让孩子们扣好“第一粒扣子”,在学习中增长知识、游戏中感受乐趣,在多样的生命体验中收获健康成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