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皇太极天聪年起,开始仿照汉家王朝举行科举考试,开科取士。顺治初年,会试中式举人(会试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清代无定额,每科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共取96名)集中在皇城正门天安门进行考试。
顺治十五年开始将考试地点改为太和殿的丹墀(台基和台基之间)之上,皇帝要驾临亲自测试这些贡生。举行考试前的一日,太和殿的丹陛上正中的位置和太和殿内东边的位置上,分别设有黄案,东西的阁檐下安排考试的桌子。
考试这一日天刚刚亮的时候,由内阁官员,身穿朝服捧着策题放置在太和殿内东侧的黄案上。而后皇帝亲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依次侍立,鸿胪寺(掌管礼仪礼节)的官员会引到贡生们在太和殿丹陛下恭敬的排列站立。
由大学士到黄案前取策题,礼部的官员跪接策题,双手捧置于太和殿丹陛正中的黄案之上,并行一跪三叩。侍卫们举起黄案从太和殿丹陛左阶而下,放置于太和殿丹陛下御道正中的位置。
而后读卷官和执事官率领诸贡士依次向摆放策题的黄案各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后皇帝离开太和殿驾返后宫。
然后侍卫将贡士考生们的试桌面向北方依次摆放在太和殿丹墀的左右。礼部官员把试题交予贡士,考试跪接试题,并行三叩首,考生就座开始策论考试。
策论结束后,进行受卷、弥封的工作。所有官员在太和殿左庑檐下等待,等到考官将策论答卷收封盛入卷箱后,由收掌官送读卷官校阅,不御殿,郡王以下的官员不得会集议论,也不陈设仪仗卤簿。
在阅卷三日后的第二天辰时,名列前十的答卷签拟好名次,缄封好呈送皇帝御览。皇帝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读卷官,亲定甲乙授之。然后将试卷拆封,依次把贡生的名字抄写在绿头签牌之上。
礼部官员导引策论前十人进入紫禁城乾清门,在乾清宫西阶下候见。皇帝御驾抵达乾清宫,读卷官捧着抄写前十名名录的绿头签牌入乾清宫跪呈皇帝御览。
官员引导十名贡士跪在乾清宫丹陛中间,依次奏上姓名和籍贯后,起身退到后边站立。
皇帝在这十人中亲定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其余的二甲七人(之后若干人),授签读卷官跪接旨意后起身退出,率十人侍立乾清宫西阶下。亲选完一甲二甲后,皇帝驾还便殿,一甲二甲十人退出禁城。读卷官捧卷前往“红本房”,填写名次完毕后,交内阁题写金榜。
金殿传胪之日的清晨,皇帝驾临太和殿升座。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太和殿前,设中和韶乐于殿檐下,鸿胪寺官引新进士就位,贡士皆公服,冠三枝九叶顶冠,立于班末。宣制曰: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同进士出身。
注意匾左侧的文字“中式”文字,即为会试考中贡士
然后鸿胪寺官员唱赞“一甲一名某某人(状元),由鸿胪寺官员(又称引贡官)引领出班前跪,唱赞一甲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也都出班前跪。
之后鸿胪寺官员赞唱:二甲第一名某人(后“传胪”特指二甲第一名),由鸿胪寺官员引领出班在御道的左边跪下,之后二甲的第二名某人,引领出班跪在御道的右侧的位置(相对于第一名稍后),第三名某人,引领出班后再跪到御道左侧第一名的后边,之后唱到名字的引领出班依次各跪于太和殿前御道的左右。
二甲每名都会连唱三次,唱完二甲进士后。开始唱第三甲某等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但仅唱名一次,也没有官员引出班列。
因为在唱名时由执事官员一个接一个的唱传至丹墀下,所以称之为传胪。唱名完毕后,中和韶乐响起,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进士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在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的音乐中大礼完成,皇帝乘舆还宫,官员退出。
而后礼部官高举皇榜穿过午门的中门(中间的门洞只有皇帝皇后,钦命大将军及特赐的人才能走),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也能享受一次皇帝的待遇,跟着礼部官员走中门。其余的进士们则只能走午门的左右掖门。
礼部官员把皇榜放置于午门外备好的龙亭内,众官员及进士行三叩礼。校尉抬着龙亭,在鼓乐队的导引下,至长安左门外(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前稍东,1959年拆除)张贴皇榜,三日后收回,交还内阁收藏。然后由顺天府备伞盖、仪从送状元公风光无限的回府,五日后状元偕诸进士上表谢恩,十年寒窗苦读,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乾隆五十四年,殿试的地点改在保和殿举行,自此之后不再变化地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