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磊
社会交换的基础是信誉。“交换”包括了人际间的物质和情感,比如交换礼物、商品交易等。信任建立在对方的信誉基础上,并最终形成互利互惠的关系。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出社会交换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的产物,利己和利他都是人类大脑进化之后的结构决定的。而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政治学教授克日什托夫·普莱克在其新书《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中,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探讨了这三者的关系,该书从个人、市场和企业与社会角度讨论了信任机制。
人生天地间,本身就不是独自存在的,必然属于某个群体,而且往往会被贴上相应的标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签就是“信誉”。信誉存在于特定的人际圈内,最常见的就是家庭、熟人、朋友之间。熟悉的人之间建立了解或信任,或者受到同样社会规范的约束,以实现对等互惠机制。因此,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圈内,很多交换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圈子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使得互惠互利行为成为最佳选择。只要是出于善意向熟悉的人提供帮助,就自然而然会得到回报。此时,许诺会产生义务,并且会得到对方信任。
但是,一旦这个范围扩大到陌生人,交换就失去了信任基础,首先出现的就是信誉问题。作者认为,这种对信誉的担心,本质上是害怕对等互惠性不能得到保障,要实现互惠互利,我们还需要得到别人的信任,事实证明这是极其困难的。面对陌生人,我们无法诉诸任何人类的基本品质,来说服他人相信我们将履行自己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只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加深了解,比如花时间变成熟人,或者通过对方信任的人介绍,另外一种是提供让自己不履约行为付出代价,或给予对方进行威慑惩罚手段。
前一种方式是大家最常用到的,就是让他人相信自己是某种类型或者某个圈子里的人。在笔者提出的“等自爱线模型”里,对特定群体的社会规范完全认同和遵循的人,或者对特定社会规范的遵守程度相当的人,都构成了同一类型的人,他们很容易形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会交往圈子。对于陌生人来说,如果他的行为举止等充分表现出了某种类型的特征,也很容易被同类型的人识别出来。人类在这方面的能力似乎已经进化到了非常出神入化的地步。
如果每个人都互相认识,那么只要说到做到就行了,因为一旦被视为骗子,社会的谴责本身就是一种很严厉的惩罚。其结果就是自我实施,即没有人会有动力或胆量公然藐视社会规范。社会规范一经确立,往往会固化成道德或审美准则。有了这些准则,我们就能以最快速度做出评价。我们本能地对“非我族类”的人会产生排斥心理,就像判断一道菜太咸或一杯饮料太苦一样,能直截了当、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当然,这些判断充满了感情色彩。
商业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换,作者指出,在休谟所处的时代,“commerce”一词涵盖了从交谈对话到情感纠葛等各种类型的人际交流。商业只是扩大了人际交往的领域,能够逐步融入形形色色的人类活动。当我们需要突破熟人、朋友范畴进行更多的物品交换时,就必须想出在更大网络建立信誉和信任的方法。该书讨论了两个例子。
14世纪在地中海周边国家之间发展起来的密集贸易网络,依靠商业伙伴的亲身经历来判断一个人的信誉已变得不可能。商人们不得不采取更复杂的手段来获得他人的信任。此时,热那亚出现了复杂的簿记制度,每艘商船上都要雇用办事人。而从13世纪开始,马格里布商人也使用另一套系统来解决同样的问题。他们依靠的不是由专职办事员记录的正式承诺,而是非正式的声誉网络。事实证明,尽管这套系统在本地非常高效而且采用的时间更早,但最终马格里布商人对个人化关系的依赖,限制了其贸易网络的发展。一旦马格里布商人的声誉网络扩张到了极限,贸易就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了。
当信誉问题无法跟进解决时,市场经济就止步不前。时至今日,信誉缺失仍是现代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大量关于社会资本的文献记录了无数例子,说明了当信誉缺失、人们无法相互信任时会发生什么。作者提出了最佳状态是“无私心”,这个想法大概只具有哲学探讨的意义。无私心显然是不存在的。根据“等自爱线模型”,无私心的状态是在原点,那里不存在等自爱线。大量事实证明,要确保双方信守诺言,需要大量的律师和审计人员,之所以有履行约定的意图,是因为存在利害关系,而不是没有私心。
人们已经发展出了敏锐的社会感官能力。即便没有直接交流,通过其他的特征,也能觉察一个人所处的阶层或者是类型。比如谦虚自夸,人们扛着谦虚的幌子来掩饰自己的自夸。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谦虚自夸无处不在,但它似乎格外的不奏效。最重要的是,人们之所以给出负面评价,是因为觉得他们不真诚。自我呈现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认为你的意图是什么。人们很善于发现那些假装无私的姿态背后的利己主义。伪装被揭穿只是时间问题,这是因为只要有虚伪做作的动机,那么其他人就总会有揭穿这种虚伪做作的动机。(本文作者系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