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努乌梁海这个名字,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但是当你知道它的面积相当于两个韩国大小时,是不是觉得有点震惊,这片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却在没有任何条约依据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被并入了苏联,这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讲清楚唐努乌梁海的故事,得先从它的历史说起,这片土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汉代,那时候,虽然这里主要还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但已经有了汉人活动的痕迹,唐朝时期,此时唐努乌梁海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都波,它被纳入了安北都护府的管辖范围,这个举动表明,唐朝政府已经将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疆域的一部分,开始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时间来到1655年,这一年,清朝的铁骑踏上了唐努乌梁海的土地,清朝政府在这里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把唐努乌梁海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设立了行政机构,派驻了官员,甚至还进行了移民垦殖。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这片土地的控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看起来,这片土地的归属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了,但是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刚刚崛起的沙俄盯上了这片土地,从16世纪中叶开始,沙皇俄国开始了长达400年的疯狂扩张,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在这个过程中,它吞并了大片的土地,从一个地区性小国,逐渐发展成为横跨欧亚的庞然大物,这400年的扩张史,就是一部血腥的征服史,其中包括了对中国领土的蚕食,随着俄罗斯的不断壮大,清朝与沙俄关系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明末清初,沙俄的魔爪开始伸向中国的黑龙江流域,他们派出哥萨克骑兵,不断骚扰中国的边境地区,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
1689年,两国签订了中俄尼布处约,规定了东段边界,这是中俄两国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确定边界,虽然这个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俄国的扩张,但也暴露出清政府在外交谈判中的不足,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旗界约,划分了唐努乌梁海的边界,这个条约更加详细地规定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的边界,但这些条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被日后的纷争埋下了隐患,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是风云突变,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的衰败开始显露无遗,这场战争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西方列强蜂拥而至,妄图瓜分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
趁着这个机会,沙俄加快了侵略的步伐,他们看准了清政府的软弱,开始了一系列的侵略行动,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9年的乌里雅苏台界约和科布多界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每一个条约的签订,都是中国领土版图的一次缩小,而清政府在面对这种侵略时,却显得束手无策,他们既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抵抗,也缺乏高超的外交手腕来周旋,结果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流失,唐努乌梁海的命运还在继续。
1912年,清朝灭亡,民国政府接管了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的问题,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人们期待新政府能够挽回局面。1917年,俄国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动荡,民国政府抓住机会收复了唐努乌梁海,1921年,苏俄又把唐努乌梁海从外蒙古分裂出来,成立了所谓的唐努图瓦共和国,这是一个赤裸裸的分裂行为,完全无视了中国对这片土地的主权,1944年,图瓦人民共和国居然主动请求并入苏联,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条约依据,完全是苏联单方面的行为,它既违反了国际法,也无视了中国的主权,直到1992年苏联解体,图瓦共和国才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主体。
为什么唐努乌梁海会有这样的命运,答案其实很简单,国力决定一切,清朝末年的衰败给了列强可乘之机,而沙俄的强大,则让他有恃无恐地吞并他国领土,但是历史总是会留下蛛丝马迹,2015年,在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境内,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唐代古城遗址,这个发现狠狠的批驳那些否认中国对唐努乌梁海拥有主权的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任政府从未承认过唐努乌梁海的独立身份,无论是清政府、民国政府,还是新中国政府,都始终坚持唐努乌梁海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立场,这种坚持,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在国力悬殊的情况下,这种坚持往往显得无力,口头上的坚持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够维护国家利益的,还是要靠实力,再看看韩国的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的面积,相当于两个韩国那么大,这个对比,更加凸显了腾努乌梁海的重要性,失去这片土地,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最终还是要靠强大的国力来维护,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再多的历史依据和法理支持,也可能成为一纸空文,这个教训是用一个地区的失落换来的,代价可谓惨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