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将不少,但是大多却不得善终。
其中最让人窝火的要数“兵仙”韩信了。他明明有一手好牌,却被他打得稀烂,最后命丧妇人之手。
其实韩信完全可以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只可惜他错杀二人。若此二人不死,给刘邦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动韩信。
卸磨杀驴的刘邦
其实刘邦想对韩信动刀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就有过这种想法。
当时韩信接连攻灭魏、赵、燕、齐等诸侯,麾下拥有大军数十万,形势一片大好。反观此时的刘邦,正被项羽按在地上虐。刘邦无时无刻不盼着韩信能率领援军到来。
然而刘邦左等右等,却只等来了韩信的使者。使者转告刘邦,为了更好地指挥齐地的军队,韩信希望能当“代理齐王”。
刘邦闻言,差点骂出声来。他这边都危在旦夕了,结果韩信却惦记着齐王的位置。他当时就想提剑斩了使者,然后发兵攻打韩信。好在张良、陈平反应快,立刻给刘邦使眼色。
刘邦也是“老江湖”了,立刻反应过来:此时不能得罪韩信,应当全力安抚。
于是刘邦对使者说道:“做‘代理齐王’有啥意思?告诉韩信,从今以后他就是齐王了。”
韩信得到消息,十分高兴,这才发兵项羽,帮刘邦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
结果大战刚结束,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将韩信改封为楚王。
刘邦此举已经透露出他打算对韩信动刀子了。
夺取兵权就不必多说了,这些兵都是韩信带出来的,一旦刘邦与韩信开战,他们听谁的,不言而喻。
而改封楚王也是同样的道理。楚地原本是项羽的封地,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他背叛项羽,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这楚地百姓将韩信视作仇敌。一旦刘邦与韩信开战,他们绝不会帮助韩信的。
韩信但凡警觉一点,此时就应该明白刘邦对自己的态度了,应该早做准备。可惜他却以为万事大吉,可以好好享福了,竟然对刘邦一点戒心都没有。
最终,他被刘邦用“鸿门宴”拿下,废去王爵,贬为淮阴侯。整个过程刘邦没费一兵一卒。
刘邦没有直接处死韩信,主要还是担心此举刺激到那些开国功臣。到时候逼反了这些人,其后果是刘邦无法承受的,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韩信最后还是难逃一死,他被萧何骗入宫中,然后由吕后处死。整个过程刘邦都“不知情”。
其实韩信有两次机会保住性命,可惜因为他错杀两个人,才最终丢了性命。
第一个不该杀的人:项羽
刘邦杀韩信,属于典型的“兔死狗烹”。想要避免这种情况也简单,只要“兔子”不死,那么“狗”就还有利用价值,刘邦自然不会对韩信动手。
而这里的“兔子”就是项羽了。
事实上,老天给了韩信机会,可惜韩信自己没有把握住。
就在韩信被封为齐王后不久,项羽派了个叫武涉的人前去游说韩信。
武涉对韩信说道:“大王,刘邦现在之所以重用你,那是因为有项王在。一旦你帮助刘邦击败项王,到时候你没了利用价值,刘邦必定落井下石。与其这样,大王不如帮助项王。项王重信义,到时候必有重谢。”
可惜韩信念及刘邦的知遇之恩,拒绝了武涉的建议。
等武涉一走,韩信的谋士蒯彻也建议道:“大王,帮项羽那是不可能的,一旦刘邦不在了,项羽必定与我们为敌。为今之计,应该恪守中立,让刘邦、项羽互相争斗去。等他们精疲力尽了,大王再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大王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夺得天下。”
结果蒯彻费尽口舌,韩信依然不为所动。韩信表示,自己辗转于诸侯之间,一直不得志。幸亏得到刘邦的器重,他才能一展抱负。刘邦有恩于他,他不能对不起刘邦。
就这样,韩信出兵了。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最终击败了项羽,项羽只得自刎。
一切都如同武涉、蒯彻所言,项羽一死,刘邦就开始削夺韩信的权力,丝毫没有顾念旧情的样子。
第二个不该杀的人:钟离眜
项羽死后,韩信被封为楚王。此时虽然他的情况不容乐观,但也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最重要的是,钟离眜当时在韩信身边。
这钟离眜乃是项羽的心腹大将。在刘邦项羽荥阳对峙的时候,钟离眜连斩刘邦数员大将,一时间汉军无人敢前去应战。以至于钟离眜成了汉军第二惧怕的人。至于第一惧怕的,自然是项羽了。
由此可以看出钟离眜此人武艺高超,勇猛难挡。
当初刘邦采纳陈平的计策,想要削弱项羽,一共就针对了两个人。一个是项羽的首席谋士范增,另一个就是钟离眜。由此可见,对刘邦来说,钟离眜的威胁不亚于范增。
项羽乌江自刎后,项羽的部将除了少数投降了刘邦,绝大多数都隐姓埋名起来。钟离眜在东躲西藏的途中,遇到了就任楚王的韩信。
韩信这人念旧,之前他在项羽麾下的时候,钟离眜与他关系不错,于是他将钟离眜藏在了自己的王宫之中。
钟离眜不愧是连刘邦都忌惮的人,眼光、格局都比韩信高出不少。
钟离眜一眼就看出韩信的处境不妙,于是劝说道:“刘邦这人不讲信义,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你用兵如神,又是实力最强的诸侯王,他迟早要对你动手的。与其慢慢等死,不如趁早起兵。你我兄弟二人,再联合其他诸侯王,击败刘邦不是问题。”
韩信闻言,立刻使劲摇头说道:“陛下有恩于我,要不是陛下,我也不可能名扬天下,当上这楚王。我韩信不能做那种不仁不义之事。”
钟离眜大感无语,说道:“你和刘邦讲情谊,刘邦会和你讲情谊吗?刘邦这人背信弃义的事情还做少了?再说了,他之前对你好,那是因为你有利用价值。现在项王已死,你迟早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何不早做打算?”
可惜韩信依然不为所动。
后来韩信听说刘邦来到了楚国附近,以为是因为钟离眜的事情要问罪自己。他听取部下的建议,杀了钟离眜,打算用钟离眜的项上人头平息刘邦的怒火。
韩信不知道的是,此举正中刘邦的下怀。虽然楚地百姓不会帮助韩信,但是如果钟离眜出面,情况就不一样了。只要钟离眜打起为项羽报仇的旗号,楚地百姓必定一呼百应。毕竟钟离眜是项羽的心腹大将,在楚地威信极高。
一旦钟离眜和韩信二人联手,其威胁不亚于项羽。到时候刘邦都要选择避其锋芒。
现在韩信自己将钟离眜除掉,无异于自废武功。钟离眜一死,韩信的结局再无变数。他能活多久,纯看刘邦的心情了。
“兵仙”的缺陷
韩信这“兵仙”,带兵打仗是把好手,但是不懂人性,更不懂得尔虞我诈。他将刘邦当兄弟,殊不知刘邦将他当工具。
什么叫工具?用完了就丢弃,不带犹豫的。
项羽死后,韩信对刘邦来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反倒成了威胁。钟离眜死后,刘邦再无后顾之忧,可以随意拿捏韩信。
等韩信知道后悔了,已经为时晚矣。他再怎么挣扎,都难逃一死。
相较之下,司马懿就聪明太多了。他能看不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但是他就是不点破,反而找理由退兵,故意放诸葛亮一马。因为司马懿明白,一旦没了诸葛亮,他会是什么下场。
司马懿看问题比韩信透彻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能笑到最后,而韩信只能憋屈死去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史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