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孟庄城址”或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12月26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市文物保护中心承办的“辉县孟庄城址发现30周年座谈会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家咨询会”在河南省辉县市开幕。来自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市文物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三十年来辉县考古研究成果等话题展开学术研讨,并就未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可行性展开讨论。
辉县孟庄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延续时间长。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开始,历代先民就在辉县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辉县在西周时为共伯之国,西周之前这里也当为共地,孟庄龙山城址可能是古代传说中共工氏所留。1950年开始的辉县发掘是新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被誉为“新中国考古的摇篮”。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孙英民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孟庄遗址作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一个年代跨度很大的遗址。孟庄遗址是殷墟南部的桥头堡,武王灭商的关键战役牧野之战就发生在这里。从考古学上来说,孟庄遗址也是牧野之战在新乡目前发现最有考古学证据的遗址,这里还有很多重要考古成果等待揭秘。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在致辞中说,作为豫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存,孟庄遗址自1951年被发现以来,历经多次勘探和发掘,不仅揭示了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到2000多年前东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序列,更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变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孟庄龙山、二里头、晚商“三叠城”的发现,不仅展示了辉县地区古代文化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也为研究原始社会晚期向阶级社会过渡、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之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任伟建议,要进一步深化考古研究,精心整理出土文物,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研究水平;同时,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充分挖掘孟庄遗址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保护、展示、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空间,加强与旅游、教育等业界合作,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教育项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
座谈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以《辉县孟庄遗址发现与研究》为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以《辉县考古发现与研究》为题作主旨报告。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博士赵尧,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立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新斌,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侯卫东,分别以《武陟万花遗址先商遗存发现与研究》《再议辉卫文化的族属》《由新乡城名起源论辉县商周文化的价值》《从辉县孟庄商城看商文明的形成》为题进行学术报告。
袁广阔曾主持孟庄遗址发掘,他从文化的连续性、印证古国、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做了主题汇报。袁广阔表示,孟庄遗址是第一次在黄河以北地区发现典型的裴李岗文化遗存,第一次发现仰韶文化连间排房,第一次发现当时河南规模最为宏大的城址,第一次发现真正的史前洪水遗存,第一次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城址。孟庄城址体现文化的长时段连续性和关键阶段的连续性。
此外,辉县孟庄还发现了龙山时期城址被毁于洪水的证据。在西墙的中断,有一处洪水冲开的大缺口,将原有的龙山城墙夯土全部冲掉,表明城西当时确实存在一条水系。古代文献中直接记述孟庄洪水的不多,但记述共工与洪水关系的却很多,如“共工氏以水纪,故以水师而水名。”“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
袁广阔表示,龙山文化中早期处于夏王朝建立的前夜,即氏族社会的末期,与文献记载中共工氏所处的年代吻合。黄河中下游此时的遗址地势较高,是人们改造自然与水患斗争的反映。辉县地区是古代文献中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共工治理洪水的主战场。从文献分析共工的治水虽然没有治理成功,但为大禹治水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辉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是共工氏的故墟,又是商周时期的龚地、共地。该地区在华夏文明与早期国家形成阶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看来,本次会议回顾了辉县孟庄城址发现30年来的历程,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太行山东南麓地区文明起源,尤其是夏商更替时期关键作用的理解。今年是“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推进第五年,仍有一些关键问题还没有解决,孟庄城址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材料。深化孟庄城址的认识,将对太行山东南麓文明探源研究以及夏商文明的形成起到帮助。
来源:大象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