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星堆上新啦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其中提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16家单位推进三星堆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完成祭祀区出土金面具、鸟形金饰等4062件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同时对铜器铸造工艺和产地进行研究。这一部分的修复成果,在今年7月23日的三星堆博物馆“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中,进行了部分展示。
随后,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郭建波,他讲到三星堆持续地发掘和研究工作,始终影响着文保工作的进行。除了清理修复工作更加精细化以外,文保工作者还针对跨坑拼对等多样的新成果,进行了工作方式上的调整。此外,尽管三星堆铸铜作坊暂未“露面”,但是依靠着科技,考古工作者和文保人员从青铜器本身着手,在其铸造方式和铸造地上,有了重大突破。
国内最早使用铜器芯撑技术的实例
从青铜器“反向突破”寻找铸造地线索
近年来,青铜器铸造工艺和产地研究始终是三星堆考古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发掘以来,多名专家从器型、成分方面,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进行了分类和研究。但是关于其铸造地的争议,始终众说纷纭。
因为三星堆铸铜作坊暂未“露面”,因此关于三星堆的青铜器究竟是如何铸造的,研究人员只能从青铜器本身“反向突破”。可幸的是,研究有了突破性的成果。
芯骨和条形芯撑联用技术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故宫博物院,利用X射线、CT等科技手段,从青铜器内部中发现了芯骨和条形芯撑。这是目前国内最早使用芯骨和条形芯撑技术的实例。
郭建波告诉记者,这种技术主要存在于青铜神树树干、铜龙、青铜小立人等极具“三星堆”本地风格的青铜器中。当时铸造这一批青铜器的人们,为了达到其造型的特殊需求,例如长而细的树枝等,使用了芯骨和条形芯撑技术。芯骨指的是在制作泥芯时,在中间加入有机质或金属质条状物,起到加固和支撑泥芯的作用,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条形芯撑则横向贯穿包括器表、器壁和泥质内芯的整个器物,其作用与其他芯撑一样,起到固定内芯位置的作用。三星堆青铜器中发现的芯骨为有机质和铜质,条形芯撑为铜质。
在三星堆发现这种技术之前,国内的芯骨和条形芯撑技术最早见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以及青铜水禽的脖颈之中。而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在公元前4-5世纪的意大利和希腊的青铜器中,也曾出现。
青铜小立人中的芯骨与条形芯撑
也正是因为三星堆器物的独特造型,导致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泥芯无法被去除。这些保留下来的泥芯,成为了本次破解青铜铸造地的关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对存在于青铜器内泥芯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与三星堆遗址深层土壤分析,为青铜器铸造地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青铜器中的芯骨
以往学者在谈论三星堆青铜器的时候,往往从器型方面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青铜罍、青铜尊这种带有中原文明特征的青铜器,另一类就是青铜大面具、青铜大立人这类带有本地风格的青铜器。本次的研究成果,或能从实验数据上证实这个观点。
清理与修复理念与时俱进
形成全流程化的清理工作模式
随着三星堆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进行,文物清理和修复理念也在与时俱进。跟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在清理之前,文保人员首先需要对表面进行显微观察,判断是否有其他有机类物质的残留。2021年,研究人员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取了丝绸样本。对土样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则是为了判断祭祀过程中祭牲行为的存在,获取更多的信息。
早在2023年1月1日,青铜顶尊人像和青铜大神兽这两件跨坑文物,就通过科技手段,首次公开了拼合后的模样。这种“跨坑拼对”的可能性,同样对清理和修复方法有影响。出土的残损青铜器,目前并未进行修复工作,这是因为青铜器残缺的断口,成为判断能否进行拼对的重要依据。
三星堆文物清理修复前后
此前,在修复成果展的现场采访中,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曾提到,很多器物在掩埋的时候,或许存在着人为的敲砸行为。“一步到位”的修复,可能会掩盖古蜀人留下的线索。
那这是否说明,公众无法看到三星堆文物完全修复或拼对后的模样呢?事实并非如此。针对这些残缺的部分,文保人员已经可以运用数字化进行复原。扫描、建模、3D打印,文保修复工作者与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在建立的模型上进行研究,展现出文物修复后的模样,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关于修复观点的分歧。
在通过对新一轮“祭祀坑”出土器物的清理工作,更为珍贵的是,文保人员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全流程化的清理工作模式,让器物通过表面观察、信息提取、土样留存、现状评估、清理等多个步骤,达到展陈的标准。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中,研究人员将遵循着宝贵的经验,从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中发现更多的线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