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7日),南水千里奔袭到达了北京市团城调节池,标志着北京水资源利用开启了新篇章。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利用“南水”超106亿立方米,首都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据悉,未来新增的水厂将以配置“南水”为主。

超1600万北京市民喝上南水

据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松波介绍,10年来,北京市全面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要求,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让水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服务保障更有力更可靠。2014年到2023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从16.35立方米降至9.3立方米。作好“喝”字文章。立足优先用足用好“南水”,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建成郭公庄、亦庄、石景山等16座配套水厂,日处理能力近500万立方米,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城市副中心和大兴、昌平、房山、门头沟等郊区新城也用上了“南水”。

城区水厂用“南水”比例由2015年的67%提高至2024年的近80%,超1600万北京市民喝上了南来之水。其中,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南水”供水占比已达到95%,通州全区“南水”供水占比在7年间提升了52.5%。

同时,实现水源、水库、河湖、水厂等水务设施互联互通,搭建起北京水网基本格局。地下水最大限度“少采多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由2015年25.87米回升到2024年12.48米,已连续9年实现回升,累计回升13.39米,增加储量70亿立方米,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全部清零。密云水库蓄水量从10年前不足10亿立方米增加到今年的35.81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北京建立起的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等五水联调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据了解,南水经过长距离明渠输送,易出现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特点。为确保南水水质,市自来水集团积极探索藻类含量检测方法,逐步摸清南水藻类变化规律,通过强化预加氯、预投加粉末活性炭、调整混凝剂和臭氧投加量等方式,有效去除藻类。同时加密原水水质监测频率,与市水务局加强水质数据共享,确保第一时间了解南水水质变化情况。

五大水系布设200余处监测点位

刘松波表示,目前本市再生水年利用量达12.77亿立方米,成为北京稳定的“第二水源”,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38.5%提升到88.9%,国考和市考断面劣Ⅴ类水体动态消除。全市新增有水河长超500公里,断流多年的永定河、潮白河相继恢复生机,五大主干河流连续4年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干涸多年的陈家庄泉等超80处泉眼实现复涌,全市1361个在册泉点中,有水在流泉达880个。东方白鹳、桃花水母等珍稀物种频现多个水域,北京河湖水体全面还清、水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水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也给出一串数据:与2014年相比,全市优良水体比例从不到50%,提高到目前总体保持在70%以上,劣V类水体占比从40%左右,到目前实现动态消除。2023年,Ⅰ-Ⅲ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71.3%,较2014年增加24.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河流。全市水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土著鱼类普遍存在,超过一半的河流以及超过七成的水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优良水平。“从各区跨界断面缴纳补偿金额由2015年的9.7亿元降至2022年的1114万元,直接反映出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大幅改善,运用经济杠杆撬动治污积极性成效显著。”刘贤姝说。

刘贤姝介绍说,为推进北京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清澈见底”到“鱼翔浅底”转变,北京持续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在五大水系布设了200余处监测点位,全面覆盖了全市五大水系、山区平原、常年有水河湖库和16个行政区域,监测结果代表性较好。同时,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理化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和生境指标,较为全面,监测结果更加完整。此外,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监测既包括了传统的手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也包括了先进的环境DNA和遥感监测技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我们在大兴区新凤河、丰台区园博湖还搭建了鱼类实时智慧观测平台,实现鱼类实时监测记录、人工智能识别等,更直观、便捷跟踪评价水生态状况。”

新城居民也将喝上南水

刘松波强调,下一步,南水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明年将新建、改造供水管网200公里以上,同时,加快建设海淀温泉、丰台河西第二等水厂,推进房山丁家洼、大兴国际机场、怀柔地表、顺义地表等水厂的前期工作,明年底海淀温泉水厂将基本具备通水条件,未来顺义、怀柔等新城的居民也将会喝上“南水”。同时还将继续加大自建设施供水住宅小区和社会单位的水源置换,“仅通过自备井置换和城乡供水一体化这两项工程的开展,明年就将新增约10万市民喝上‘南水’。”刘松波说。

通州区副区长邹海涛也表示,目前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南水供水占比已达到95%,但在155平方公里以外区域,南水保障能力还有待提升。下一步,通州将优化南部乡镇地区的供水结构,供好“南水”、用好“南水”,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将在现有24座水厂的基础上,加快新建通州第二水厂二期、第四水厂,扩容改造7座现有水厂,为接收“南水”做好准备。

据悉,“十五五”时期供水发展规划已启动编制工作,下个五年本市初步规划再增加100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新建供水管线1500公里以上,完成近千个老旧小区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未来新增的水厂也将以配置‘南水’为主,让更多市民受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