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力 高鹏 罗邱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时代新人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积极主动的劳动实践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当前,一些大学生的劳动观还存在劳动精神继承不足、劳动态度理性不足、劳动行为能力不足等问题。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也有重智育轻劳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体验的现象。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一二三”工作法,逐步构建新时代劳动育人实践之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坚定“一个目标”,促进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化。坚定“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目标任务,坚持系统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评价育人“指挥棒”功效。深化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制定实施劳动实践认定办法,明确学生劳动实践计分标准,将劳育评价作为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引导劳动实践从“被动”到“主动”,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探索建立学校特色劳动清单制度。建立学校学院两级劳动育人课程库,学校层面打造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精品活动,学院层面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劳动教育引入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体系,规范线上选课、活动组织、课程指导、学分认定等环节,着力提升劳动教育规范化系统化水平。

拓展“两个平台”,促进劳动教育实践多样化。积极拓展“校内+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坚持统筹联动,创新劳动育人载体。加强推动校内学工、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统筹联动创设劳动场景,将劳动教育与工程实践、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相结合。依托校内金工车间、工程实训等项目,开展“智能引领,科技创新”科创周、“创新电气、智绘未来”科创劳动启航计划、“匠心筑梦,实干育人”建造节等主题鲜明、学科特色突出的生产劳动实践。利用“集体劳动日”作为时间节点,依托开心农场种植园、学生园区劳动实践区、校宠卫士实践基地、图书馆、学院公共区域等场所,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种好校园劳动“责任田”。

加强校、地、企深度合作,打造多样化实习实践平台,建设百余个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打造校外劳动“大课堂”,每年组织百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职业角色、增强社会认知。举办活动,围绕“中西烹饪”“乡村振兴”“农耕文化”“花卉园艺”“蜀绣创意”等主题,开展劳动素养提升训练营研学实践系列活动。

坚持“三个特色”,促进劳动教育实践时代化。坚持“劳动+专业”“劳动+育人”“劳动+文化”特色品牌建设,坚持前沿引领,丰富劳动育人实践模式。打造劳动实践专业特色品牌。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项目申报工作,鼓励学院围绕日常劳动实践、生产劳动实践、服务劳动实践、特色劳动实践四个类别精心策划、培育“一院一品”特色劳动实践项目,打造“美食汇:多语种美食文化劳动实践”“航空报国社会实践体系活动”“寻找最美高铁人”“我眼中的劳动美”等专业特色品牌活动,将学科专业特色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

打造劳动实践育人力量特色品牌。依托“时代楷模”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四川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最美后勤保卫人、研究生支教团、川藏铁路博士服务团等育人力量及品牌项目,立足学校专业特色,激励创新创造活动,服务地方建设,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打造劳动实践宣传文化品牌。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导向,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设“气候·物候·劳动时候跟着节气去劳动”专题,每个节气定时推出节气常识和劳动风采,开展“劳模大讲堂”“劳动电影展播”“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劳动育人氛围。围绕非遗传承项目,开展独具文化内涵的劳动实践,劳以启智,美以润心,通过扎染、蜀绣、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在一扎一染、一针一线、一横一纵间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作者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