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东西特别快,记得又牢?而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慢半拍”?
其实,大脑的“聪明劲”除了遗传外,还是能被“训练”的。
让孩子大脑“变聪明”的3个方法:一阅读、二运动,第三个你绝对想不到!
一:阅读
《儿童早期阅读与认知发展》一书指出,3-7岁的孩子,如果每天有15-20分钟的阅读时间,其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力,会显著高于同龄人。
我们都知道,阅读能使人变聪明,那到底是怎么使人变聪明的呢?
核心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全面激活大脑的多个区域,使它们协同工作。
比如,孩子在阅读时,大脑的语言中枢——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会全程在线。
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这“两兄弟”,一个负责“表达”,一个负责“理解”。
它们不仅要认字,还要理解这个字面意思。
尤其是孩子读故事时,他们还会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孩子大脑通过想象,就把故事自动演绎了一遍。
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激发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阅读还能刺激海马体(负责记忆的区域)。
孩子每学一个新词汇,大脑都会整理存储,为未来的表达打下基础。
很多妈妈会发现,有些孩子,零零碎碎学了几个字后,自己就能看书了,甚至还能自学新词,都不需要父母教!
所以,想让孩子“变聪明”,真的可以从一本书开始!
我们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以下方法,我们可以参考:
●每天固定时间,亲子共读20分钟。
布谷妈一般是睡前带布妞读一本绘本。
●选择适合的书籍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书,比如3-6岁读绘本,7岁以上读科普读物,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互动阅读
阅读时可以边读边问,比如“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角,会怎么做?”“它被同伴赶走时,心里会怎么想?”
这种互动,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运动
《发展心理学》认为,经常运动的孩子,在学业成绩和情绪管理上表现更佳,尤其是那些参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儿童。
别小看跑步、跳绳,甚至简单的踢球这些运动,都能让孩子的大脑更聪明!
为啥呢?
因为运动,能让大脑“喝饱氧气”。
孩子在运动时,心率就会加快。
这时,更多的含氧血液,就会被输送到前额叶皮层(负责注意力和决策)。
孩子的大脑一“喝饱氧气”,它一下子就精神了,学习的时候,能更专注,也能做出快速且准确的判断。
这就是为什么,爱运动的孩子,专注力更强,做作业的时候不容易开小差。
同时,运动还能促使大脑释放内啡肽。而内啡肽,又被称为能使人“快乐”的激素。
它能有效缓解压力、稳定情绪,让孩子在面对挑战和挫败时,表现得更加从容和自信。
我们每天,至少让孩子运动30分钟以上。
比如跑步、跳绳或者游泳等。
运动时长,最好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三:第三个你想不到
除了阅读和运动,第三个让孩子大脑“变聪明”的,是什么呢?
它就是——睡眠!
你是不是没有想到?
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在深度睡眠时会完成3件大事:巩固记忆、优化神经网络和调节情绪。
①巩固记忆
白天,孩子接触了大量新知识。这些信息,一开始是存储在“临时仓库”海马体中。
但海马体,就像个“硬盘”,它容量有限。
所以到了晚上,大脑的记忆部分,就开始工作了。
尤其是孩子熟睡时,也就是深度睡眠阶段,大脑就会开始“清理”海马体中的信息。
没用的——清空。
有用的——搬到长时记忆中。
这一过程,不仅让孩子记得住,还记得快,记忆力,自然变强了。
②优化神经网络
睡觉时,大脑还会“修剪”神经网络。
那些用得少的神经连接,会被削减。而常用的,则会被强化。
这就像路,走的人少的,就荒废了;而走的人多的,自然就成了大路。
这样的优化,会让孩子的大脑结构更加高效,他面对复杂问题时,大脑运转会更高效。
③调节情绪
睡眠还能稳定孩子的情绪。
充足的睡眠,能让孩子的前额叶皮层——也就是理性部分——保持高效运作。
这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大脑内,还有一个叫“杏仁核”的部分。它主要负责情绪、冲动。
杏仁核一强大,孩子就容易情绪化,动不动情绪失控、发脾气、暴躁易怒。
而如果“前额叶皮层”变强,它就能抑制“杏仁核”的过度反应,使孩子性格变得温和、理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学龄儿童,每天要保证9-11小时的睡眠,才能确保大脑的记忆巩固和情绪调节,达到最佳状态。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睡眠,它可是能使孩子大脑变聪明的一大“法宝”。
每天最好在固定的时间睡觉,比如晚上9点,孩子就需要关灯,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睡前减少干扰,确保睡前1小时,不要再看手机电视,避免蓝光干扰,让孩子更容易入睡。
另外,创造一个安静、昏暗的睡眠环境,让孩子更能静下心来睡觉。
阅读、运动、睡眠,听起来都是简单的小事,但它们,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却至关重要。
以上3点,你家孩子做到了几点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读书、带娃、写作,分享育儿知识,喜欢就关注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