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日本,曾经是全球半导体霸主的代名词。几十年前,凭借着强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日本几乎主宰了全球电子产业的命脉。然而,进入21世纪后,这个曾经引领全球技术创新的国家,逐渐沦为半导体产业的旁观者,甚至成为了其他国家追赶的对象。美国、台湾、韩国等地的半导体企业迅速崛起,将日本半导体产业赶出全球市场的舞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曾经的半导体帝国,如今沦为全球产业链的边缘玩家。

然而,近年来,日本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产业地位正岌岌可危,于是便开始高调宣扬“复兴计划”,要以巨额赌注重返半导体巅峰。根据德国《经济周刊》的最新报道,日本政府正在以令人咂舌的方式下注,试图用外国技术和高额补贴来力挽狂澜。几架来自荷兰的货机,于12月23日飞抵北海道新千岁机场,带来了全球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零部件。这一台光刻机,售价1.8亿欧元,相当于两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重71吨,足足比五辆长途巴士还要重。接下来,极紫外光刻机将会被安装到位于北海道的名为“IIM-1”的新芯片工厂中,并将在明年春天开始试生产。这个工厂属于刚刚成立的Rapidus公司,背后是日本政府的强力扶持与资金注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日本复兴半导体产业的一块小小里程碑,那你可能已经错得离谱了。1.8亿欧元的极紫外光刻机,实际上是日本决心重返半导体领域的象征,更是其复兴计划的核心所在。这是一个堪称豪赌的投资,背后所寄托的是日本政府对于重返全球半导体行业巅峰的疯狂梦想。然而,问题在于,这个梦想不仅空洞而且充满了自欺欺人的成分。

首先,任何一个清醒的观察者都能发现,这笔赌注实在是太过依赖外国技术。阿斯麦(ASML),这家荷兰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几乎垄断了全球极紫外光刻机的生产。日本能拿到一台极紫外光刻机,背后无疑是大笔的资金投入和外交手腕,但它终究还是依赖于他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想要依靠进口技术重振半导体产业,未免有些天真。更何况,极紫外光刻机虽然是生产最先进芯片的关键设备,但它只是生产链中的一个环节。日本目前所能控制的,也仅仅是芯片生产的一部分而已。全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产业链,包括材料、设计、封装等领域,早已被台湾、韩国以及美国牢牢掌控。日本要重回巅峰,难道只是依赖一台外国的光刻机就能实现吗?

此外,Rapidus公司虽然拥有巨额政府补贴,但它的成立时间还很短,技术积累几乎为零。日本政府与其通过补贴来引导市场,不如承认一个现实: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巨头垄断”的时代。美国的英特尔、台积电、三星,这三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半导体的生产和技术创新。日本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重新杀回来,谈何容易。所谓的“芯片工厂”,不过是日本政府想要用一台极紫外光刻机和几笔补贴在全球科技竞争中露面而已,但这并不代表着日本能够真正实现技术自立和产业自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日本似乎并不打算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它固执地认为,通过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外国技术的引进,能够重建其半导体产业的辉煌。这种自大的想法,无异于拿着别人的武器与别人拼命,而忽略了根本性的技术积累与自主创新。日本能从阿斯麦购买到光刻机,但却无法复制半导体产业的其他环节。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精密的设备、强大的研发团队、以及对全球产业链的深刻理解。仅仅依靠一台进口的光刻机,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恐怕永远都无法自立于全球之巅。

此外,日本政府的高额补贴无疑加剧了产业泡沫。尽管日本政府强调,补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国产业发展,但实际上,这种补贴更像是一种政治工具。其背后隐藏的是日本希望通过国家财政力量重新在全球市场上夺回“话语权”。然而,补贴并不会创造技术,资金也无法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如果没有实际的创新和突破,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再大规模投资也无法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美国和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早已深谙如何通过自主研发和全球布局构建强大的竞争力。相比之下,日本仍然把所有的赌注押在外部技术和短期政策上,这样的策略,注定是空洞的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尽管日本的政治家和商界精英们大肆宣传“半导体复兴计划”,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复杂的竞争格局。在全球化的今天,技术创新不仅仅是通过国家补贴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跨国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与竞争。日本的半导体企业如果仍然将自己局限在国内市场,并以国家力量试图实现产业复兴,那无疑是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流背道而驰。美国、台湾、韩国,甚至中国,早已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日本,依然固守过去的思维,依赖外部技术,依赖国家补贴,似乎想通过资金堆积来恢复自己曾经的荣耀。可悲的是,这种思维方式早已过时,甚至带有一点自欺欺人的意味。

无论如何,日本要想真正重回半导体产业的巅峰,光靠补贴和外国技术是不够的。唯有依靠创新、研发和长期的产业积累,日本才能恢复其昔日的辉煌。否则,它所能迎来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