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特朗普的政治手腕再次展现了其一贯的极限施压和利益优先策略。12月27日,他向美国最高法院请求暂停执行TikTok的强制出售令,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2020年两次签署总统令要求TikTok卖身或关停,到如今表示"一切等我上任后再说",特朗普的背后动机显而易见:利益才是驱动一切的核心。
TikTok背后的投资机构,如SIG、红杉资本、泛大西洋和老虎基金等,与特朗普的金主网络密不可分。这些投资方对TikTok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它是当前最具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更重要的是,TikTok表态明确:绝不卖。如果美国强行关停TikTok,这些资本将遭受重大损失,多年的投资将化为泡影。这种"同归于尽"的底线让投资机构不得不动用各种资源游说特朗普改弦更张。
特朗普不是不想捞好处。2020年时,他希望通过迫使TikTok出售,将其纳入美国企业体系,从中分一杯羹。然而,TikTok的强硬态度打破了他的算盘。面对投资方的施压,特朗普显然意识到,与其让TikTok关停,金主蒙受巨大损失,不如允许其继续运营,从中获取长期回报。对他来说,这是一场精明的利益博弈:选择TikTok继续经营,既能保证金主获利,也能稳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支持。
这种利益至上的策略不仅体现在TikTok事件中,也贯穿于特朗普的对外政策中。例如,他最近对乌克兰的态度转变,就是为了迎合背后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利益。这些企业需要俄乌战争持续,以制裁俄罗斯、维持欧洲对美国能源的依赖。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所有的外交政策、经济决策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场“交易”,而他扮演的是拿捏局势、谋求最大化利益的商人。
更具戏剧性的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不仅局限于TikTok,还扩展到加拿大、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他扬言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对加拿大实施高额关税,试图摧毁其经济命脉,迫使其妥协。在他的逻辑中,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软弱态度让施压更容易奏效。一旦加拿大民众因经济困难而转向支持并入美国的公投,这对特朗普来说无疑是“零成本”的一场豪赌。
特朗普的“三板斧”策略——虚空造牌、漫天要价、极限施压——屡试不爽。他在威胁中不断拉高要价,意在通过强势姿态让对方屈服。例如,他曾提出占领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岛,甚至要求欧盟和北约缴纳高额“保护费”。这些看似夸张的威胁并非真正的目标,而是为了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利益。一旦对方软弱退让,他就能轻松收获胜利;如果对方强硬拒绝,他也不过是无功而返,损失不大。
然而,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却耐人寻味。他最近频频表示希望与中国合作,甚至呼吁中国在俄乌问题上提供帮助。相比之下,他对盟友的态度则是咄咄逼人。这种反差源于特朗普对形势的清醒认识:与中国的贸易战、科技战,结果是美国自身伤痕累累,而中国却凭借自主创新和韧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强硬的对手周旋不如集中火力对付软柿子,这显然是特朗普在未来四年的核心策略。
对于TikTok而言,其成功捍卫自身利益的关键在于亮出"关停也不卖"的底牌。这种坚决态度不仅迫使特朗普改变策略,也为国际资本和企业提供了一个示范:面对极限施压,唯有坚守底线、果断反击才能赢得主动权。在国际博弈中,软弱只会招致更多的压迫,而强硬的姿态则能赢得尊重和妥协。
未来四年,特朗普的策略将继续以极限施压为核心。他将对加拿大、欧盟、日本等盟友施加更大的压力,同时尽可能避免与真正强硬的对手发生直接对抗。对于中国和其他新兴力量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应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时,需要展现出强大的自信和智慧,通过冷静应对和底线思维,将压力转化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
特朗普的政治风格如同一场豪赌,但他的对手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破解他的套路。在这场全球博弈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但每一次对抗都在重塑国际规则和权力格局。而TikTok的成功抵抗,则为那些面对强权的企业和国家树立了新的标杆:底线清晰,方能胜券在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