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学校统一要求普通话教学,即使日常习惯使用地方方言的地区,也能畅通无阻的交流。

孔子当老师的时候可没有这个要求,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全国各地,口音和使用文字各不相同。

在论语中,能看到说着一口山东话的孔子,跟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们辩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南北语言的差异很明显,口音是一个问题,各地生活习惯不同也会导致的语言用词不同。

就是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南方人和北方人还是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七国的语言文字都各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七雄的人民是怎么互相交流的?中国古代有“普通话”吗?

七国的文字差异有多大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鲁迅小说里那个喜欢咬文嚼字的孔乙己。

他为自己能写出四种不同的回字写法而骄傲自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中国人顶多能分辨简体字和繁体字,能熟练书写简体字的人就更没有多少了。

而在战国时期,能在七国之间混迹得如鱼得水的人,至少要学会七个国家的语言文字。

七国之间的文字差别有多大?一个简单的“马”字,就有二十多种写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体字是繁体字的简化,相互之间的联系很强。

战国七国的文字就不一样了,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是文字的写法却各有特色。

文字会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地理的影响,所以在字形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文字体系就至少有五种。

各国的统治都比较独立,所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字体系有不小的障碍。

书面文字上的差别还算比较小的,毕竟大家都是从仓颉造字继承来的中国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语言口音上的差别更令人眼花缭乱了。

《礼记》就有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同样的意思,中国古代的语言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差异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里面有一个学语言的故事,一个楚国人想让自己的孩子学说齐国话。

他专门请了位地道的齐国老师,但是儿子整天生活在楚国人堆里,最后也没有学会齐国话。

这个楚国人不死心,干脆把自己儿子扔到齐国“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几年齐国话倒是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物极必反,把楚国的口音完全忘了。

可见七国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别太大,同时掌握多种语言有困难。

现代人喜欢穿越故事,幻想自己带着科学知识穿越到古代中国改变历史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不幸穿越到语言文字不统一的年代,恐怕连大街上一个饼卖多少钱都问不明白。

语言文字的统一和分化

既然七国的语言文字差别这么大,孔子是如何周游列国讲学,成为桃李满天下的名师?

七国虽然政治经济文化各自独立,但是他们本来还有一个顶头上司,周王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代分封诸侯有数百年的历史,各个诸侯国都是从周王室的统治下走出去的。

所以一开始他们说的话,写的文字,都是按照周王室的标准来的。

周朝的标准语就是《诗经》中的语言,这时候的标准语被称为雅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地虽有方言,但是在书写和传道授业上,使用的都是标准语言。

孔子是山东人,面对着一堆不同地方的弟子,正是因为使用雅言才能侃侃而谈。

周代的雅言一般被认为是以洛阳的口音为基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有有洛阳读书音的说法,就是古代学子读书时使用的官话。

周王室将诸侯分封到各地管理国家,直到春秋初期还有一百多个分封国。

这些诸侯可不是自己去分封地的,他们拖家带口,把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也带到了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民族同根同源,正是建立在共同发源的语言文化上面的。

这些诸侯在不同的地方扎根繁衍,周代的语言文化也不断跟当地文化风俗融合发展。

最后形成了有不同特色语言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王朝式微,对诸侯的威慑力下降,诸侯国也开始向外兼并和扩张。

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和融合,春秋时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只剩下了七个实力最强的大国。

他们不仅经济军事实力强大,文化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国也发展出了比较稳定的语言文字。

从周王室分封诸侯到七国逐鹿天下,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也经历了从统一到分化的过程。

战国时期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虽然有差异,但并不是完全无法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理位置相近的诸侯国,在语言文化上面的相似性更高,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更容易。

根据不同的交流场合,人们使用的语言也不同。

对于广大底层民众来说,各国的方言就是他们的主要交流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没机会学习更书面的文字和语言,也没有场合去使用。

使用本国方言的人是占大多数的。

而比较高一层的知识分子,或者是有对外交往需要的贵族人士,则会使用雅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原地区是华夏民族的最主要发源地,所以中原地区的语言差异也较小。

而越往南方或者塞外地区,语言的差别也越大,使用“双言”交流的现象也越明显。

秦始皇统一语言文字

所以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各国之间的交流虽然有障碍,但是可以正常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籍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各地语言中用词和发音的不同。

例如楚国人把老虎叫做于菟,七国对火的读音有细微的差别。

这些词义和语音上的差别,很容易发生曲解原意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要跟其他各国家的人做生意,还需要一个通晓两国语言的“翻译”在中间沟通。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语言文化的差异就带来很多的不便。

比如国家颁布一项政令,需要用七种语言来书写,中间翻译转换还容易产生误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个命令可能会发生其中完全不同的执行方式。

反过来,其他六国给秦始皇递交的文书也是用各国的官方文字来写的。

秦始皇一翻卷轴,全是自己不认识的文字,他也担心下面的人蒙骗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这样统治起来就全乱套了,难以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而且秦国崇尚法家,法律规范是七国中最严苛的。

秦始皇正是靠着一套严格的令行禁止,使得不起眼的秦国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然想要把这一套思想文化普及到全国。

秦始皇是个非常雄才大略的君主,对于影响统一王朝的地方,他毫不犹豫地要改。

文字标准自然要以秦国的文字为尊,为了方便大家使用,也融合了其他诸侯国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方便学习和书写,秦朝官员们创造出了一种笔画更简略,字形更规整的小篆。

不论是大篆还是小篆,或者是其他六国的文字,都是从甲骨文、铭文这些文字发展而来的。

文字篆刻和书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所以即使是改造过的小篆,书写起来也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朝专门有一种职位是刀笔吏,天天就跟文字打交道,最明白写字的困难。

有一个叫程邈的刀笔吏,就根据自己平常的总结,创造出了更便于书写的隶书。

隶书的笔画更加圆润,更适合古代人用毛笔书写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中国最早的普通话——雅言
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各国人员怎么交流?2023-08-1817:00东方出版社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