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深圳新增高校8所,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翻了一番。8所高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一批优势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近年创办的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报考人气和录取分数双双走高,实现“出生”即出彩。

深圳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项工作报告近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提出,深圳坚持自主办学和引进办学并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高等教育开放式、创新型、跨越式发展新路。

创造“高等教育版本的深圳速度”

根据报告,目前深圳拥有高校17所,短短十年间,新增8所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从2014年的8.76万人,增加到目前17.6万人。其中,研究生规模从1.36万人增加到5.1万人,增长375%,研究生占比从15.6%增长至29%,被央媒赞誉为创造了“高等教育版本的深圳速度”。

高等教育的飞跃发展,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大投入分不开。在经费保障上,深圳近年来高等教育投入年增长超过10%,形成多元投入机制。空间保障上,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深圳出台全市高校布局专项规划,超前规划用地23.1平方公里,满足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空间需求。

影响力和办学质量大幅提升

在自主办学和合作办学双轮驱动之下,深圳高等教育实现的不仅是数量的提升,还有质量的跨越。

自主办学方面,开办仅10年的南方科技大学成为国家最年轻“双一流”高校。南科大和深大在全球四大高校排行榜中的平均排名,分列内地高校第19位、第39位。近年来创办的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3所本科高校也受到越来越多学子的追捧。深圳理工大学今年首次招生在广东省录取分数与中山大学相当;深圳技术大学获批仅三年就被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计划,在广东省录取分数线位居省内高校前10名;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第一所以优质“双高”学校为基础,升格为本科的职业院校。

合作办学方面,深圳积极引进清华、北大、哈工大、中大、香港中文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名校来深办学,迅速汇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市民们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世界一流高等教育资源。港中文(深圳)连续5年蝉联“软科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榜首。

深圳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推动一批优势学科脱颖而出。目前,市属高校4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相比去年分别增加16个和4个。在深合作办学高校累计还有5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超常规布局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

作为一座以高端制造业发达和科技创新活跃著称的城市,深圳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加高等教育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能力。今年,全市高校新增27个本科专业,80%以上专业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契合。

当前,深圳实施学科专业强链补链计划,重点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新兴领域,推动全市高校加大创新人才供给。

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重点支持南科大与龙头企业共建半导体学院,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50名博士和100名硕士已于今年9月开始培养。在人工智能领域,统筹全市资源、发挥港澳高校力量,与全国31所头部参建高校谋划共建国家人工智能学院(深圳),探索“头部大学+头部科技企业+头部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拔尖人才的全新模式,计划明年招生。在生物医药领域,部署4所医学院和2所药学院,医学学科在校生达到近万人,远期将达到2.5万人左右。

报告透露,深圳还将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及时淘汰与产业发展脱节的学科专业,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超常规布局产业急需紧缺学科。(记者 李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