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认识太姥山,是从昨天下午那场漫天大雾开始的。
急切地想一睹这座听闻过无数次的名山风采,视野里却只有白茫茫一片。一切都影影绰绰,朦朦胧胧,涯涘莫辨。
周围仿佛屏住了呼吸,分外安静,只有浓雾如行云般翻涌,似能听到丝丝的声息。
想来,这是雾的主场,它主宰了这里的一切,有如唐代山水诗人韦应物笔下描写的“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日月、风雨、山石、林木、峰峦,全都退隐而去,世界静默下来。
大约一万年前,东海的造山运动,让这里的地壳轰然隆起,高耸的部分就成了与海相拥、与天相接的一方宝地。由于暖湿的气流与较冷的地表之间形成较大反差,加上风向和风速的交织推动,常常让这里水汽氤氲,云雾缭绕。
看来这雾,分明也是太姥山的常客。它钟情于山,山也引以为知己,两相就是投缘。
想起关于这座山的传说。远古有一位普通女子,日常里,她种蓝,蓝的浆果可以果腹,叶子能染布,人们叫她“蓝姑”。她也爱采茶品茶,人们又称她“白茶仙子”。女性的美善和勤勉,成了劳动者的化身,一代又一代,渐渐地开始唤作“太姥”,从此成为护佑苍生的象征,一直活在闽越交界之地百姓的心中。
思之于此,脑海里也不由得幻化出这样的场景,这雾是不是有点像蓝姑的模样?她在种蓝和采茶之余,除下布衣,换上素白的纱衫与裙裾,享受一下松弛和悠闲。
这样想来,千百年间,太姥如同这缥缥缈缈的雾,一直没有离开这座山,翩然而至又飘逸而去,山也因此叫成了“海上仙都”。
夜雾似幕,紧紧锁住了青山,大海也沉入梦乡,任由林间和池塘里的各种虫鸣蛙叫,开一场属于它们的大自然交响音乐会。想起黄钟瑜在游太姥山时写下的《摩霄庵听雨赋》那句“墙角蝉琴,阶前蛙鼓”来,便觉所言极是。
也罢,不识太姥真面目,只缘身在雾幔中。
二
太姥山从晨雾中醒来。
阳光初照,穿不透浓密的雾霭,却像在白色的宣纸上皴皴染染,洇出一片片红晕。
雾如轻纱般漫过山峦。苍峰时隐时现,翠林摇曳生烟,因了雾的浸润,格外鲜绿无比。
近处的一小片茶园,隐然已有茶农在薄雾绕身中忙碌。他要割削去多余的茶株,期待新一茬的叶芽更加饱满。
游人让太姥山变得欢闹起来。雾气蒸腾中的各种奇异山石,最能开启造访者的想象。当玉兔听潮、仙翁对弈等45处经典山石在你面前展开时,心中霎那间就能调动起曾有的熟悉身影,还有经验中的动感场景。由此猜想,雾,一定在其中扮演了一名高明的魔术师。
要知道,比起风霜雨雪,雾所过之处,更能吻遍每一个角落。哪怕再单调再凡俗的山石,有了这样的千抚万摩,再粗砺也变得圆润,再坚硬再狰狞,也会柔顺可爱……从此,诸峰会亲切起来,石阵也有百般灵性,崖壁不再拒人千里。难怪都说“太姥归来不看石”。
一定是无形而充盈、千变而万化的雾,化作柔情万种的水汽,滴穿出100多个岩洞,而串接起它们的那些线谷、巷谷和更多的洞道,更是千回百转,曲尽其妙,游人只好时蹲时爬,时侧时仰,好不有趣。
攀爬在“一线天”尺把宽的巨大裸岩间,仰头张望,天光从裂隙中幽幽地照射在栗色的夹壁上,我侧转身来,用手掌轻抚这大自然的艺术画面,竟还发现有些细密的嫩绿苔藓,不禁感慨于千仞陡壁上侧立着生长的纤细生命的顽强,也心想,只有雾的浇灌,才能悉心呵护到它。
雾还不肯散去,在悬空铜殿、国兴寺、楞伽宝塔之间牵来绕去,更增了仙境。这不,又紧贴着九鲤湖、龙潭湖,低云般在湖面缓缓飘移,遇到青荷与岸柳,便回旋不去,似有不尽的流连。
一阵轻风吹动,雾又开始掠过树梢,向山脚赶去,仿佛还要跟远处的海浪说说话,到滩涂放放飞,去岛礁漫漫步。
它总像艺术的精灵,既含蓄内秀,又活泼浪漫,走到哪儿都照拂周全,缱绻忘返。
三
大自然真是一位伟大的形塑大师,它没有给太姥山以巍峨高耸,或险峻奇绝,或崛峭破空,却给了她温良的姿容和神秀的内涵。尤其当雾气迷蒙时,看着、读着、想着,就会入迷。
曾欣赏过画家郁风那幅《太姥娘娘像》的素描画。简洁的线条,自有一番山乡农家女纯朴的神韵,微侧的面部,亲切地传递出心底如云雾般那份柔软。
再看山腰处那座巨大的太姥玉石雕像,在雾中散发出时光里永驻的美善。是的,纯良的百姓不愿她老去,把美好的愿望全都融入进关于她的传说。
我越来越觉得,每一场雾,都像是太姥的化身。特别是山间的茶林,它的到来,有如太姥的出场,带着“白茶仙子”的身姿。每到这时,茶园纷纷伸展出万千枝叶去迎接。
这些年,山里的白茶声名远播,离不开这些海雾、山雾、云雾的接续传递,这样的孕育和包容,茶林自然被调养得分外滋润。
“隐山”茶舍,在太姥山浓密的野生茶林间藏得很深。檐角的风铃摇响中,大家围坐一起,在女茶师柔缓的导引下,闭目调息,清空了一切。
当一小杯一小杯地喝着递来的茶汤,全身慢慢被打开了。这样的茶饮仪式,让人回到自己。
走出茶舍,凭栏眺望,轻雾依然在远山漫游,好一幅动人的水墨画面。
走过春夏秋冬,雾从没有不曾起舞。它如地上的流云,与日月相伴,以太姥一样柔顺的身姿,绵软的情肠和仙女般的气质,润物于无声无形,又将无边无涯纳于胸中,永不重复地绣织出太姥山瑰丽的风光,也永不止息地以穿越时空的生命力造福一方。
千百年来,人们把这座山看作了自己的精神原乡。
(作者系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作者:沈卫星
文字编辑:郭海谨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