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于2008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
基本情况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中国现存唯一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该馆布局为"馆园一体",占地面积15.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9万平方米,由文物区(文化遗产区)、西区(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三部分组成。
文物区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主体部分,现存建筑大部分建于清代,由大门、二门、刘备殿、诸葛亮殿以及三义庙组成,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布局严整、开敞。中轴线西侧为惠陵,内有三国蜀汉先主刘备与甘、吴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文物区中轴线
西区为民国时期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的墓园,始建于1938年,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北方风格陵园建筑。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西区
锦里是全国首个由博物馆投资的特色文化旅游街区,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延伸创意展示体验空间。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锦里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绿化面积8.76万平方米,全园有各类植物数百种,盆景1千余盆。景观植物以高大的柏树为主,辅以翠竹、古槐、榕树、银杏,兼以并遍植桂花、海棠、梅花、玉兰等花卉,再现诗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意景象,以及清康熙年间《武侯祠全图》所刻绘的园林风貌。
历史沿革
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去世后葬于成都南郊"惠陵",陵旁修建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公元4世纪左右,刘备陵旁出现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之后,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相依相伴走过千年。虽然陵、庙、祠合在一处,但成都人习称武侯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都市政府组织维修武侯祠,以保持原状陈列的方式对公众开放。
1953年,成都武侯祠与相邻的川军抗日将领刘湘陵园合并,统称为成都市南郊公园。
1953年,成都武侯祠与相邻的川军抗日将领刘湘陵园合并,统称为成都市南郊公园。
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成都武侯祠从成都市南郊公园中划出,成立武侯祠文物保护管理所。
1984年,武侯祠文物保护管理所转建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1996年,成都市政府划拨1.3万平方米土地,迁入三义庙,建设锦里仿古街。
2003年,成都市南郊公园并入成都武侯祠。
2006年,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8年5月,博物馆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5年4月,成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6年9月,被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2017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2018年,成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19年,获“中国博物馆创新锐度TOP10——文旅品牌IP传播奖”。
2022年3月,入选中国文物学会“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馆藏文物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可移动藏品主要以汉末三国时期及因三国文化影响而衍生的文物为主,主要包括书法、绘画、古籍、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钱币、石刻、竹木器等类。
2022年末,登记在册文物668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620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18件(套)、三级文物590件(套)。
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一级文物,唐代石刻。高367厘米,宽125厘米,厚27厘米。
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唐元和四年(809年)二月,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二十余人在成都武侯祠拜谒诸葛亮,事毕,安排属下撰文记事,刻建石碑。裴度撰文,柳公绰书,鲁建镌刻。碑体石质坚硬细腻,由碑帽、碑身组成,无碑座。碑帽为半圆形,下部与碑身同宽,碑身长方形,镌刻碑文,碑文楷书,共22行,每行约50字。碑文内容主要赞颂诸葛亮的“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缅怀蜀汉遗德,感慨当世之政。
此碑以诸葛武侯之功绩、裴度之文字、柳公绰之书法三项精绝,被誉为“三绝碑”(另一说“三绝”为裴文、柳书、鲁刻),现存于武侯祠大门与二门东侧碑亭中。自唐碑刻建后,不断有人在碑的正面、碑阴的空隙处及碑的两侧题记赋诗。该碑历经上千年沧桑变幻而完整留存,是一通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的丰碑。
东汉四耳蹲蛙青铜鼓
一级文物,东汉青铜器。面径64厘米、底径66厘米、通高38.6厘米。
东汉四耳蹲蛙青铜鼓
该鼓整体作覆釜状,鼓面中心饰太阳纹,8芒12晕,每晕内饰钱币纹,团花纹及变形羽人纹等,鼓面边沿一周等距排有六只青蛙,作蹲踞状,其中三只为累蹲蛙,背上各附一只小青蛙。鼓面边缘向鼓身外略有延伸,鼓身肩腹鼓突,束腰,空腹,撇足。腹部近束腰处附对称四耳。鼓身饰18道复线凸弦纹,复线凸弦纹之间饰云纹,雷纹,钱币纹及花纹等。靠近鼓足处饰对称二鸟。
此铜鼓亦称作“诸葛鼓”,是后人纪念诸葛亮,以及体现诸葛亮治蜀功绩和民族友好的见证。
蜀汉背“为”直百五铢铜钱
三级文物,三国蜀汉钱币。直径2.7厘米,穿径1厘米,厚0.25厘米。圆形方穿,内外皆有廓,面文隶书“直百五铢”,钱背左侧隶书“为”字,表面有锈蚀。
蜀汉背“为”直百五铢铜钱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在沿用两汉旧币的基础上,还分别铸造自己的货币,蜀汉铸钱主要为“直百钱”,面文有“直百”和“直百五铢”两种。而钱背铸“为”字,则代表是益州键为郡铸造。
文物陈列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通过设立制度、构建理念、实践探索,摸索出以基本陈列为主,固定陈列为补充,临时展览为特色,交流展览为媒介的展览展陈体系,每年接待观众100万人次以上。
"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
2021年10月1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基本陈列"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展览筹备历时8年,汇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襄阳市博物馆、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勾勒出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的交汇轨迹和旷世传奇。
"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
"祠庙千秋"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主题展
2023年3月30日开展,设于诸葛亮殿东西厢房,分为"武侯祠·谒庙问史"与"武侯祠·营造之法"两个单元。作为一个历史建筑遗址中的展览,"祠庙千秋"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主题展存于园又隐于园,在景观间隙中粼粼而动,作为新时间与旧时间的延绵,成为古与今的无界对话。
"祠庙千秋"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主题展
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整合国内各地特色文物资源,原创或引进临时展览,让广大观众在武侯祠领略各地特色文化艺术、感受历史文化氛围,其中包括成都武侯祠五十年成就展、蜀汉遗迹揽胜图片展、“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等。
至2022年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临时展览57场,内容涵盖三国文化多个方面,取得广泛赞誉。
锦里
锦里原为是秦汉三国时期成都以织锦、售锦为主的一条古街,历代文献词赋多有记载。蜀锦三国蜀汉时期也占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诸葛亮说“决敌之资,惟仰锦耳。”织锦业的高度发达使得成都有了“锦城”的别称。
锦里
现紧邻武侯祠的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斥资修建,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09年1月开肆迎客。
倒糖画
锦里依托武侯祠,扩展三国文化,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乐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锦里古街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的展演,如糖画、捏泥人、剪纸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镜等。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经营者着明或秦汉服装经营蜀锦、蜀绣、蜀笺、蜀酒、漆器、竹编,两旁店家叫卖声不绝于耳。
民俗文化
成都大庙会
2005年起,武侯祠每年农历春节期间举办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推出三国文化主题灯展、文物精品展览、仿古祭祀、文艺会演、美食体验等活动,展示蜀地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和独特的饮食文化,为新春佳节增添新亮点,成为成都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节庆品牌,2019年入选首批最具中国特色传统节会。
2018武侯祠成都大庙会仿古祭祀
三国季
从2006年夏季开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启全国首个博物馆晚间开放活动———夜游武侯祠,2016年起,夜游活动升级为三国季活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每年在5—10月开展三国季活动。活动内容汇集学术讲座、文物展览、三国书院、创意集市、文创大赛等多项主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和三国爱好者共赴精彩的三国文化之旅,共享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文化盛宴。
三国季活动
游喜神方
游喜神方是老成都民俗,可追溯至宋代。喜神是象征吉利、欢喜和智慧的神衹,南方为吉祥之方,即为喜神所在的方位。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郊,供奉的蜀汉英雄刘、关、张和诸葛亮等不仅是人们心中忠、义、财神和智慧之神,更成为春节期间被拥戴的“喜神”。每逢新春佳节,成都人都要扶老携幼出南门,踏访武侯祠,祈求一年的平安吉祥。
小“喜神”送福
(参考资料:《成都市博物馆简志》,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官网)
来源:方志武侯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