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0日讯近年来,“双高铁”“机场梦”“县县双高速出入口”……让人民群众交通出行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交通强市,枣庄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枣庄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绘就了一幅更加宏伟的交通发展新蓝图。
建成“三纵四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立体交通网。枣庄市综合交通网总里程已达到9800多公里,铁、公、水、空等各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成绩固然可喜,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实现交通强国任重道远,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市交通运输局发展规划科负责人曹虹说,我们正是围绕当前发展痛点和未来发展需求,确定了长远发展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三纵四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能力充分、便捷顺畅、数字低碳、安全可靠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区域交通一体化更为充分,形成统筹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交通发展体系,全面支撑枣庄建设成为“内通外联”的鲁南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从内河水运这一全省重点关注的发展领域来看,枣庄港未来要建成“亿吨大港”,1000吨以上泊位达到139个,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航道达到123公里,三级及以上占比达到81%。
构建“四网一体系”的网络格局。“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构建一张布局完善、规模合理、结构优化、资源集约、衔接高效的水陆空基础设施网络,谋划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并推动其加快落地。”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负责人陈庆征深有感触,《规划纲要》确定了“四网一体系”的网络格局,我们也在深入研究重点项目,全力跑出项目建设最高速。
以覆盖范围最广的公路为例,要形成“四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八纵七横”普通国省道网、“一环两横四连”快速公路网,到2035年,基本实现“县县三高速”,普通国省道一级公路占比达到70%以上,具备建设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6米及以上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枢纽等方面也谋划一大批重点项目,已开始积极推进,未来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线网总里程将达到10000公里以上。
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和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如何破解各交通方式“叠加”问题并推动综合运输网络向“综合”“立体”“一体化”方向发展迫在眉睫。为此,《规划纲要》也专门提出了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和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任务和举措。
一方面,枣庄不仅要实现东连临沂、北接济宁、西通菏泽,还要向南寻求与徐州等淮河生态经济带主要城市的连通,在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港口以及机场等方面做好衔接和协同分工,济南至枣庄高铁南延、滨台高速南延、庆云至枣庄高速等,都是接下来要积极推进的重点项目。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与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的融合发展,实现客货流、信息流、能源流的高效协同、价值倍增;同时,还要发挥好交通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临港、航空产业、低空经济发展,抓好“交通+旅游”“交通+物流”等切入点,重视与石榴、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计划实施的冠世榴园路网提升工程,将很好服务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加强交通数字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交通运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规划纲要》也突出了交通数字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导向。
加强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强化数据对交通运输的支撑作用,加强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强调智慧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智慧化的公路、港口、航道、铁路、机场等为载体,将数字化贯穿交通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
加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结合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另一方面,要围绕枢纽一体、网络融合,在规划管控、深化选线研究、优化方案设计等过程中加强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同时,运输装备的节能减碳也是绿色化转型的关键一环,通过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等循环低碳装备推广应用和货场、港口等老旧设备的大规模更新等方式,实现运输装备的绿色化转型。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