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豫从没想过会在缅甸种瓜。

他更想不到,从2006年开始,一批蒲城瓜农先后来到缅甸,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也间接促进了缅甸农业的发展。
临近元旦,蒲城的天气更冷了。以往这个时候是王向豫最忙的时候,近两年,他将工作重点转回国内,但闲下来的时候,还是会拿起手机时不时地看看国际新闻。他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南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总有一天他会再回去。

种瓜大王“落户”缅甸

王向豫是蒲城县龙池镇金星村村民。早在1999年,他就开始在蒲城县种植哈密瓜。后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他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瓜大王”。

2006年,经客商介绍,王向豫带着妹夫康满军和叶建军去缅甸考察。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沛,对农业种植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除了相对便宜的人工和土地成本外,更重要的是哈密瓜的上市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能在国内市场空白期销售,利润可观。三人思来想去觉得这事可行,便打定主意留了下来。
“缅甸消费市场小,过去当地人很少种哈密瓜,所以就特别缺技术人员。”他们与瑞丽市畹町长合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以技术员的身份负责900亩地。王向豫说,“公司在缅甸总共有1万亩地,大多数技术员都来自中国。”
为了方便种瓜,三人住在用竹竿和棕榈叶搭建的草屋里。条件虽然简陋,但他们不觉得苦。王向豫说:“那时候最难的还是语言问题,翻译又不能24小时跟着。”后来,他们就跟着翻译学习缅甸语,渐渐地可以和当地农民进行简单交流。
那些年,在王向豫和康满军、叶建军的精心照料下,地里种出的哈密瓜又甜又大。在他们的指导下,当地30多名农民学会了水肥管理、嫁接栽培等先进的种植技术,其中一部分人也开始承包土地,种起了哈密瓜。

千里难题“线上”解答

与王向豫、康满军和叶建军不同的是,蒲城县农民代崇化则是“线上”指导农民种瓜。
2011年,代崇化到缅甸给3万亩荒地提供西甜瓜种子。结果,由于当地农民缺乏种植经验,没多久就出现了死苗现象。
已经回国的代崇化赶忙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试验站寻求帮助,但在当时,专家出国不仅签证难办,安全也没法保证。
如何能让专家不出国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瓜农面对面交谈?代崇化想到了互联网,于是,他决定找人开发一款APP,里面既包含文字和图片,也可以直接视频聊天。
“得65万元?”
“按你的要求,最少也需要这么多。”
从西安回来的路上,代崇化垂头丧气。65万元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那时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蒲城县是“定点扶贫”的结对共建合作关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志镜听说这件事后,二话没说,以8万元的价格答应帮助代崇化开发APP。
2016年,“农掌门”平台顺利上线,最多时,有5万名用户同时使用“农掌门”。通过线上专家指导,缅甸逐渐成长起来一批专业知识较强的瓜农。2019年,“农掌门”被教育部评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案例。

“一带一路”让瓜更“甜”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描绘了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自此,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繁荣,铺就出一条幸福之路。
在代崇化、王向豫等蒲城瓜农的见证下,中缅之间也展开了更为广泛的合作。2013年,中缅双边贸易总额64亿美元;2023年,达到了209.49亿美元。
代崇化说,这几年,他前往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国家考察,还在16个试验基地研究开发新品种,希望未来能把这些优质西甜瓜品种带到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王向豫说,“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从2014年开始,他成为公司合伙人,一年收入最多可达400万元。
去年6月,中缅新通道(缅甸-保山蒲缥-成都)公铁联运班列首发,新的道路意味着更短的货运时间。王向豫希望更多中国铁路联通东南亚各国,也期待他种的哈密瓜搭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销往更远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丨渭南日报

记者丨 张向辉 李众伟 杨欣

编辑丨任瑞

初审丨董智勇

终审丨夏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