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在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数控实训室内,一场实操培训正在进行。指导教师站在一台数控车床旁,神情专注地紧盯学生的每一个操作细节。车床轰鸣声中,一个个零件正在被“精雕细琢”。

这是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学校紧贴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深入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项目,培育了一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与市场接轨的技能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眼紧盯屏幕,指尖在键盘与鼠标间快速移动,复杂的三维模型在电脑上逐渐展现……在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增材制造实训教室里,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增材制造产品设计的原理知识,看着屏幕中一个不规则3D模型慢慢变成实物,孩子们打心底里佩服。谈起当初为何选择这个专业,一名学生直爽地说:“作为新兴领域,3D打印前景广,将来一定好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制造过程,是当前热门的制造业技术。“近年来,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前景广阔。为适应市场和产业需求,学校特意开设了这个专业。”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增材制造专业教师李瑜城介绍,“增材制造不仅是制造工艺的延伸,还融合了信息处理等相关操作,很多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他们可以继续升学,也能直接就业,选择挺多的。”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记者细细翻看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的学科专业——装备制造、农林、财经、旅游、交通、纺织、电子与信息等,发现其中既有园林等多年办学历史的“成熟”专业,更有旅游服务、数字制造等迎合时代趋势的“新兴”专业。

“很多新开设的专业代表着未来国家人才需求的风向标。”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校长、党总支副书记沈晓琳直言,当前产业转型发展日新月异,职教专业也需与时俱进,才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近几年,学校紧密对接“上海制造”重点产业、“上海服务”、崇明“五新”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等,依托学校办学基础和自身优势,及时做好专业调整“加减法”,不断优化专业办学格局,努力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让课堂与企业生产线“零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作为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的一名学生,小周在上海汽轮机厂实习了近一年。今年毕业后,他顺利入职。上海汽轮机厂是国家装备制造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现在,他是该公司的一名钳工。“学校帮我们对接了企业,让我们更快地了解企业,融入企业。”小周说,通过努力,他在一次技能比武大赛中得了二等奖,这更让他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沈晓琳深有感触,把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驱动。这些年,为更好地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年实践,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水到渠成。以“振华班”为例:2024年9月,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迎来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订单班”的20多名新生。从学生入校开始,企业就参与学生培养环节中,校企双方通过在课程共建、师资共融、基地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致力于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能提前熟悉企业、掌握企业所需技术,毕业后就能进入企业工作,这一点挺吸引我的。”一名学生说。

产教融合,如何走向更深入?懂理论,更懂实践,这样的“双师型”教师,正是学校职教培养所需要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在学校数控实训中心,一堂实训课有序进行。正在为学生们讲授数控车床操作方法的“老师”张军,来自崇明一家制造型企业,是一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张军告诉记者,每周约有两天,他会作为老师给学生们上专业实训课,“主要指导他们实操,让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老师的讲解很透彻又接地气,我们学到了不少课本上面学不到的知识,将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岗位。”学生们表示。

在学校,像张军这样既有企业实操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让学生远离“纸上谈兵”,练就真功夫,促进了教学实际与岗位需求、专业建设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高度契合。

着力打通学生升学就业“双通道”

如今,回溯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的育人之路,总能找到不少从“普通成为优秀,技能变成优势”的鲜活例子。如2017届机电专业毕业生邱仙发,经学校推荐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某下属研究所实习,凭借优异表现顺利入职,如今已成为研究所最年轻的技术能手之一;2012届数控专业毕业生陈传建,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国家级、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现在是一名高级技师,2019年入选浙江省“优秀技能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职教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和升学渠道的畅通,现在越来越多职校生也在积极寻求升学,这里,成为他们梦想起航的第一站。

在学校烹饪实训室里,记者领略到该校烹饪专业学生用萝卜等日常随处可见的食材,制作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雕花”后,心里禁不住发出阵阵赞叹。“练习雕一朵花,要每天反复练,雕上几个月或者一两个学期。”从基础的雕花开始,到烹饪技术,学生小王已经学习两年有余,他说,美食能带给人快乐,烹饪是他感兴趣的专业,“我是因为喜爱才来到学校,来到烹饪专业的。”

对于未来,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我可以参加升学考试,继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小王规划着自己的人生,他希望自己有机会继续深造,将来能成为一名餐饮老师。“中考没考好,不等于没有未来,我扎扎实实训练两年多学习了一门技能,希望可以让我的未来更美好。”小王自信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在中职就读的学生多数与大学无缘。事实上,近些年,中职教育已实现从“以就业为导向”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改变。学生在中职的三年学习中,不仅可以学到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提升文化素养,并有机会考取更好的高校。

一条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的路径由此清晰——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学生培养计划,着力打通学生升学就业“双通道”。“现在贯通路径比较通畅,比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等,我们的教学体系会与高职院校对接,确保先把中职阶段的职业素养基础打好,进而进入高校体系提升学科认知。”沈晓琳说,“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真正了解到,不管在哪个赛道都能够成长成才,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记者:季佳倩;摄影:郭王旖喆

编辑:焦倩倩

责编:李琳、陈锦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