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红色的摇篮,素以南井岗,北延安为最。
南井岗,即江西井冈山,地处湘赣边境,属于罗霄山脉中段,常年处于东亚季风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资源充沛。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等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创建了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和“宪法故里”。
北延安,即陕西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土地贫瘠,沟壑纵横,同样的大山深处,物产,资源相较井冈山,差的那不是一星半点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
纵观整个新中国革命史,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武装革命斗争,依靠不断发展壮大的革命武装力量,以及坚实的人民群众基础,历经千难万险,从巍巍井岗,到圣地延安,最终走向全中国,宣告新中国的诞生,这其中被革命的烈焰,信仰的鲜血所燃烧,所浸染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被歌颂,被赞扬!
在被“白色恐怖”所笼罩的红色革命初期,共产党人选择扼守井岗一线,跳出敌人的围追堵截,建立相对安全、稳固的革命根据地,意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此乃最契合实际,亦是最具战略眼光的伟大决定。
井冈山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
离开井冈山,历经两万五,中央红军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们那穿着草鞋的赤脚板,不但丈量了平原大地,雪山草地,而且丈量了铁索弹坑,荆棘沼泽。
1935年9月15日,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的三川要塞--延安,迎来了第一支红军队伍--红二十五军,后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
延安原名肤施县,中共中央进驻后,取原延安府名,改肤施县为延安市。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前,延安城由国民党东北军占领。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18日,商定和平接管延安的红一团进城,自此,中国共产党正式接管延安,开启了新中国革命历程中伟大的又一页。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离开保安进驻延安。
关于当时,主席进驻延安的细节,亲历者是这样描述的:毛泽东衣着十分俭朴,和普通战士一样,头戴缀着红星的八角帽,身穿黑色棉军服,外套一件已显陈旧的灰大衣,右胳膊的袖肘上还打着一大块补丁,脚蹬一双布棉鞋。在黄霖的介绍下,毛泽东同前来迎接的代表一一握手问好后相伴前往延安城。当队伍行进到大砭沟口时,欢迎的场面异常热烈,“欢迎抗日领袖”的口号声和欢呼声、锣鼓声响彻延安山城。毛泽东手牵小红马,微笑着频频向欢迎的人群点头,挥手致意。群众一直迎送着毛主席经北关、进北门、过钟楼,来到抗日救国会的驻地。
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期间。毛书此词赠柳亚子,十月七日,随即被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上,11月4日,重庆《新民报》刊出传抄件,其后,被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传遍大江南北,轰动一时。
难道说,仅因一首词作,便为陕甘宁边区引来无数凤凰落巢?
伟人词作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就拿这首《十六字令》三首(1934-1935)来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是怎样的格局!又是怎样的胸襟!更是怎样的恢弘!
中共中央植根陕甘宁边区13年间,全国各地有26万多人奔赴根据地,“上延安!”成为当时中国大地上的一大政治景观。
陈云同志在1942年元旦中共中央新年团拜会上感叹地说:“今天许多人归向了共产党,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我记得1932年在上海开办一个学校,训练工人干部,只讲6天,学生也只有6个。今天我们抗大就有几千个学生,再加上陕公、鲁艺、党校,在延安就有1万多个学生。1万个跟6个比一比,相差多少? 所以我说10年以来,人心大变,不管男女老少,都不怕艰苦,不远千里而来延安。抗大在武汉登报申明不招生了,一点没有用,仍旧是络绎不绝地来,没有汽车用两条腿走,男男女女从几千里外都来了。主要是革命青年,也有大学教授,有工程师,有一个75岁的老头子也来了。”最后,他用12个字概括共产党的用人政策:“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
抗战时期的延安,之所以成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焦点?用毛主席的话诙谐地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
没有北上,就没有延安的今天,更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当时的圣地延安,不但吸引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热血青年,而且在陕甘宁边区亦掀起了一股加入热潮。
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又来了一支新的军队,最初老百姓对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充满了恐慌和敌视,可仅仅数月之后,当地人民就转变了态度,将这支军队亲切地称呼为"咱们的军队",
陕北的人民用信天游这种最朴实的表达形式,唱出了他们对边区政府的热爱,对中央红军的欢迎:“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
陕甘宁根据地的面貌焕然一新。离不开党的土地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文化政策,以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特别是在土改中,注意对地主不搞肉体消灭,给富农以出路。同时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工作。这也是红军能够迅速在陕北落地生根,团结群众的最重要的保障。
我的祖父,还有外祖父亦是当年追随共产党,迎接新世界,参加新政府的一员。
如今我的外祖母96岁高龄,身体健朗,每每忆起当年的情形,如同昨天,动情之时会久久驻足于我外祖父的遗像前,仿佛在追忆外祖当年参加红色革命,叱咤疆场的豪迈英姿。
1947年,胡宗南部队攻占延安,向蒋介石邀功,当时的蒋介石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专机前往延安视察,但到达延安视察后,蒋的心凉了半截。
1949年,国民党战败之后撤向台湾,蒋介石说自己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去延安视察。
因为,蒋看到了毛所住的地方都是一般百姓所住的老破旧窑洞,窑洞里的陈设仅用简陋二字是无法形容的,一张书桌,一个大炕,炕上铺着简陋的席子。
蒋还看到了当时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学内部的环境让他更为吃惊,没有像样的教室,学生只能坐在窑洞里学习,教室里所使用的黑板也仅是木炭涂黑的一面墙,桌子都用石板替代,凳子仅是几块石墩子或木头杠子。
蒋来到农村,问老百姓见没见过毛泽东,蒋得到的回答是,很常见,每次见到的毛泽东都是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裤子和衣服,与农民一起劳作在田间地头。
就是这样:小米加步枪,我们扛过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迎来了今天的安宁好日子。
有些历史,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回顾它,审视它,总结它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的康庄大道。
作者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党史,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自行撤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