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1米7的超大“显眼包”糖葫芦走红后,又有商家发挥智慧,创造出更多“巨无霸”级美食:1米长的奶糖、1米长的淀粉肠、1米长的甜点礼盒等。“好物”当然不限于美食,还有1米长的玫瑰花束等。

“1米好物”成为新晋网红。难道是这些东西更好吃?不见得。1米长的糖葫芦与正常尺寸的糖葫芦在制作工艺上一致,甚至因为1米长的糖葫芦不易操作需要在糖浆中停留更长时间,水果容易被煮熟变酸,可能在口味和口感上不如正常尺寸的糖葫芦。不论是1米长的糖葫芦,还是1米长的玫瑰花,总会让人拿起来不方便。然而,这些又大又贵又“麻烦”的东西还是成为一些消费者的心头好,甚至有人不惜跨越大半个城市排队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平台商品截图。

为什么这样的“1米好物”能够走红呢?

这些“1米好物”的存在,实际上真的有“用”。一件商品有其固定的实用价值:食物可以解决温饱,服饰可以为人们保暖。这些实用功能,一直以来是我们在消费商品时首先考虑的要素。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仅停留在实用价值,更关注其附加价值,对商品的情绪价值、社交价值等附加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这些超大尺寸的食物无疑满足了年轻人对童年回忆的追寻和补偿心理。想象一下,小时候和小伙伴一同分享的大白兔奶糖;央求很久,爸妈才给买的那串糖葫芦。现在长大了,就想找回那份童年的快乐。超大尺寸的食物,能带来一种特别的满足感,让人觉得自己实现了“奶糖自由”“糖葫芦自由”,满足了童年愿望。

此外,这些“1米好物”还有很强的社交价值。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喜欢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年轻男士送女友1米长的玫瑰,或者和朋友分享1米长的糖葫芦,都能成为社交圈的热点话题。大家晒照片、秀美食,分享购买渠道和价格信息,各类打卡、点赞和祝福的互动让这种情绪价值加倍放大,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些产品的传播和热销。

商家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潮流风向,他们知道,“大”就是卖点。1米长的糖葫芦、奶糖、玫瑰,不仅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而且大包装的商品还能带动销量和营业额的双提升。“1米好物”不仅尺寸是正常物件的好几倍,价格也翻了好几番。比如糖葫芦,1米长的量需要好多串普通糖葫芦才能拼出来,价格自然也得往上提一提,88元或99元,还附赠谐音“发发”和“久久”的美好寓意。

社交媒体上对于1米糖葫芦的讨论。

本质上,这是通过商品包装的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比如,plus版大白兔奶糖打开包装纸,里面是一个圆柱体的塑料罐子,罐子里面装了二三十块奶糖,大概200克,与普通的塑料袋包装重量一样,但包装形式有创意,就有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

当然,也有一些年轻人在面对这些“巨无霸”商品时,会陷入消费欲望与理性思考的纠结之中。既想购买这些“1米好物”以满足好奇心,又担心吃不完会造成浪费,这时,正常包装商品就是理想选择。

总的来说,“1米好物”走红的背后,蕴含着消费心理与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年轻消费者的追求已远超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他们更看重的是那份独特的情绪体验和社交价值。而商家们则通过抓住这些消费心理,成功地推销了商品,开拓了市场。在这个消费多样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而市场机制的运作也总能让这些需求被发现、被满足。

本文源自:经济日报

作者:秦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