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电视剧《小巷人家》热播。
不少人被蒋欣所饰演的宋莹圈粉,因为她活得实在是快活,几乎从不内耗:
面对别人无理的请求,她总是能毫无负担地拒绝;
遇到憋屈的事,她会在第一时间就发泄出来,从不憋在心里难为自己……
而生活中的我们,却很难做到如此洒脱。
常常会因为别人的眼光或感受,而消耗了自己内心的晴朗。
可人这一生,不过有限的三万多天。尤其是中年以后,时间和精力都变得越来越贵。
何苦还要去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去为难自己?
在这世上,其实本没几个人值得我们低头弯腰,把自己活舒坦了比旁的什么都重要。
最通透的活法莫过于:
宁可适度外耗,也不自我内耗。
前阵子,重温经典喜剧《家有儿女》,当中有个场景让我很是触动。
有位邻居阿姨,来向小雪一家借杂志。
小雪的父母虽然也不大情愿外借,可两人又实在不知该如何拒绝。
于是,只好一面赔着笑脸,一面故作大方地应允下来。
可小雪却直言不讳地道,她不愿意。
对方虽然有些不悦,但也只能欣然接受。
邻居走后,父母一脸崇拜地看着女儿,好奇她为什么能毫无负担地拒绝别人?
小雪则一脸从容地答说:
“说不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我有权利拒绝别人。”
寥寥数字,戳破多少成年人的情绪。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违心之举”?
面对别人的请求,明明心中也不甘愿,却因为害怕驳了对方的面子,又或是让对方失望。
于是,便开始在心里一次次说服自己。
哪怕也想过千万套拒绝的说辞,可到了嘴边又只剩下一句“好的”“我可以”。
可事后,又开始后悔自责不已,怪自己没有拒绝的勇气。
生而为人,其实我们并没有义务让所有人都满意,纵使你再随和好相处,也无法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把别人的感受和情绪看太重,最后只会让自己变得难受。
很喜欢杨天真分享过的一个观点:
她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可以尽力周全彼此,但顺序一定是要优先满足自己,否则,心里就会滋生源源不断的负面情绪。
是啊,那些委屈的心情,可能一时之间不会造成什么致命的影响。
但会一点一滴郁结在我们心里,长此以往,终将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又或是你们之间有多么深刻的情谊,只要你内心不愿意,你便有拒绝的权利。
当你活成一个“不太好说话”的人,不再把旁人的感受置顶,凡事优先自己。
你会发现,日子可以过得比你想象中轻松惬意。
网络上,曾有个热门的话题:“什么样的人活得最累”?
其中,得票最高的一个答案是:
那些活在别人嘴里和眼里的人。
若是太在意外界的声音,就等同于把自己的情绪开关,交到了别人手里。
但凡别人有点风吹草动,内心就会随之泛起涟漪,甚至是宛若遭遇狂风暴雨。
可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永远也无法掌控别人的言语,能管住的其实只有自己。
华大集团创始人汪建,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被问到“如何看待外界一些不好的评价”时。
他很潇洒地回应说: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至于别人愿意怎么评价,他根本就不在意。 人生所谓的痛苦,除了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大都是自己强行赋予自己的。 倘若外界的声音会扰乱你的心绪,不听、不理、不回应,他们便无法再伤害你。
你越是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成为攻击你的利器。
行至中年的你我,生活本就不易。
谁不是肩上的担子重如山,左手是养家糊口的工作,右手是一地鸡毛的家庭琐事。
若还要背负着别人的评价前行,只会让日子难上加难。
心理学上有个很棒的词,叫作“课题分离”。
说的是人与人之间,本就有各自不同的课题。
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他们自身的课题;而你的课题,是只管做好自己。
外界的声音是褒是贬,是赞美或诋毁,都决定不了你的价值,更左右不了你的生活。
与其句句走心,倒不如减少在意,将其看淡看轻。
中年以后,最清醒通透的处世姿态是:
既能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亦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
永远也不会因为旁人的目光,和外界的杂音,而影响了自己的步调和心情。
一个人在意得越少,就越是能够远离内耗;屏蔽力越高,便能活得越好。
一位叫@kiki的博主,在她的社交媒体上分享过一段经历。
从前的她是个极其容易内耗的人,无论是工作上和客户对接,还是生活中和人打交道,但凡别人提出一点不同意见,她就会开始疯狂地怀疑自己。
有一次,她和同事一起做了个策划案。
交给甲方以后,对方很快就给了回复,说大老板觉得这版方案不太符合他们的预期,希望能重新优化调整一下。
于是,后续的几天里她便陷入了“无限反省”的模式:
觉得一定是自己能力不过关,所以才无法准确洞悉客户的需求,让对方满意。
到了夜里也不能安睡,还在逐字逐句的反思,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压根儿就不是做这行的料?
直到后来,另一位同事约她一起再和客户沟通一次,这才发现其实是甲方本身就有中意的切入点和落点,所以才会提出修改。
经过这事以后,她便开始有意识的调整自己:
再遇到和客户的分歧时,她不再一味地反省和苛责自己。
而是把问题抛回给对方,会主动沟通问清具体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希望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改进?
这不只让她的工作效率变高了,连烦心的时候也变少了。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过度反省的人生是过不下去的。
适度的自省是好事儿,可若是过度的反省,便是把刀尖对准了自己。
工作上,明明已经足够努力,可一旦结果没能尽如人意,便埋怨自己付出的还不够;
和人打交道时,只要对方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就会将放大镜对着自己,审视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始终用一套近乎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会耗尽我们的心力,让人生陷入泥泞。
那些解决不了的难题,不妨用沟通去代替自责,可以从别人身上找找原因;
面对融不进去的圈子,别着急自我否定和怀疑,或许你们本就不是一路人,天各一方不过是老天对你的嘉奖。
无论遭遇怎样的难题,都请尽量坚定不移地相信和支持自己。
生活已不易,学着放过自己,是对岁月最好的回敬。
冯唐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世间万物,很大一部分事归根结底是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啥事”,一件是“关你啥事”。
这话糙,理却半点不糙。
我们这一生,有太多时候,都在为了一些不值得人和事而自我消耗。
可那些人和事,根本影响不了我们分毫。
这世上最大的荒唐莫过于:
置顶了别人的感受,折叠了自己的情绪。
中年的我们,早已不再似年少时那般有旺盛的精力和能量。
减少对外界的在意,少一些自我消耗,才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你大可以活得自私一些,宁可偶尔“发疯”外耗别人,也别再内耗折磨自己。
点个【在看】,愿你活成一个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人,时刻置顶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在人生的下半场里活出潇洒肆意。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桃花庵歌》
作者 | 苏绾,想要用文字治愈你心底的荒凉。
主播 | 绛染 ,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