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是海外华侨将汇往国内的钱款与家书合一的特殊邮件。侨汇庄负责递送侨批。
民国时期福清最大的民间侨汇庄最后何去何从?一封封侨汇如何跋山涉水送达侨眷?一条祖训何以传承百年?这些鲜为人知的福清故事,就隐藏在一张张小小的侨汇背后。
福清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两会特别策划《百年侨汇家国情》,跟随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一起探访、寻找、追忆那一段跨越百年的家国往事。
点击观看视频
消失的侨汇庄
壹
位于利桥古街上的荷园,福清人早已熟知,但曾开在荷园内的集大侨汇庄,很多福清人并不了解。集大侨汇庄和荷园有什么关系?故事要从1931年的秋天说起。
1931年秋天,对福清“乾和号”染衣铺老板周荷衢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千里之外,日军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震惊中外;自己苦心经营十多年的家族生意遭遇军阀洗劫,濒临破产。
国仇家恨囿于心间,生存之忧迫在眉睫。周荷衢决定让三子周昌盛、四子周昌隆带着家中小辈远赴印尼,为周家谋求一条生路。
这一走,走出了民国时期福清最大的民间侨汇庄——集大庄的传奇之路。
靠着染布的技艺,周家人在印尼努力打拼,慢慢做大生意。他们一边将钱寄回家里,买地盖楼,改善家人生活;一边将生意拓展到侨批业,开办了“集大侨汇庄”。
1904年,福清第一家侨汇庄福泰汇庄开办,至民国年间先后有侨汇庄30家,侨汇业务主要面向印尼华侨。集大庄虽涉足较晚,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周昌盛(后排)
周昌盛侄孙周温森回忆,当时,周家人在印尼开办了一家名为“南京旅馆”的旅馆,对外说是旅馆、饭店,其实背后有一座房子是用于经营侨汇庄,“房子比较隐蔽,大人不允许小孩子进去,因为账簿都在里面。”
1942年3月,日军攻占印尼雅加达,大肆烧杀抢掠,抓捕和迫害华侨,周昌盛因此回国,转战福州经营批发生意。
在朋友的支持下,周昌盛在福州设立“集大侨汇庄”总行、福清分行以及福州十邑各县派送处,为印尼的“集大侨汇庄”派送十邑同乡侨汇。
为了满足族人居住和集大庄的生意扩大的双重需求,周家人于1948年建成了荷园北楼。为了纪念先人,周家后人取周荷衢的“荷”字,将这座占地10亩的家园命名为“荷园”。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八十二师进入福清县城,荷园北楼曾作为该师的前线指挥部,在指挥解放福清、平潭的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同年,集大侨汇庄福清分行搬至荷园北楼,一直经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福清社科专家郑敬平表示,当时集大庄非常出名,营业额占到福清全县40%-50%,有“小桥银行”之称。
“现在还好有荷园在这边,做一个见证,如果现在没有荷园,无迹可寻。”周温森说。
1956年,国家对私营侨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集大、振声、联丰、南华、侨声等几家侨批局合并成立福清县侨汇派送站。
在福清县侨汇派送站的日子,集大庄、振声庄等侨汇庄的老派送员一如从前在各自的“责任田”派送侨汇。
8年之后,他们迎来了一批继任者,林国辉是其中之一。
老林的心愿
贰
在林国辉的印象里,老派送员对工作格外严谨细致。作为福清县侨汇派送站第一批侨汇派送员,年轻的林国辉从他们身上收获甚多,“谁款谁收,保送保密,及时派送,服务周到。这16个字,是我们派送员必须遵守的派送原则。”
1964年,刚刚二十出头的林国辉成为侨汇派送员,跟班学习两年后,开始独立派送侨汇。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个挎包、一辆自行车就是全部行囊。
林国辉说,按照行规,逢年过节必须及时派送侨汇,“春节,八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这些都是华侨寄回来,给家里过年过节的。”
长达20年的派送生涯,林国辉走遍了福清的乡村巷弄,至今还能脱口而出一条条线路和行规。退休之后,林国辉在家颐养天年,重走一次派送线路,是他鲜少与人提及的心愿。
海口镇牛宅村是我国著名侨领林绍良先生的故乡。20世纪6、70年代,林国辉作为包片的侨汇派送员,经常前往牛宅村派送侨汇。 趁着这次采访,记者和他一同前往海口镇林绍良故居。
林绍良故居
走进故居,林国辉便激动起来,四下端详。“他有寄钱,一次都是寄好几十封信。我到他家,车子放在外面,人坐在客厅的八仙桌前,来一个人,核对一笔,发一笔,每次都是三五十个人来领侨汇。”林国辉说。
时光荏苒,曾经恢弘的侨厝悄悄爬上了岁月的青苔,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今少有人听闻,但这位83岁的老人依然执着地在这个早已今非昔比的侨村寻找曾经温暖过他的人和事:为他送过水的陌生人、煮过鸡蛋羹的老人家、不停道谢的妇人……
“派送员为侨眷和海外侨胞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福清社科专家郑敬平说,当时做侨汇派送员,要求会骑自行车、识字,“因为很多侨眷不识字,派送员要帮忙念信、代写回信。那时印尼禁止资金外流,侨胞寄信都用暗语,比如100元会写成‘100斤番薯钱’,侨眷都能听得懂。”
因为有侨汇庄、派送员,即使在战火纷飞、车马不通的年代,侨批的派送也始终没有中断。泛黄的家书,留下了海外游子与亲人相通相思的点滴痕迹,也见证了一代代侨汇派送员“使命必达”的坚持。
祖宗的家训
叁
贴补家用、起厝买田……侨批、侨汇饱含了远方游子对家的思念,一句“合家安好,吾儿勿念”便是他们最好的慰藉。
成长于华侨厝内,翁国宁对祖辈下南洋的故事耳熟能详。“一座华侨厝、一部奋斗史”的家国记忆里,有翁家的小小注脚。
三山镇坑边村的这座百年六扇厝,是翁国宁的出生地。他的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从小,翁国宁就听家人说过,这座房子建于民国初期,是他的曾祖父从印尼寄钱回来盖的,因为房子太大,足足盖了三年多才完工。
“我曾祖父的父亲,他们的亲戚就带着我曾祖父去印尼,曾祖父就在印尼扎根,做了生意,一点点发展起来。赚的侨汇都寄回家里生活,那个年代下南洋的华侨,都是这么做的。”翁国宁说。
和很多福清华侨一样,随着在印尼的事业越做越大,以翁国宁的五叔公翁兴根为代表的翁家人开始积极回报家乡,为家乡修路、建学校宗祠。至今,村里的坑边小学里还有翁兴根与其他同乡共同捐建的教学楼。
2008年,翁国宁远赴加拿大发展。事业有成后,他积极帮扶族中子弟、回报桑梓,并努力搭建中加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翁国宁的这一系列抉择,与百年前祖辈的前行路径如出一辙。
在他看来,祖辈留下来的家训,给了幼年的他一个朦胧的理想,“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被教育要爱国爱乡,孝顺父母,就觉得我好像就应该要走这条路。长大后,理解了,这就是一种华侨的家国情怀。”翁国宁说。
牢记祖训,传承家风;情怀故土,报效家国。百年来,“翁家的故事”在福清的各个角落上演着。
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印尼的周温森被周家人送回国内读书,并一直在国内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我们家的很多孩子都被送回来读书。父辈就有一种思想,根在中国,家在福清,不能忘了自己的来处。”
改革开放之后,以著名侨领林绍良、林文镜为代表的海外福清人通过兴办实业、铺桥修路、兴学办医等方式,支持家乡建设,深刻地改变了福清的面貌,“侨”与“乡”的联系更加紧密。
从那一张张漂洋过海的侨汇开始,一个关于守护家国的故事就此书写百年,从未谢幕,那些分布在玉融大地的侨厝、学校、医院、道路、工厂……是海外福清人身体力行写下的一行行“家书”。
侨汇,它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方天地,还有一缕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
记者 张晨 陈盼兰 陈川 林华 方宇 宋波海
编辑 薛雅平 陈盼兰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峰 毛晨熙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拍照上传举报
一键直达“融壹拍”小程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