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什么标准呢?看一个干部有没有密切联系群众的标准。

毛主席认为,有些人看着官位很大,老百姓看起来都拥护他,但真相是什么样谁都不好说。最后还要看干部追悼会上,老百姓会不会落泪,会不会自发为他送行。

毛主席这番话的原意是夸奖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但他的这个标准,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就是符合这条标准的好干部。他从政四十多年,兢兢业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和老百姓们打成一片,被称为“平民书记”,深受人民爱戴。

著名作家路遥把他写进《平凡的世界》。他去世后,老百姓自发为他送行。

那么,白纪年这个好干部,好在哪里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白纪年是陕西绥德白家沟人,幼年失怙,跟着母亲和祖母生活。

白纪年的母亲和祖母就是传统的农家女子,端庄持家,勤劳能干,善良热情。十里八乡谁家有什么困难,她们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伸出援手。碰到比自己穷的人,她们也是能接济就接济。

在两位长辈的影响下,白纪年从小就有一颗菩萨心肠,深切地同情着贫苦百姓。他小时候出去玩,碰到逃荒要饭的穷人时,他都会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拿东西给他们吃。

让所有的老百姓吃饱饭,过好日子,是白纪年最大的心愿。

1939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十三岁的白纪年拜别亲人,背着行囊,将绥德地委青委书记王朗超写的介绍信揣在兜里,和几个同学踏上了去延安的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乱世中,这群十几岁的少年穿越硝烟,风餐露宿,徒步几百里,只为给自己的未来写一个答案,为国家,为人民,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经过几天的艰难跋涉,一行人停在了安塞县吊儿沟。此地距延安百十里,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在这里,白纪年和小伙伴被送到陕甘宁边区中学读书,他们勤奋好学,拿出所有精力,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知识。

六个月后,边区中学和鲁迅师范合并为边区师范。这意味着,在这里上学的白纪年,已经具备了教学资格。

那个年代,教师岗位非常稀缺。不满十四岁的白纪年学了不到一年,就在边区政府的号召下,利用寒暑假去教学。

1940年,从边区师范毕业的白纪年被分配到高家沟小学。他年纪不大,但讲起课来头头是道。他不仅给学生们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还给老百姓宣传新思想和边区首府延安的新气象。

一些老百姓不会写信,不会看报,白纪年就不厌其烦地代他们写信,给他们读报纸。可以说,教师是白纪年的工作,但他并未将自己需要做的事框在教师这个框里。只要有能帮到老百姓的,白纪年都乐意去做。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白纪年找到了未来人生的着力点:为人民服务。更确切一点,是为基层的老百姓服务。

1941年8月,白纪年被调离高家沟小学,在三边专署机关做文书工作。那个时候的条件很不好,文件的印制主要是靠铁笔,在钢板上一笔一划地刻,费时又费力,对手指的伤害也很大。

白纪年一到岗,就自觉揽下了这份“老大难”的工作。他没有握过铁笔,更没有刻过字,一开始刻得很慢。但练习了三四年后,白纪年刻出的字越来越好看,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因长期握铁笔刻字,白纪年的右手中指严重变形,有时候还会疼痛难忍。

对于白纪年来说,这实在不算什么。他用变了形的右手刻字,刻完字后又积极要求下乡,哪里有岗位空缺,他就去哪里。

组织生产、征兵征粮、基层普选、土地改革、支援前线……白纪年干活儿一点也不挑,什么都干,并且什么都能干好。更难得的是,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广泛发动群众,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白纪年知道老百姓普遍学历不高,理解能力欠缺。一些专业名词,或者一长串的政策法条,他们未必听得懂,也未必愿意听。所以,白纪年就把这些东西简单化、日常化,用文艺演出、张贴标语、办墙报等多种形式,和老百姓拉近距离打成一片,向他们宣传党和边区政府的相关政策。

这个方法,后来又被白纪年用到了青年工作上。

1953年4月,白纪年开始主持共青团陕西省委工作,一待就是六年多。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青运史上的黄金时期。

和之前下乡一样,白纪年一点儿官架子都没有。他主张“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和青年们相处。白纪年主持青年工作期间,组织内部都不以官职相称,而是叫同志,或者直呼其名。

一旦有人叫白纪年白书记,他心里就难受。为此,他还特意开了一个会说明此事。

“为什么就不能叫白纪年同志哩!叫个老白也可以嘛!”白纪年说得非常认真,并不像是在开玩笑。

台下的同志们顿时面面相觑。白纪年见状,用轻松的语气反问:“大家都是青年人,青年干部要和青年做朋友,把你叫个书记,那青年还敢和你接近吗?”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白纪年继续输出:“我们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和青年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做好群众的工作。”

这句话是白纪年的工作理念。它就像“老白”这个称呼一样,贯穿了白纪年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其他同志眼里,白纪年既是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的领导,又是关心同志,对同志体贴备至的热心朋友。

单位那么多人,谁有个头疼脑热的,白纪年都会特别关照,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青年干部的成长。有这么一个好领导,白纪年主持青年工作的六年被称为“黄金时期”,也不是没有道理。

1979年,白纪年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他被调到陕西省委,任副省长。

这对白纪年来说是个挑战。这一次,他手上端着的,可是两千万人的饭碗,每颁布一道政策,都关系到民生大计。

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白纪年依然把解决农民问题当作头等大事。颁布政策前,他都会去实地考察一番,听取群众的建议,再结合中央文件精神,推广政策。

光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有实感,也想象不到白纪年在实地调研这一块儿卷到了什么程度。这么说吧,从1979年开始,白纪年就拉了一个由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多达三万人的“调研团”。

在他的带领下,调研团深入农业第一线,把陕西的土地都踏平了,做出一份全省农业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图表及有关资料。

资料内容包括了陕西农业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结构变化及利用现状等,共有9000多万字。

把情况摸清了,一切都好办。白纪年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用分区分类指导方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短短几年,陕西农村就摆脱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农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钱包也鼓起来了。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研、作报告,再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找到发展问题的最优解,这其中包含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当干部当到这个境界,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极少数了吧?

作为副省长,白纪年大可坐在办公室,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不管三七二十一,脑袋一拍就做决定。老百姓过得怎么样,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可是,白纪年没有这样做,而是真正地把老百姓放在了心上。老百姓可能不懂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但谁在划水,谁在真心为他们办事,他们一清二楚。

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人民也会把他放在心上。1984年,经过干部们的推选,白纪年成为我国干部制度改革中,第一位由县以上干部民主推选产生的省委书记,由此踏上了一条全新的征途……

一心为民的实干派

1987年,《延安文学》第一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叫《新上任的省委书记》。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白纪年,作者正是路遥

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作协成员,接触的机会应该不多。路遥为什么会突然写这么一篇文章呢?这其实和一件小事有关。

有一天晚上,省作家协会突然停电。此时的路遥正在处理一个重要的小说情节,台灯一灭,他的思路也“咔擦”一下就断了。这让他有点烦躁。

然而,不等路遥继续怀疑人生,台灯突然又亮了。从熄灭到重新亮起,也不过几分钟。

后来,路遥才知道,省作协停电的第一时间,怒气冲冲的白纪年就给省委办公厅的相关领导人打了电话:“医院是救人性命,不能停电,作家是拯救灵魂的工程师,也不能停电!”

省委书记特意打电话“亲自关照”,供电局立刻恢复了省作协的供电。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路遥感慨颇深,写了《新上任的省委书记》一文。

后来,路遥又在此文的基础上稍做加工,将其写在《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小说里出现的,新上任的省委书记乔伯年,便是以白纪年为原型创作的。

可惜的是,《新上任的省委书记》发表时,白纪年已经不在省委书记的位置上了。他当了三年的省委书记,坦白说,时间并不长,但他的群众观念,办事风格却深入人心。

据白纪年原秘书宋昌斌回忆,白纪年在工作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风那风,根子是对人民群众没感情。”

在宋昌斌眼里,白纪年是难得的,既讲规矩,又讲感情的官员。

宋昌斌记得很清楚。有一次,一位上访的老同志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见到了白纪年,结果却紧张得说不出话:“我……我的那……那个……”

他涨红着脸,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脸上满是惊惶。

白纪年微微弯腰,一边翻着老同志递过来的资料,一边温柔地说:“好的,我知道了,我这就给你解决!”

温和的话语,有着安抚人心的神奇力量。接着,白纪年在最快的时间内,为老同志解决了问题。

事后,有人提醒白纪年,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是否都有必要一一处理好。

白纪年听到这个明知故问的问题,气了个够呛。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老百姓都求到面前来了,怎么可能搁着不处理?这不是胡闹吗?

白纪年罕见地发了火。他生气地说:“还有谁是这样?你给我开个单子来,只要一样,都解决!”

可以说,白纪年很会“揽事儿”。不管他多忙,也不管问题大小,老百姓反映的事情,必须要解决。

因工作忙,生活不规律,白纪年的身体垮得很快。他患上了肠癌,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术后接受放疗、化疗时,他仍然坚持工作。

每天打完吊针,他就不顾医护人员劝阻,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公务中。

1985年,也就是白纪年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他被确诊为乙状结肠息肉癌变,又做了一次大手术。

此后,白纪年便走在了抗癌的路上。他后来又患上了胃癌,在即将踏入耄耋之年时,做了一个大面积的胃切除手术。

这种手术,从1961年,第一次躺上手术台算起,已经做了四次。其中有三次是肠癌手术,一次是胃癌手术。在一次次的手术中,白纪年的身体越来越破败,但他一点也不害怕,被人们称为“抗癌斗士”。

“不敢说‘生死置之度外’,总之不害怕。”

这位伟大的老人扛过了所有的病痛,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即便他浑身是病,却依然带病工作,一直坚持到了退休。

2005年,79岁的白纪年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退休后的他非常低调,过着和普通人一般无二的生活。

他不怎么出门,就喜欢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新闻,有时候是吃着麻花看,有时候是端着冲饮,一边看一边喝。

因病痛缠绕,白纪年很清瘦,但精神很好,说话总是带着笑意,是一位很温柔的老人家。

回忆过去时,白纪年说自己虽然口无遮拦,伤害过一些人,也犯过错误,但他对党是忠诚的,对人民的事业是尽职尽责的。

就如陕西省委原秘书长何金铭老人说的那样,白纪年这个人,就是“三没有”。没有架子,没有城府,没有害人之心。

这样一位真诚之人,这样一位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好官,怎么可能不受到人民的爱戴呢?

2015年1月15日,白纪年的89载风雨人生在西安谢幕。第二天,西安殡仪馆里摆满了花圈,花圈上的挽联在寒风下左右摆动,像是在向这个世界挥手告别。

这一天,殡仪馆门外的马路上停满了小轿车。中央领导人来电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为白老摆上花圈。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来了殡仪馆,送白老最后一程。

凛冽的寒风带着无法言说的悲伤。老百姓们裹得严严实实,在殡仪馆门口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自发为白老送行。

队伍里,时不时传来轻微的啜泣声。声声哀乐中,百姓们冻得鼻头发红,却无一人离开。

这个场景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白老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为了人民的幸福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燃烧自己的一生,人民也永远把他记在了心里,并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方式,向他表示感谢。

这何尝不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可贵感情呢?

“胸怀家国顶天立地绥德汉,光明磊落两袖清风人民官”。白纪年奋斗一生,为国为民尽职尽责,我们需要这样的官员,也需要这样的精神。

白纪年虽然走了,但他却留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他的可贵品格,他的宝贵精神,将如恒星永耀,指引万代长明。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