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南京守军在数量少于自己的日军面前迅速败退?
- 为什么这么多士兵束手就擒?
- 为什么数十万人只能无助地哭泣?
1937年12月13日,在松井石根指挥官的指挥下,顾寿夫率先带领第六师进入南京。从这一天起,南京就成了人间炼狱,30多万中国同胞被屠杀。他们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哀嚎哭喊数日不绝……
原本位于南京的国民政府已经搬走,蒋介石已经撤退。他不知道这场世界悲剧,但正是因为他的决策错误和天真的幻想,日军才如此轻易地占领了南京!
那么,国民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导致日军迅速占领上海,使南京沦陷呢?
蒋介石和毛主席在得知南京大屠杀悲剧后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蒋介石的决策失误
1937年8月13日,松湖战役正式开始。日本军队开始攻击上海。面对完全撕裂的局面,蒋介石仍有幻想,期待国际社会的干预,和平解决中日问题。
当日本炮火击中上海时,他还命令军队尽量避免冲突,但很快日本喊着三个月赢得中国的口号,阻止了中国守军的行动,日本直接拒绝了英国的调解,蒋介石放弃了幻想。
然而,他的下一个决定再次暴露了他的缺点。他决定坚持上海。无论这种防守战略的初衷是什么,结果都是中国守军多次错过机会,变得非常被动。
在日军的海、陆、空全面攻击下,蒋介石数十万精锐部队被困在原地,消耗了大部分。更可怕的是,蒋介石和他的下属忽视了杭州湾的防御。
因此,11月5日,日军出人意料地从这里偷袭,登陆金山卫,导致中国军队在上海战场腹背受敌,面临全灭的危险。
直到这时,蒋介石才愿意改变决定,匆忙组织军队撤退。
虽然这三个月的坚持打破了日军的傲慢言论,但中国军队伤亡了10多万人,上海也沦陷了!
而且在组织撤退的时候,蒋介石根本没有组织好撤退计划,几乎被认为是逃跑了。
因此,当战败的军队回到南京时,他们没有斗志,这不仅反映了蒋介石军事能力的不足,也为南京的失败奠定了基础。
随后,由于松沪会士气大增,日军认为中国军人不堪一击。
因此,日军司令松井石根下令向南京进军,用武力彻底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反抗的信心。
此时蒋介石和下属将领也陷入了是守,是走的讨论,此时国民政府已准备好迁都。
但对外仍高调宣传坚守南京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南京市民根本没有准备好逃离。
蒋介石知道,南京作为首都,也是孙中山陵墓的所在地。
如果自己就这样不战而逃,那就要背负千古的骂名,所以便犹豫了很久,这又引起了许多将领的动摇。
这时,将军唐生智站出来为他分忧,说:“我愿意带着部队去南京,不到最后也不放弃。”
这让蒋介石非常高兴。他不仅可以向人民解释,还可以留住南京更多的时间来增加陶德曼调解的筹码。他立即将唐生智作为驻军司令,开始私下准备迁都。
但这一次,蒋介石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撤退的计划。攻防反复不确定,不仅导致军队白白牺牲,也使人民陷入混乱。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蒋介石急于转移大量文件和各部门公务员,用光了手中的所有交通工具,而宣布的妇女儿童转移交通便利完全是一纸空文。
这一举动导致大量南京人没有办法撤离。他们渴望在南京等待国民政府的帮助,而蒋介石和大多数其他将军早在南京开始防御战之前就逃跑了。
将熊熊一窝
按照原计划,唐生智带领约15万人驻扎在南京。虽然很多都是杂牌军,但南京不会这么快沦陷,也不会有大量士兵缴械被俘。
但事情不好的是蒋介石的不确定性。他再次犯了与上海战争相同的错误。政府官员的逃离使留守官兵缺乏斗志,但他们仍然在敌人面前战斗,这也令人钦佩。
为了防止官兵逃跑,唐生智也采取了破釜沉舟的方式,直接让船驶到江北,打破了后路,但这一决心成了弃城的致命一击。
12月10日,日军进攻城市,等待机会包围南京。蒋介石担心他的军队再次遭受重大损失,并再次改变了命令。11日晚,他打电话给唐生智:如果情况不能持续很长时间,他可以撤退。
这个命令一出来,前面所有的努力此刻都成了笑话,军官和士兵仍在激战,留守的将军们动摇了。
于是12日,唐生智召开会议,传达撤退令。这些腐烂的国民将领甚至不想要军队,所以他们准备渡河逃跑。
其中,著名的逃跑将军72军军长孙元良被钉在耻辱柱上。他甚至跑到妓院向老条求助:我认为你是教母。你帮我藏起来,之后我孝顺你!
然而,有不止一个将军如此不负责任。失去指挥的下属只能像没有头的苍蝇一样跑来跑去,完全失去斗志,这与共产党战斗中的领导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12日下午有序抵抗日本军队的官兵突然崩溃,10多万军队士气完全崩溃,然后只有2万多人向南突破,剩下的近9万人因为没有渡河而被困在城里。
12月13日,在一些坚守阵地的官兵英勇牺牲后,南京失守,日军进入南京。失去斗志的部队几乎没有任何反抗就被俘,很快就被屠杀了。
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
在国民政府的长期严格管理下,大多数普通人习惯于服从安排。看到军队被动抵抗后,没有人敢站起来组织抵抗,只会逃跑和逃跑,成为被屠杀的羔羊。
南京大屠杀的悲剧
国民政府匆匆搬走,却表现出坚持下去的决心,根本没有及时疏散市民,这让大量人留在了城市,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的危险。
在蒋介石期待和谈、幻想国际干预调解的影响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日军进城后会被屠杀。他们只认为这是一种安全的占领。他们不仅没有反抗,而且照常生活。
但很快,日军露出尖牙,开始在南京纵火焚烧,到处掠夺,虐待妇女和儿童,仿佛把它变成了地狱。
其中,率先带领师团进入南京的顾寿夫及其下属,将驻扎在中华门的地区变成了尸山血海。仅在他们的手下,屠杀了5万多南京人,各种残酷的手段令人毛骨悚然。
此外,第十六师团还举办了灭绝人性的杀人大赛。为了炫耀祖传的宝刀,少尉野田毅与向井敏明一起参加了“百人杀人大赛”。在不记得谁先杀了100人之后,他还热情地继续了150人的比赛。
这些只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一个角落。南京有更多可怕的痛苦。原本繁华美丽的六朝古都已成为30多万中国同胞的葬身之地。
这样的悲剧发生后,南京的许多西方外交官和记者秘密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这在世界上引起了各国的谴责,但日本政府显然没有关注它,而是假装召回了几名将军。
南京大屠杀消息传开后,蒋介石和毛主席得知后有什么反应?
态度完全不同
南京大屠杀发生时,蒋介石高级将领的态度仍然是“主和”,这些已经在腐朽的国民政府中享乐的将领没有勇气去战斗。
但得知南京大屠杀悲剧后,蒋介石终于放弃了幻想,他明白日本政府根本不会和谈。
如果他不战斗,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但他仍然拒绝承认自己在南京战役中的错误,而是为自己找借口。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发表了《告全国国民书》,称为了持久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重点不是南京或大都市,而是全民团结抗日战争。
不得不说这些话很鼓舞人心,但也反映出蒋介石似乎不太担心留在南京面对日军的人,也没有意识到他们会遇到的危险。他仍然担心自己得不到支持,想办法安抚人心。他关心自己的利益。
即使过了几天,当他看到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和视频,面对他的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牺牲时,他仍然没有放弃调解的可能性,也没有决心在30万同胞之前公开宣战日本。
但得知此事后,毛主席的反应却大不相同,因为当时形势的混乱和消息传递的封闭,主席隔几天就知道了。
听到这场悲剧,他气得说不出话来,身边的朱德同志也恨得咬牙切齿:我们一定要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活下去。
主席沉浸在悲痛之中,沉默了很久。很快,中国共产党《救国时报》、《新华日报》、《新中华日报》披露了关于日军暴行的报道。
这些文章详细描述了日本在南京的暴行,日本政府试图隐藏的罪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压力和谴责,也让中华民族意识到战争灭亡的恐怖。
这也让很多在国民政府的影响下,对侵华战争没有概念的人加入了抗日战争队伍,点燃了保卫国家的滔天战争,日军不断反击。
这也可以再次看出,毛主席对入侵者的态度是无情的,相比之下,蒋介石显得不确定,消极软弱!
1938年,毛主席还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了南京大屠杀背后的关键问题:
日本之所以敢欺负我们,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无组织状态。
这直接指出了中国民政府在南京战役中的失职。数十万军队如此脆弱,人们无法阻止抵抗。这说明中国要想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打持久战,离不开群众!
这也可以看出毛主席在南京大屠杀中有多悲伤和愤怒。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收集日本暴行的证据,并编写信息,让后代永远记住这一教训。
1939年10月1日,毛主席再次写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一书的题目,详细描述了日军在沦陷区的暴行。这本书成了中共干部的必读作品,让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引以为戒。
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1972年中日关系逐渐正常化。然而,当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访华时,他也暴露了掩盖南京大屠杀罪的想法。
他似乎很抱歉地说:过去的日本给中国带来了麻烦。
这样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带来了入侵的暴行,但一直记得30万南京人血仇的中国外交官立即反对。
毛主席也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日本必须认真对待中日两国的历史问题。
田中角荣放弃了幻想,最终改变了说法,承认日本会深刻反思过去的罪行。
时间过去了近一百年,伟人已经离开了,但南京大屠杀总是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不会随着时间而忘记,但总有一些恶棍想秘密地做一些行动。
就在今年7月,爆料迅速点燃网络,竟有人在南京玄奘寺供奉了松井石根、谷寿夫、野田毅等四名日本战犯!
他们是南京大屠杀的凶手!
这件事很快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有关部门也很快开始了强有力的调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背后的人是想这样伤害民族感情还是其他目的,中国都绝不允许这种行为。
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记住,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教训、成长和学习,只有我们团结起来,让国家不断强大,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悲剧,力量有发言权,才有信心保护自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