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世界的呼唤

——2024年教育心理类图书评述

棱镜是一块可以改变光线角度的半透明材料。它能够反映、改变光线的色调、纹理和实质。我们被这样的棱镜包围着。当我们透过棱镜凝视外面的世界时,光线集中,色彩增强,事物的形状会膨胀或延展。这个棱镜不仅仅为观察者一个人改变世界的曲线和光亮。被观察者的世界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观看行为的参与者。

人的内心追求稳定。然而,这世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人、社区、艺术、技术、树木、岩石、河流,所有的东西都来来去去。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明显事实令人坐立不安,它破坏甚至削弱了稳定感,没有稳定感就难以形成连贯的人类生活。人们对处于不确定压力之下的当代生活节奏感到焦虑,似乎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目睹并体验到当前和未来生活不确定的后果,有些还会产生相当激烈的反应。其中的许多反应可以被理解为试图阻止这种压力,也就是说,试图抓住一些可以提供稳定性的有价值的东西。

教育成为一种抓手,或者是一种慰藉。2024年,教育类(包含与教育相关的心理类)图书的作者、编辑和读者们,通过图书这个棱镜,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并期望改变这个世界。假设2024年出版了1000种教育类图书,可能反映了(不止)1000种从课程中提取出教学内容所表达的我们追求意义的方式。这种追求行为暗示了某种比在工具和科学意义上追求知识更多的东西。追求的概念反映了将教育、课程与教学作为对经验的生动回应的理念:作为一种尝试解构、理解、欣赏、期待的表达。对意义的追求尽管可以为生活带来新的奇妙的见解、工具和方法,但是,这种追求不是姿态上的壮观,也不是目标上的获取,而是开放意义上的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25日第9版

1.

新课程理想的落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以及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主体上为学校教学描绘了一种理想与蓝图,新课程可以说起于文件,但更应落地于实践。国家课程需要校本化,教师教学需要专业化,学生学习需要组织化。区域如何为学校推进新课程提供支持和保障,学校层面实施新课程需要哪些专业支架,教师们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简而言之,设计图如何变为施工图,是摆在教育人面前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初,《聚核心素养,做学科规划:义务教育学期课程纲要精选》《育时代新人 绘课程蓝图: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精选》展现了广州市天河教育人的行动。新方案和新课程,专家们有专家们的解读(2024年初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新课程关键词》一时成为寒冬里的火热品种),其实每位学者、教师都可以作自己个性化的阐述与实施,这就使得各类冠以“新课程”的相关图书在2024年高频亮相。如果我们作一些延展,就会发现,与新方案和新课程密切相关的诸如“项目化学习”“单元教学设计”“跨学科”“学历案”“教学评一致”等,成为出版社编辑们的选题重要方向。

2.

对课程史的回望与反思

一位很有影响的校长,在一次讲演中,激情地向观众发问:“如果我们改变课桌的排列方式,比如变为围绕讲台的弧形,可不可以?”“学生就餐时,就用一套套瓷质餐具,打碎餐具的声音就是成长的声音,可不可以?”这不止是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观众们感佩校长对学生成长的用心与关心,这是一套观念、一种教学与成长的哲学。我们可以从课程与教学史中,找到这种观念的踪迹。教育学史中,几乎没有观念(即使有也极少)原本就是成熟完美的。相反,它们通常要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把观念放在历史的视角中来看,会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充分地认识当代教育与课程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所著《百年寻路:近代中国的民族复兴与课程改革》和浙江大学屠莉娅副教授所作《中国课程政策话语及其伦理的百年变迁》,是2024年出版的两部教育与课程史方面的作品。具有历史意识的读者想知道很多重要主题从何而来,为什么认为它重要。就像我们熟悉了某个人的过去经历,就对那个人的当前行为有更多的理解一样,我们对教育与课程历史起源、发展研究越多,我们对当前教育与课程的理解就越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回望已经发生的历史可以帮助读者寻找灵感、避免曾经有人犯过的错误,记录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也是图书作者与编辑们的一种使命。上海教育出版社一直在做的《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系列《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专题研究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育文化研究丛书》,可以作为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展现中国教育智慧的重要载体。

3.

对教育中人的关怀

好的教育研究者希望从教育的本原上去观察、理解和思考教育的现实与未来。所谓“教育的本原”,是指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从这一本原出发,并且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本原上去。这个“本原”就是——生命,它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石,是教育之所以称为教育的根基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教育哲学家戴维·汉森在《重思教育召唤》中说:“对教师来说,教学行动发生的这一刻,学生的需要大于整个世界的需要。”他描述一位好的教师,“提醒每一个人(学生)他们身处何方——不仅仅生活一个有些残酷的世界,更生活一个有意义、有教育发展、有友谊的世界,也就是说,像他们的教室这样的世界”。叶澜教授说:“大家不要以为教育就是教教小孩子,教育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教的是明天,它为明天而教!”“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在课堂里》是李政涛教授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抒情诗”。他以极大的热情与浪漫活在课堂里,努力写出课堂已有的样子和应有的样子,写出课堂的中国风格和西方风采,写出课堂过去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与将来的样子,从而写出教师生命的样子,活在课堂里的活泼泼生命的样子。

《教育的彼岸》三部曲是褚宏启教授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量身打造的“通俗教育学”。三本书以“现代精神”为逻辑主线,分别从“现代教育”“现代人”“现代学校”的视角,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阐释了如何以现代教育、现代学校培育现代人,进而建设现代国家。

4.

关怀学生心理健康,关注校园欺凌

教育本应与成长、阳光、欢声笑语紧密结合在一起,但现实中,各地发生的校园事故让人心痛,中小学生的欺凌、自伤和自杀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伤痛。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出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好书,理应成为各出版社的社会责任。

一直以来,校园欺凌都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它可能发生在阳光无法照耀的角落里,发生在孩子们的闲言碎语中,发生在社交媒体上,甚至可能发生在某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下。《无人贻恨:校园欺凌判断与干预》作者黄向阳教授提出校园欺凌认知干预的三个要点:双方力量不均等、加害者主观恶意、受害者未激惹。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一双慧眼,能够及时发现一些轻微、持续的欺凌,发现后不能以简单粗暴的处罚了之,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导,能够让保持沉默的旁观者发声,能够让欺凌者身边的跟班醒悟,能够让“霸凌”离开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伤和自杀可能是人们用来应对困难和痛苦的方式,《与痛苦和解:摆脱自伤的心理指导》深刻剖析了自伤的原因和目的,纠正了一直以来关于这种行为的太多误解,并提供了一系列自我关怀的策略,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有效应对困难或令人崩溃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心理陷阱:告别消极思维的图式疗法自助书》中,两位德国的临床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面对情绪困扰,一切皆有出路:我们可以觉察、了解、理解、重新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学生心理健康绝不是心理健康老师的独有责任(他们也担当不起),我们的家长、校长和教师们,找时间读一读《写给教师的心理学》《贴近学生做教育》《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管理与健康指导手册》,甚至不用读完整本书,汲取其中部分观念,也是很有助益的,用心理治疗的术语说,“觉察”是治疗的第一步。

5.

AI汹涌而来,出版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们看到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步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也许最重要的是,这些进步正在改变世界的工作。这种转变对我们所有人都有重大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特别关注这些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在《教育新语:人工智能时代教什么,怎么学》中,深具影响的非营利教育机构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通过自己试用GPT-4等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独特经验,不仅回答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有效学习”这两个核心问题,还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和课堂内外的实际应用。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有责任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在现在和将来做出明智而良好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一书中,作者在引言中说,如今教师对人工智能构建有效的理解越来越重要,这样他们就可以做两件事:

1. 安全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2. 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以合乎伦理的方式利用它的能力。

既然“拥抱人工智能”已经“不可阻挡”,那么有效的问题当是如何“有效”“安全”“健康”“合乎伦理”地在教育领域地引入人工智能,在教育者接纳人工智能的同时,保持“必要的审慎”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当初,在互联网和智能通讯席卷而来的时候,许多人欢呼“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今世界,越是发达的地区(城市),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反而越低(抑郁水平更高),人们更感觉自己沦为一座孤岛。研究者们认为,社交媒体的发达(导致无处不在、无限制的社会比较)以及传统社区的解体可能是两个主要原因。AI是个新生事物,我们无法确知它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尤其是面对教育这个以人为对象、为社会的未来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时,我们更需要审慎待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在热情拥抱AI、神经科学与学习科学的当下,适当读一些教育伦理与教育反思方面的书,是适宜甚至是必须的,《正义、道德与教育:教育伦理学新探》《激荡时代的伦理教育领导:破解伦理困境》《教育学院的困扰》,可以让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

透过图书这个棱镜,我们可以感知教师们如何参与教育这项事业:你是如何栖居于你的世界的?你在学校和教室里如何生活?你的举止如何?你如何鼓励你的学生投入学习与生活——以一种激发他们审美、道德和智力能力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当教师努力回应这些问题时,他们将更加充分地融入这个世界,并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本文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25日第9版

作者:彭呈军

制作:刘晓帆

关注并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