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瑶)昨天,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救助管家”李朦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今年园区慈善总会的儿童大病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可以对他所在辖区内的困境儿童小光(化名)进行二次救助。
今年7岁的小光,父母都靠打零工为生。今年上半年,小光确诊白血病,需要长期化疗,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得这个家庭瞬间陷入了困境。幸运的是,他的困境自动触发了园区的救助系统——“救这么办”智慧救助信息平台(以下简称“救这么办”平台),因为医疗费用突增,平台系统自动预警,并迅速为他匹配相应的救助政策。同时,这一预警激活了线下“救助管家”的行动,李朦第一时间联系小光家长,并前往其家中开展入户调查,跟踪业务办理进程。在“救这么办”平台的帮助下,孩子享受到了困境儿童保障、支出型困难家庭、儿童大病慈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实时医疗救助这一系列政策保障,他得救了!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让救助服务更加人性化和高效。据了解,“救这么办”平台与园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无缝链接,实现了政策的“一键”申报。线下,则有1000余名像李朦这样的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的“救助管家”团队,为困难群众提供“一对一”救助服务,内容涵盖就业帮扶、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等各方面。自平台上线以来,总访问量已超过20万人次,政策精准匹配次数超2万次,精准匹配出5789人次潜在帮扶对象。
自2020年以来,园区便创新打造政策刚性救助+慈善柔性帮扶智慧化平台,有效提升民生服务领域的主动性、精准性和智能性。通过数字赋能,园区构建了一个“线上自动预警、线下主动上门”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让很多像小光这样的家庭能及时得到救助。
作为园区社会事业局打造的民生服务品牌,该局民政处副处长莫瑞华介绍,“救这么办”平台的核心是一个强大的、主动“上门”的民生政策计算器,它整合了民政、残联、慈善等26项政策,构建起一个温暖的社会救助资源数据库。目前,“救这么办”平台不仅匹配了医疗救助政策,还根据家庭情况匹配了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和慈善助学项目,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温情转变。最近,园区正在开发大数据智能模块,以便盲人、聋哑人等特殊群体也能轻松获取政策信息。“救这么办”平台正朝着更有温度、更具智能的方向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