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拳打比亚迪,脚踢宁能时代,这恐怕就是早期 Northvolt 在欧洲人心中的地位,也是他们对“欧洲电池梦”唯一的希望。
可在今年11月22日,由于巨额亏损且无法争取到援助资金,Northvolt被迫于2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至此欧洲的“电池梦”彻底破灭!
作为欧洲唯一的电池希望,Northvolt曾受到来自欧洲各国的扶持,甚至宝马还将其视为极具重要的战略伙伴,为何如今会闹得这样一个地步?
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技术不够好吗?
动力电池的带来的“新风口”
其实早在 2017 年,欧盟就曾提出过对动力电池的前沿想法。
当时随着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欧盟敏锐地意识到,动力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存储方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个想法一旦成功并安置在汽车上,其意义将是深远而广泛的。
作为清洁能源的载体,动力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含量明显低于传统燃油汽车使用较多的城市。
这无疑可有效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的碳足迹,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动力电池还可用于储能系统,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
通过这种方式,能极大地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和可调度性,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更是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的强大动力。
对此欧盟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电池联盟”,统筹欧盟内部的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产业资源,旨在形成合力服务于欧盟内部的新能源产业。
为了将新能源产业尽快落实,欧盟相继发布了《电池战略行动计划》《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等诸多政策。
虽说政策法案落实了下来,但是却并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尝试这项新领域。
德国为首的BBA,他们本应该是新能源的开拓者,但由于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了巨大的成功和丰厚的利润,燃油车业务的营收和利润占比长期处于高位,这使得它们在转型新能源时会有所顾虑。
他们认为开拓新能源业务将会是全新的技术,这样的发展势必会对现有燃油车业务产生冲击,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利益。
另外新技术的研发,还要花上一大笔资金,造得好还好说,可要是造得不好,那不就是砸自家品牌的“金字招牌”吗?
既然你奔驰集团不发展,那我宝马集团也就不发展,因此他们对于欧盟提出的新能源并不看好。
可“新风口”如果没有执行,那欧盟的这一项计划就是一堆空谈!
然而我国在得知欧盟提出的新能源想法后,态度却截然不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的认可,对此很是看好。
我国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分析,认为这一理念不仅具有前瞻性,更将是未来一项切实可行的计划,因为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新能源的发展无疑是解决诸多难题的关键“钥匙”。
当时我国的燃油汽车领域,在市场的份额很低,而且受到其它国家汽车的打压,发展趋势也十分严峻,如果动力电池可行,必然会在汽车领域站住脚跟,于是在 2020 年,国务院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很快,诸如宁德时代的电池产业开始崛起,这时欧盟开始慌了,欧洲提出的产业,难道让亚洲的国家捷足先登了吗?
这时他们看到了一家致力于电池产业的新兴公司,而它就是开头所提到的Northvolt。
各路资本的“宠爱”
这家公司于 2016 年正式成立,虽说比宁德时代晚成立五年,但是在欧盟眼里,这家公司的潜力巨大!
因为这家公司有大多数人都是来自于硅谷公司,要么就是一些大厂公司的高管人员。
这家公司规模极其庞大,在全球范围内的七个国家均有布局,旗下约有 6600 名员工在为其效力,其总部设立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公司创立之出的目的,就是为了响应当时西方国家所说的“新能源”政策,持续不断地为欧洲提供充足且优质的电池供应,而当时的欧洲,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正处于快速崛起的关键阶段,对于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 CEO 卡尔森,他手上本身就有一套成熟的供应链条。
因为在成立Northvolt之前,他还曾是特斯拉的高管,在特斯拉工作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网络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精英人士,包括但不限于电池技术专家、汽车制造商、金融投资者等等。
凭借着这一庞大且优质的人脉关系,卡尔森在公司发展的初期,一度成功地为 Northvolt 争取到了多笔重要订单,欧盟自然认为,这家公司大有可为,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
由于宁德时代成立较早,我们拥有足够的先发优势,这个时候其它企业要想搞电池开发和研究,就只能搞咱们剩下的,所以随着时间的递进,欧洲搞电池开发和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中国新能源技术直接冲击了欧洲的新能源电池公司。
不过Northvolt 在当时的表现,确实没有让寄予厚望的欧盟感到失望。
2017 年,它成功地完成了高达 1200 万美元的首轮融资,这一成绩在当时的初创企业中可谓是相当出色,为公司后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2018 年,Northvolt 的电池设计团队通过与日本的外部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互补,最终交付了第一个测试电池。
到了2019年的时候,欧洲投资银行提供 35 亿瑞典克朗,约合 3.5 亿欧元的贷款,到了这个时候,宝马集团突然反应过来,新能源的发展,确实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要是这个时候开始电池研发,多少有些晚。
不过好在宝马并不差钱,既然错过了新能源的风口,那就投资直接Northvolt,同年 6 月,宝马集团、大众集团、高盛等宣布投资 Northvolt,总投资额达 10 亿美元。
光给投资还不够,对此宝马的内部高层人员还曾表示,Northvolt或将成为宝马未来的战略合作伙伴,意义可谓是十分重大!
没想到的是,这句流传的话还确实应验了。
2020 年,Northvolt 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时宝马确定了当初的诺言,与其签署了价值 20 亿欧元的电池长期供应合同。
在受到宝马的重用后,Northvolt变像开了外挂一样!
紧接着在7 月,该公司又获得了欧洲投资银行 3.5 亿欧元的贷款,同时还得到了由商业银行等组成的财团提供的 16 亿美元贷款。这些资金的注入,为 Northvolt 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023年3月,该公司宣布将在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州新建一座超级电池工厂,5 月Northvolt 开始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
凭借银行和来自各个方面的投资,Northvolt 摇身一变成为了欧洲电池行业的“宁德时代”,不夸张的说,从这些数据来看,豆浆喝一碗倒一碗的好日子,他们可算是过上了!
虽然看着好日子像是来了,但这些都是表面现状,实际上Northvolt 的内部可谓是非常不堪!
“自我作死”的结局
“为什么欧洲提出的新能源计划,如今他们却造不出好的电池?因为他们在计划制定时就呈现出了‘三大错误’,设计是错的;工艺是错的;就连生产也是错的!”
这是宁德时代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在谈及欧洲电池的观点,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话一出之后在今年11月,Northvolt 便宣告破产了。
至于破产的原因,也还真让曾毓群给说中了。
Northvolt 为了获得源源不断各路欧洲投资者的赞助,可谓是“舔”尽了欧盟,既然欧盟要的是环保,那一切都按环保的来,不环保的设计就统统砍掉,因此他们强调只使用水电和风电等环保能源进行生产,以实现 “绿色生产”。
这一理念虽符合欧洲的环保价值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了能够获取充足的清洁水电能源,Northvolt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将其在瑞典本土的工厂设立在了北极圈的港口小城 Skellefteå,可当地的极昼极夜现象,导致工人们的生物钟严重紊乱,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正因如此,本地居民大多不愿意前往该地工作,这使得 Northvolt 不得不依赖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外包工人。
可是语言不通这一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严重阻碍了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以及各方面的沟通协作。
而且他们所生产的电池技术本质并不过关,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问题,良品率低到了几乎到了无人问津、难以销售的地步。
更离谱的事,Northvolt 电池的大部分原材料,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和特斯拉的供应,这无异于在战场上跑到敌人的阵营,找他们借枪打仗。
由于过于执着于环保能源的选择和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当他们试图扩大生产规模时,却受到了能源供应的束缚。
因为清洁水电能源的供应无法跟上生产扩张的步伐,导致其无法满足市场对于动力电池大规模生产的迫切需求,最终的结果是产能严重不足,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履行众多订单。
宝马集团刚说完这是未来欧洲的“电池之光”,会成为自己的战略伙伴,还狠狠砸了不少钱,结果换来的是电池无法供应,数十亿钱打水漂,他们的脑袋差点都要气炸了!
最终宝马以交付延误和质量不佳为由终止合作,而沃尔沃汽车也随即中止合作并回购股份,这对 Northvolt 的业务和声誉造成了沉重打击,市场也进一步开始萎缩。
而这,也早了如今Northvolt宣告破产的局面,如今要想逆风翻盘,也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
可归根结底,只能说他们这是在自作自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