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又神秘的《周易》,承载着中华民族3000多年的智慧结晶,不仅震古烁今,同时还受到了很多西方杰出的学者的认可,就连爱因斯坦、杨政宁都曾研究过《周易》,英国学者李约瑟更是直言它是“万有概念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如此神奇的一本书,却遭到了很多网友的亵渎,如今《周易》被纳入到了国考中,却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那么《周易》为何会被纳入到国考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祖宗留下的“神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正是出自于《周易》中,相传古代有三易,分别是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以及周朝的《周易》,如今也只剩下《周易》流传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做出了这样的描述,《周易》是由大名鼎鼎的周文王所创造的,在周文王被纣王关押期间,呕心沥血创作的,这本书中讲述了古代人民的哲学思想,以及一些风水占卜等内容,被人们认为是“超自然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看到的《周易》并不全都是周文王所写,因为书中有很多的内容都是老子的学术观点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这些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因此《周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数个朝代的演变而形成的,历代很多帝王都对《周易》进行过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下令烧毁除秦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史书,然而秦始皇却下令保护好《周易》由此可见这本书对于秦始皇有多重要,秦始皇以“皇帝”为号,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件大事又与秦始皇对《周易》的取鉴存在某种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与臣子商议自己的名号,参考天皇、地皇、泰皇名号,其中泰皇最为珍贵,于是大臣们建议秦始皇号为“泰皇”,秦始皇决定取泰字,采上古“帝”位号,因此为“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里的“泰皇”指的就是“泰一”,也就是“太一”,出自《周易》的“太极”二字,秦始皇对于《周易》的内容也是深信不疑,除了秦始皇外,还有很多的帝王都很重视《周易》,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周易》中的哲理甚为青睐,乾隆帝更是对易学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帝还留下了大量有关研究《周易》的文字,其考察水平丝毫不亚于当时的考古学家,除了帝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名人都喜爱《周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在读《周易》后发现,这辈子能看到这本书值得了,曾国藩曾将《周易》读了五遍,将其视作为人生的指南,《周易》在中国古典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政宁在研究过这本书后也是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周易》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其他书籍无法代替的,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事物,都能从《周易》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周易》的实际应用

与其说《周易》是一本算命的书,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本有关哲学的书,授予后人为人处世之道,书中还涉及到了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周易》中讲究风水,这在很多古代建筑中都有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故宫在修建时,就曾才有《周易》的五行八卦布局,紫禁城的前三殿后三宫,好比《易经》两个三爻卦构成一个六爻卦,而且就连给孩子取名时也会按照孩子的生辰八字命名,这也是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籍华人杨政宁和李政道,从《周易》和《道德经》中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了启发,从而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的相关内容,这一发现让他们二人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清华大学的校训中,将《周易》中的乾坤二卦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列为了校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在在中国,很多西方国家的学者对《周易》也是相当崇拜,比如德国科学家布莱尼兹发现了二进制,刚开始的时候他有些不自信,担心自己的研究不正确,可当他接触到中国的《周易》以及伏羲八卦后,发现原来二进制早在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中,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让布莱尼兹大为震惊,于是便发表了二进制的内容,可以说布莱尼兹的二进制对于近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电脑,都来源于二进制的基础,可以说易学为莱布尼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周易》并不是科学,但它却是饱含科学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易学的研究上止步不前,有些人阻碍《周易》的研究,蒙蔽了易学真正的研究价值。

《周易》出现在国考中

2019年,国考首次纳入了《周易》这对于一些考生而言,确实是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周易》成为考题的话题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其实早在2017年时,易学就已经出现在了高考试卷中,同年的国考中出现了有关老子的“上善若水”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18年国考试卷中,再次采用了老子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以此来表达城市建设中的“有”和“无”,想必参加过这次国考的考生一定会对这个题目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社会科学院将《易经》与预测学纳入了博士招生考试,可以看出《易经》、《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内容绝非迷信,而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核心,是华夏祖先对于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也很重视《周易》的研究,美国著名汉学家夏含夷是一位研究易学的大师,他本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易学,曾经他从清朝皇室后裔那里学习《周易》,1983年,夏含夷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周易》的编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易》中有很多的人生道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人际交往以及面对困难的解决方法,这些内容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易》中有关日常生活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变”,要变通趋时、能屈能伸,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要做到能屈能伸,也要将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全部都消除掉,留下快乐和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阅读《周易》能够让年轻人更好的纠正身上错误的观念,在和父母、子女以及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把握住分寸,它能教我们如何去完善自己,找到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其实易学还有一个潜在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开启阅读者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有很多人对于《周易》的负面评价都来源于他人的片面之词,并没有真正的了解里面的文化,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周易》是一项重要的精神财富,纳入国考后的《周易》,也能体现出国家对于易学的重视,因此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血脉,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这里失去活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