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一颗人造卫星突然侦察到,在苏联西伯利亚荒原上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爆炸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3000吨TNT炸药,爆炸当量约等于美国在日本广岛所投原子弹的1/4,由于地处荒原,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给苏联的经济造成异常严重的打击。

美国军方原本以为侦测到苏联的一次核试验,很快美国中情局传来可靠消息,该爆炸不是苏联的核试验,而是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发生超级爆炸,而导致这场爆炸的幕后凶手正是美国中情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然气管道爆炸(配图仅展示效果)

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又称为“乌廉戈-波马利-乌日哥罗德天然气管线”,全长4500千米,通过这条管线,将产自西伯利亚乌廉戈大气田的天然气一直输送到乌克兰西部的乌日哥罗德。

苏联的统治核心地区一直是东欧地区,那里是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中心,但是大量的资源却集中在西伯利亚地区,尤其是蕴含着大量的天然气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二战结束后,迫切需要重振工业的西欧国家就对廉价的苏联天然气抱以极大兴趣,但是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一直阻挠着西欧和苏联的经济合作。

1969年,勃兰特就任联邦德国(西德)总理,提出缓和与苏联关系的“新东方政策”。次年,西德与苏联达成一项输气管道合同,向苏联提供优质大直径钢管,建造从西伯利亚延伸到德国巴伐利亚的天然气管道。1973年10月1日,新建成的“柳德米拉”管道正式向西德供应天然气,西德成为苏联在能源贸易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犹太纪念碑下跪赎罪的勃兰特

西德与苏联的合作让美国十分恼火,一直暗中想办法破坏西德与苏联的合作,甚至授意北约组织禁止西德向苏联出口输气管道。

20世纪80年代,苏联政府准备修建一条管道,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送到东欧地区,一方面很大程度地改善聚居在东欧地区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苏联政府试图依靠该管道将天然气一直输送到西欧,实行出口能源换取硬通货的计划,缓解日益严重的经济压力。

苏联想要修建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双重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贯荒原的天然气管道

当时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已经成为苏联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缺乏能源又富有资金的西欧和日本则对进口苏联的石油和天然气异常积极,经过协商,德意志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以及法国的银行都愿意向苏联提供贷款修建天然气管道,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由于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设计复杂,苏联迫切需要一种高级自动控制软件来控制管线上各类阀门开关的运作,这种控制软件称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当时美国的软件技术领先于苏联10年左右,苏联并没有掌握这种技术。

苏联政府准备向美国购买,在美国公开市场上寻找这种软件技术,但是美国直接拒绝了苏联的购买请求。

由于这条天然气管线能够帮助苏联从西欧和日本换回大量的硬通货,事关苏联的经济命脉,既然正规途径无法获取相关技术资源,苏联政府决定动用克格勃的间谍系统窃取相关技术。

然而苏联政府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克格勃一名上校的叛变,苏联的谍报小组信息早已经落入美国中情局手中。

美国中情局准备将计就计,利用掌握的信息,实施反间谍计划。

1982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中情局的计划:通过秘密转让包含隐藏故障技术的软件引爆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从而达到破坏苏联经济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里根

美国方面在拒绝了苏联的购买请求后,又私下巧妙地暗示苏联,在加拿大的一家公司可能有苏联天然气管线中急需要的软件。

苏联随即派出谍报小组前往加拿大,经过美国中情局和加拿大方面的“配合”,苏联特工顺利地窃取到控制软件及相关技术,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线也得以顺利竣工,开始正式输送天然气。

苏联人得到的控制软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版本,“为了扰乱苏联的天然气供应及其国内经济,用于运行泵、涡轮机和阀门的输气管道软件被编程为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后失控,以产生远超过管道接头和焊缝可承受的压力,”控制软件一开始运作的很顺利,一两个月后会慢慢地升高输送管道的压力,最终导致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的大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修建泛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及人力物力,爆炸对苏联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爆炸事件引起苏联高层的高度重视,苏联政府直接派遣克格勃进行调查,但是一直没有进展,苏联政府在事发后甚至无法判断问题出在何处。直到1996年,中情局相关文件解密,人们才明白大爆炸的背后竟是美国中情局捣的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中央情报局

参考资料:《监听大国:首度揭开中情局情报霸权的惊世内幕》,蒂姆 ·韦纳著,杜默译,海天出版社。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