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房内,女子面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
看到女儿痛苦的模样,白发苍苍的两位老人紧握着女儿的手,不住安慰着。
想起医生说的话,老奶奶落下泪来,对老伴奉孝同说道:“咱们没钱看病啊,你去告诉组织吧,组织不会不管我们的。”
奉孝同深深地看了虚弱的女儿一眼,叹了口气,决心将深埋心底50年的秘密吐露出来。
他给政府写一封信,而政府收到信后,立即对其给予了照顾并派人进行慰问。
奉孝同明明知道说明情况后会得到政府的照顾,那他为什么不早点写信呢?
红军来到下团村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就在这一年,奉孝同出生在湖南新华一个贫穷的山村。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奉孝同也不例外,自小就帮着干家里大大小小的活计。
1934年12月的一天,7岁的他像往常一样扛着小锄头去山里挖野菜,正一路走一边捡枯树枝,打算回家烧柴火。
奉孝同虽然年纪小,但干活却很勤快,不一会儿,篮子里便堆起了小山。
他颠了颠沉甸甸的篮子,虽然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这些过于沉重了,但他心里既满足又高兴。
正当他兴高采烈地往家里走的时候,突然听到山里有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奉孝同以为是山里的什么野兽出没,他连忙放下手上的篮子,举起锄头严阵以待。
躲在树木丛里等了一会儿,他看清那是一群队伍正在向村子的方向前进。
“坏了!”小小的奉孝同低声道,他立即想到了大人说的话,这深山老林的咋突然来了这么多人,该不会是土匪吧?
预感到大事不妙,他连篮子里的野菜都顾不得拿走,急急忙忙跑回家。
他一回到家就扯开嗓子喊:“大事不好了,土匪进村了。”
听到奉孝同的话,跟在他后面的几人顿了顿,领头人忍俊不禁道:“我们不是土匪,我们是红军。”
奉孝同一看,惊讶地发现,有几个陌生的人来到了自己家。
他不知道是什么“红军”,只是本能地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他抱着爸爸的腿躲在了身后。
令奉孝同奇怪的是,爸爸不仅不害怕,还十分高兴地将这些人迎进家。
而更令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些人不仅没有乱翻他们家的东西,也不打骂人,反而每天都在帮家里干活。
知道这些人不是来做坏事的,奉孝同渐渐放下心来。
从一开始只敢扒着门边偷偷地看,到后来奉孝同会主动和红军们聊天,听他们讲述革命路上的故事。
他们告诉奉孝同,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战士。
奉孝同却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家人,他们打倒了一直欺负他们的地主,让他们家分上了粮,尝到了肉。
他们给受伤的爸爸治疗,帮妈妈做针线活,还关心照顾自己,奉孝同就像信任爸妈一样,也信任依赖着他们。
可是后来,这些名叫“战士”的哥哥姐姐要走了。
奉孝同舍不得他们,眼泪啪嗒地掉,哭着问:“我以后还能见到你们吗?”
战士俯下身子,摸摸奉孝同的小脑袋,坚定回答道:“会的。”
他取下头上的帽子,指着正中的五角星道:“这个就是我们的象征,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红星闪烁。”
奉孝同一眨不眨地看着红星,又学着战士们的样子,向他们行了个军礼,郑重道:“我以后也会当一名红军,像你们一样为人民服务!”
光荣的抗美援朝战士
自红军走后,七岁的奉孝同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战士。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得知此事的奉孝同很是高兴,他终于有机会能当一名志愿军了。
然而父母的话,给他迎头浇了一盆冰水。
“我坚决不同意,你要是敢去,我就打断你的腿!”威严赫赫的父亲冷冷丢下一句。
一旁的母亲也苦口婆心地劝道:“孩子啊,我们知道你是做好事,可做好事,也不能为此丢了自己的命是不是?”
奉孝同知道父母的担心,但他还是坚持道:“爸,妈,家国危难之时,儿子岂有不去帮忙的道理。”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叹了口气,同他道:“你就非去不可?打仗的人那么多,不差你一个!”说到这,一向强硬的父亲哽咽道:“你老老实实在家务农,保住一条命不好吗?”
奉孝同跪下来,低着头道:“孩儿不孝,父母在家却不能奉养,可家国有难,我没办法坐视不理。”
奉孝同的父母看到他态度如此坚决,只好答应了他,只叮嘱道:“既然你决定了要参军,那么你就好好干,把侵略者都赶出去。”
得到父母同意后,奉孝同便报名加入了志愿军。
那时新中国条件有限,志愿军的生活很苦,吃不饱穿不暖那是家常便饭。
奉孝同多日来只能啃一个冻土豆,坚硬如冰的土豆差点把他牙给崩掉,晚上再摸黑走14小时,赶七十多公里的山路。
有时长官看着他们在风霜中冻得通红的脸,就问他们:“当志愿军苦不苦?”
奉孝同和战友们脸上满是傻乎乎的笑,“一点都不苦,甜着呢。”
听到他们质朴的话,将领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缺衣无水的情况下,你们还能坚持下来,了不起!”
奉孝同不觉得辛苦,相反,他觉得能和战友一起并肩作战,守卫自己挚爱的家园,这辈子值了!
战场上的确很残酷,枪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从身边擦过,要是被那些玩意给打倒,指不定就缺胳膊少腿。
但每次作战奉孝同都会往前冲,尽管他可能会因此受伤,甚至哪一天就会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但他身为志愿军,戴上红星帽的那一刻便无怨无悔了。
只是,令奉孝同感到难过的是,他虽好好的在战场上活了下来,他的战友们却一个一个的倒下了。
奉孝同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常常称自己命大的战友,在自己身侧倒下。
然而自己却连帮他收敛尸骨都做不到,只能任他躺在异国他乡。
奉孝同眼眶渐渐湿润,禁不住失声痛哭,摸着手上的枪,喃喃道:“老伙计,咱们好好干,给我的战友报仇!”
在奉孝同看来,枪既是武器,也是陪他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友,他就称呼陪伴自己多年的枪支为“老伙计”。
他久久凝视着手上的枪,决心要苦练枪术,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提枪上肩,放枪,瞄准,射击,几个动作他来回地练习,向枪法好的人请教,自己摸索每一个小细节,更不放过任何一个打枪的机会。
久而久之,他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神枪手。
毛主席的警卫
1953年,战争结束后,奉孝同因为卓越的战绩,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他的贴身警卫。
知道这个消息的奉孝同,高兴极了。
毛主席是他最尊敬的人,如今自己能够被派到他身边,担任保卫工作,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上任那天,奉孝同特意整了整的自己的着装,抚平从帽子到裤腿每一处褶皱。
奉孝同以最好的状态来到毛主席家中,见到了那位令他一生难忘的人。
毛主席身着中山装,器宇轩昂地走进来,脸上满是和善的笑。
他待人很随和,见到奉孝同便笑着问他的情况:“读过书没有?”
见到毛主席主动同他说话,奉孝同很是惊讶,连忙答道:“只读了三年初小。”
毛主席笑着道:“那我可要给你布置一个任务了,当我的警卫员,每天都要读书。”奉孝同听了连连点头。
毛主席又道:“你先等一下。”说完,他便进了书房。
守卫在门外的奉孝同不知道主席要干什么。
很快毛主席便大步从屋内走了出来,手上还拿着几本书。
他走到奉孝同身边,把书递给他,“这几本书不错,也适合现在的你学习。”
奉孝同双手托着书,连连感谢道:“谢谢主席,谢谢主席。”
他看着手上的书,只觉得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为了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工作之余,他便时常抱着书看。
奉孝同一边看一边津津有味地读出里面的句子,让一旁的警卫听到了,打趣他:“我看你真成了个书呆子了。”
奉孝同嘿嘿一笑,便又接着看起手上的书。
日积月累之下,只读了三年书的他,不仅可以看书读报,还可以写诗写文了。
他将自己写的诗拿给毛主席看,毛主席从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说他有很大的进步。
奉孝同听了心里甜滋滋的,于是便越发在学习上努力。
有一次毛主席发布了一个任务,要派警卫员回乡调查百姓生活的情况。
他便自告奋勇地参加,深入群众之中,踏遍了村庄的角角落落,切身的感受百姓的生活。
回去之后,他仔仔细细地向毛主席汇报了情况,毛主席称赞道:“我正是通过你们这群人,才能了解到百姓的情况啊。”
1958年,奉孝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回到了湖南贫瘠的大山。
走投无路,幸而得到组织照顾
回到家乡后,奉孝同当了一名民兵武术教官,他本领强,教得也好,他带的民兵连屡次获奖。
而当民兵解散后,他便和妻子以务农为生,背朝黄土,埋头干活。
回到家乡五十年来,奉孝同始终恪守组织的规定,从未说出自己曾担任毛泽东警卫员一职。
因此在村民眼里,奉孝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奉孝同家里的情况不好,他和妻子养育了三个女儿。
小女儿16岁时被人拐卖,自此音讯全无。
二女儿远嫁他乡,每年才能回家一趟。
大女儿得了怪病便离婚了,带着生下来的一儿一女回了娘家。
大女儿的儿子奉光兴也患有疾病,为了给孩子治病,老两口掏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可最终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家里生活苦,可即使在毛主席逝世后,他也没说出过自己曾经的经历。
即便他也知道,如果自己说出这个事实,便会得到政府的帮助,改善家里的情况。
但他作为一个战士,深深知道国家的不易,纵然生活已如此艰难,他也不想给政府添麻烦。
困难的时候,他就和老伴吃野菜和树皮,后来连野菜也没了,他们便吃不能被人消化的观音土充饥。
然而大女儿的病越来越重,自己和老伴的身体也渐渐吃不消,指不定那一天便要倒下。
实在是走投无路,2005年他写信给新化县武装部,表明自己的情况,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补助。
而有关部门在看到信的内容后大吃一惊,在查明情况属实后,他们落实了奉孝同一家的低保,并给予奉孝同每月550元的优抚补贴。
2012年的时候,奉孝同的情况被一些记者得知,他们闻讯赶来对他进行采访。
在新化县的一家医院中,记者见到了病房中的奉孝同。
当问及一生中最高兴的事时,老人毫不犹豫地答道:“给毛主席当警卫是我一辈子最光荣的事。”
提及毛主席,奉孝同面带微笑地同记者讲述起那段时光,“毛主席待人很随和,对我也很照顾,时常鼓励我多读些书。”
随后,他又满是遗憾地说道:“在离开北京之后,没能再见到毛主席是我一生之憾啊。”
奉老的事迹在记者的报道之下,逐渐传扬开来。
县委书记得知后也很重视,专门派人看望他,奉孝同讲出了自己的三个愿望:希望能把女儿的病给治好;想去韶山,看看毛主席的故宅;再看一眼毛主席的遗容。
许多被奉老事迹感动的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2013年11月17日,奉老终于实现了瞻仰毛主席的愿望。
来到故地,他感慨万千:“长安街比以前更大更漂亮了。”
纪念堂中央,一代伟人毛泽东身着灰色中山装面容安详。
故人已逝,奉老失声痛哭,他恭敬地奉上鲜花,鞠了三躬,才抹泪离去。
奉孝同有着为毛主席当五年警卫员的傲人事迹,明明可以借此得到名利,他却选择隐居深山五十余年,不愿给国家带来丝毫麻烦。
我们感念抗美援朝的战士,我们致敬这样的伟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