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戴宾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与自然环境在人文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人地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人类活动则反过来影响自然,甚至局部改造自然。‌人地协同论即是研究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反馈与制约、利用与合作、发展与协调等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探讨人地关系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

人类和自然环境是构成人地系统的两个基本的子系统。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的总和,有其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例如季节交替、生态平衡、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地心引力等规律。人地关系中的人是指一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内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具有能动性能力,即在客观限制性条件面前发挥经验意识与主观意志的能动能力。人类早已不是单纯、被动的自然消耗者,而是自然的能动调控者和维护者,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人地协同中,人类可以能动地利用、调控和适应环境,按照客观规律调整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同步协调、和谐相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四季,一年中四季交替、冷暖更迭。气候过热、过冷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易引发中暑,严重时可致热衰竭、热射病危及生命。高温使人体大量排汗,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发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寒冷气温会削弱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诱发呼吸道感染,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避暑和避寒就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节令的阴阳变化规律,通过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特别是通过选择异地生活和居住,主动调整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生环境的选择,是人地协同能动自然调控的典范。避暑和避寒也是生物界的共性选择,夏日动物通过排汗、脱毛、水浴泥浴等方式降温,冬日动物通过冬眠、长距离迁徙等方式越冬,只是人类的避暑避寒更显其能动性,上升到了健康疗养乃至生活方式的高度。正如《新自然主义生活》一书中提到的,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四时不知寒暑,这都不利于保养。但如果有条件,能根据节令,暑热时到一些凉爽的地方避暑,严寒时到一些温暖的地方避寒,这就属于自然康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避暑即是暑天到凉爽的地方去住。广义的避暑还包括暑天采用各种避暑方式、工具和技术降温消暑。我国避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就已有了储冰消暑的方法。‌《诗经》中记载了冬月凿冰存贮的情景,冰块被保存至夏日使用。周代除了储冰之外还出现了冰窖,用于储藏冬季的冰块以供夏日使用。汉代‌皇室贵族建造了“清凉殿”,利用玉石和冰晶创造清凉环境‌。‌隋唐时期出现了傍水而建的凉屋,利用机械将凉水送至屋顶形成水帘,产生凉风‌。‌宋代制冰技术发展,冰块普及至民间,出现了冷饮专卖店,丰富了避暑饮食文化‌。‌明清时期避暑方式更加多样化,从改造房屋结构到制作降温服饰。明清以来皇家选择避暑胜地夏日休闲时尚。到了现代,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浙江省湖州市莫干山、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成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避暑的方式和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电风扇、空调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冷饮。然而现代避暑工具和技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空调的大量使用不仅消费大量的电力能源,而且还常引起人们的呼吸道疾病、影响关节健康、引发头痛、皮肤干燥、影响睡眠质量等。从人地协同的角度来看,人们顺应季节的自然变化,根据各地不同的气温条件,暑天选择到凉爽的地方去生活居住,就是能动调控人地关系的社会活动。人们可以逃离高温酷暑的环境,享受凉爽的气候,让人体机能得到有效的运转,重新焕发肌体活力。同时,异地避暑还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为有益‌。受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的影响,形成凉爽气候可供避暑的地方比较容易找到,海拔较高的地区、深林峡谷都可避暑,给发展避暑休夏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贵州、新疆、内蒙古等省区都成为人们夏季避暑的绝佳选择。

受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我国成为冬季世界同纬度上最为寒冷的地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天雪地、草木凋零,面对低温寒潮,人们选择各种方式躲避寒冷,避寒同样成为人们能动适应寒冷气候的一种方式。所谓避寒即是天气寒冷时移居温暖之地,广义的避寒也还包括采用各种避寒方式、工具和技术取暖。我国避寒的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古代,《黄帝内经》提出到了天寒地冻的“冬三月”需要“避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素问·移精变气论》提到:“往古人居禽兽之闲,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早在春秋时期,贵族们就使用“燎炉”来加温,到了秦朝则发展出“壁炉”和“火墙”。‌汉武帝时期皇宫里建了专门的“温室殿”作为冬季的避寒场所。唐末一些文人雅士邀集亲友举办“消寒会”,大家轮流出钱饮酒作乐以消磨冬日,并延续到清朝。避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就地避寒和异地避寒。古代交通不便,人们主要采用就地避寒的方式,包括烧炕、煤炉、火墙、炭火以及‌使用简易的保暖物品。现代社会人们可以使用暖气、空调以及各种取暖器等,这些取暖方式体现了现代文明的进步,取暖效果更佳,但同时也造成室内空气清洁度差、内外温差大等问题。‌而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人们顺应各地的气候差异,寻找温暖的生活地,显示出人地协同能动调控的优势。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地区、东盟各国等都成为著名的国际避寒地。我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达到49度,南北跨度约为5500公里,这种纬度跨度使得我国拥有多样的气候类型,在国内即有可供选择的避寒地。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闲遐时间的逐步增加催生了多种旅游业态,如交通工具结合形成的自驾车旅游、高铁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自行车旅游、太空旅游等,与特色旅游资源结合的温泉旅游、影视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赏花游等,以出行目的引发的探险旅游、养生旅游、教育旅游、科考旅游等。异地避寒藴含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自然康养的理念,应当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并在空间上得到更大的扩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名思义,异地避寒就是到没有冬天的地方过冬。相对于众多可供选择的避暑地,适宜的避寒地就少多了。按照我国气象部门划分四季的指标和标准,冬季即是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以全年最冷的1月计算,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方即是适宜的避寒地区。我国冬季中,由于西伯利亚冷空气频频南侵,1月平均气温要到福建福州、广东韶关、广西柳州一线,即大约北纬25°左右及以南的区域气温才会在10℃以上,大自然草木常青,四时常花。然而真正的理想避寒地气温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从世界范围来看气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生活便捷以及良好的医疗保障才是最为理想的避寒地。

根据人体感知温度和避寒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我国适合避寒的地区可分为三种类型:热带岛屿型、岭南沿海型、西南河谷型。海南岛地处我国最南端,四面环海,其纬度范围在北纬18°10’-20°10’‌‌1之间,‌三亚1月平均气温在18℃-26℃之间‌,自然成为我国的避寒胜地。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比其他寒冷地区,气候温和,防城港、钦州以及涠洲岛等地的诸多海滩别具特色,也适于避寒。地处西南河谷的云南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1°10′-22°40′,属亚热带雨林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平均气温在11℃-25℃之间,也是我国有名的避寒地。尤其是攀西干热河谷1月平均气温在12.0℃至13.7℃之间,“冬无严寒春温高,夏无酷暑秋凉早”,是全国年均温变最小的地区之一,“冬暖”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海南岛、台湾以及西南的西双版纳,湿度小、无污染,空气透明度大,对风湿病、呼吸道疾病还有缓解的问题,自然也成为我国避寒的理想选择地。我一直认为攀西以阳光度假作为其旅游的品牌或名片还值得商榷。攀西地区具备丰富的光热资源,年日照数达到2700小时,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日照足、云雨稀少。然而我国年日照数达到2700小时以上的地方还有许多,包括呼伦贝尔草原、乌鲁木齐、拉萨、银川、长春等,也就是说阳光并非攀西地区独有的资源,或者至少说阳光度假没有完全体现出攀西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而国内理想的避寒胜地则为数不多,且各有特色。攀西地区不仅有“暖冬”,而且一年四季鲜果不断,自然景观丰富、类型齐全,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特色鲜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攀西地区的避寒优势并不逊于海南岛、岭南沿海,是我国内陆的避寒胜地,是西部内陆省区家门口的避寒地,避寒才是攀西旅游最具特色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昌地处安宁河谷地带,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10.5℃到11.0℃之间‌‌,占1月总天数的99.7%,也即德昌没有冬天。同时,德昌年均相对湿度64.7%,年均PM2.5指数25,负氧离子含量平均12000个/立方厘米,年均降水1074.4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优质天气330天以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通过努力也可能成为我国的避寒胜地,成为人地协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