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承非遗精神,启祁红新章。12月28日,祁红非遗手工坊开馆仪式在“红茶故里”祁门县平里镇的祁门红茶集团平里产业园举行。

开门邀约,让祁红文化“火”起来

祁门红茶,作为中国红茶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独特的香气、浓郁的口感和韵味,让无数爱茶之人陶醉其中。

祁门县委书记胡梅元在致辞中说,祁门是生态高地、红茶圣地、养生福地、文化宝地。祁红非遗手工坊集文化展示、技艺传承、旅游体验和高端手工祁门红茶制作于一体,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标志着祁红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期待祁红非遗手工坊能够成为传承祁红文化的展示窗口、促进茶旅融合的重要平台,吸引更多人了解祁红、爱上祁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说,祁门红茶的好,好在产地,好在工艺,好在品质,好在文化。祁门红茶已成为中国茶的一张亮丽名片,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茶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起点上,祁门红茶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祁红非遗手工坊正式揭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病虫害防控团队专家工作站、安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基地也正式揭牌,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颁发了“祁门红茶产业发展首席顾问”聘书,向非遗手工坊重点捐赠物资的企业和个人颁发了捐赠证书。

馆陈百年,让祁红技艺“活”起来

2022年8月,祁门红茶集团产业园开工建设;2023年4月,落成使用。祁门红茶集团自主研发的初、精制一体化5G智能生产线,从一张手绘图到建成投产,仅用8个月时间,成就“祁门红速度”。今天的祁红非遗手工坊同样出彩,2024年4月奠基动工,历时8个月落成开馆。每一次飞跃,尽显祁门县对祁门红茶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恒久追求。

据了解,祁红非遗手工坊建筑面积约4120平方米,馆藏300余件与祁门红茶相关的文物,将祁门红茶历史分为祁红创制、祁红复兴、祁红重生、祁红走向新时代四个发展阶段,运用“图、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祁门红茶从1875年到今天走过的百年历程。绵延1.4万公里的“世纪动脉”万里茶道环绕展厅动态呈现,遨游太空归来的祁门槠叶种茶籽巧妙置于馆内,全球首位茶界虚拟数字人“群芳最”化身祁门红茶“推介官”让非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茶旅融合,让祁红产业“强”起来

近年来,祁门县坚持把祁红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成立祁门红茶产业集团带动全县茶企抱团发展,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加入万里茶道城市申遗联盟。连续举办多场跨界融合的茶界盛事,大使茶座、中国诗茶大会、“开祁门 见黄山”美好生活邀约会等国际茶文化活动屡见不鲜。祁门槠叶种完成空间诱变实验、为全省首次,祁门红茶连续10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达46.6亿元,全年实现茶叶产量7800吨、茶业综合产值超70亿元。

同时,祁门县积极利用祁红文化特色,以文化创意赋能祁红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祁红文创的创意设计水平,构建与祁红文化底蕴相融合的现代祁红产业体系,助推祁红产业发展。扎实推进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布《创意黄山·祁门红茶文创设计大赛》全球征集令,开展了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学术研讨会和“秋望长安·祁红飘香”等重大推介活动,推出“祁红风情游”精品线路,获评“全国特色美丽茶乡”,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向奔赴”。

祁门是中国红茶之乡,祁门红茶产业是祁门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希望产业。面向未来,祁门县将坚守匠心,深入挖掘、整理、研究非遗技艺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培育非遗传承人,持续扩大万里茶道申遗影响力,推动祁红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创新融合,深化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设计、营销跨界融合,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等新模式,延伸茶文旅产业链,不断提升祁红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勇担责任,积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记者 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