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遇到问题冲突怎么办?基层立法的深入给居民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在今天(12月27日)举办的“宁聚慧”活动中,嘉宾们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长宁的实践和探索,分享了他们的想法,而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累计征询了100部法律,成了热点之一。

背景

今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5年来,长宁在探索和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尤其是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虹桥街道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在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率先垂范,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日常,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民主的力量与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遇到问题和冲突怎么办?嘉宾们普遍认为,要敢于直面观点的冲突,广泛听取意见,以民主协商的方式促成更好的结果。

长宁区政协委员、上海市工人疗养院副院长、上海闵行区海鸥养老院保障中心副主任李培蕾借用万科广场改建的案例解释说,在改建过程中,有着不同角度、声音和思想的碰撞,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反而更能促进产生积极的改变。她认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线下充分沟通,是线上无法替代的。”

长宁区党代表、立法信息员、上海康明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新慧也表示,在处理涉及各方面利益的社区事务时,观点和方法不一致是很常见的,这就需要更全面地去收集各相关方的意见。“现在政府治理的观念在转型升级,更注重提升百姓的参与度,更鼓励各相关方进行民主协商,让有关各方面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以社区共治、自治的方式,更好地处理社区事务,更好地解决问题。”

除了社区治理,立法信息员、退休法官严敏祥结合自己多年的法院工作经验,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相比于在法庭上打官司,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案子,最后的效果大多都是很好的,特别是调解的法律效果。“因为调解往往更能凸显协商的价值,也更容易让双方都满意。”

在说到虹桥街道的基层立法工作时,嘉宾们普遍认为,百姓美好生活的升级和基层立法工作的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双向奔赴。

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负责人朱国萍表示,近年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越来越深入人心,老百姓当家作主的意识越来越强。“从立法这样的国家大事,到家门口衣食住行的社区小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越来越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习惯。”朱国萍说,“尤其是与居民生活相关度高的议题,大家会更有参与的积极性,甚至会主动来联系我们工作室,希望参与讨论,提出建议。”

“近年来,上海的民众为国家立法提供了许多‘上海智慧’,目前,从虹桥街道出去的建议已经有3601条报到全国人大,其中321条得到了采用。”虹桥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黄维鸿表示,立法征询工作,折射出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的逻辑,让更多人能从源头开始关注法。不仅如此,很多来自基层自发的调研,为立法的前中后期都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从《反家暴法》到《海商法》,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经累计征询了100部法律!

“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机制,打破了专业性和社会性的隔膜,让大家有更好的参与感和体会感,能激励更多人参与进来,而基层立法联系点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非常重要的生长点。”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仲启表示,随着时代发展,今天人类社会治理活动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人类需要怎样的民主形态来适应当前的需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一个具有世界性的中国方案,我们对这方面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

活动中,主办单位向“宁聚慧”智库专家颁发了聘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国力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来源于话匣子

撰稿/摄影:陈容超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