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19:30
广州大剧院·歌剧厅
演出开始时间为19:30
请所有观众准时入场
迟到的观众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
在整首曲目结束后方可入场
入场时请保持安静;
演出时请勿使用手机、相机等
进行拍照、录像、录音
演出过程中手机请调至静音;
乐章之间请勿鼓掌;
感谢您的配合。
演出曲目
Programme
伦敦爱乐乐团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帕沃·雅尔维
Paavo Järvi, Conductor
大提琴:朱莉娅·哈根
Julia Hagen, Cello
斯美塔那
SMETANA
《被出卖的新娘》序曲
Overture to The Bartered Bride
德沃夏克
DVORAK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号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第一乐章:快板
I. Allegro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
II. Adagio ma non troppo
第三乐章:中庸的快板
III.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埃尔加
ELGAR
《谜语变奏曲》,作品36号
Enigma Variations, Op.36
*演出曲目和顺序以演出当日现场为准
The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
Bedrich Smetana
1824年3月2日出生于捷克利托米什尔
1884年5月12日逝于捷克布拉格
《被出卖的新娘》序曲
Overture to The Bartered Bride
作品创作于1863年与1866年间
斯美塔那通常被认为是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他的第二部歌剧作品《被出卖的新娘》,创作于1863年至1866年间,是一部展现捷克农民日常生活,风格质朴的喜剧。《被出卖的新娘》的旋律悠扬动人,节奏欢快流畅,斯美塔那巧妙地将波尔卡舞曲、富利安特舞曲等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使整部歌剧充满生动活泼的乡土气息。这部作品不仅以精湛的作曲技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更以其鲜明的捷克民族风情和鲜活的戏剧矛盾,成为歌剧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歌剧《被出卖的新娘》讲述了发生在波西米亚某乡村,美丽纯真的农村姑娘玛申卡与贫穷青年耶尼克之间的爱情故事。耶尼克是地主米哈前妻的儿子,少年时被继母赶走,在别人家当雇工。玛申卡的父亲库西纳因无法偿还地主米哈的巨额债务,被迫同意将女儿许配给米哈的后妻之子、结巴又愚钝的瓦舍克。尽管如此,玛申卡和耶尼克早已相爱,两人坚定不移。由于媒人克查尔并不知耶尼克是米哈的儿子,耶尼克机智地与媒人订下合约,以三百个金币出卖自己的新娘,条件是玛申卡不能与米哈儿子之外的人结婚。一系列误会和冲突接踵而至,最终真相大白,结局自然是媒人被捉弄,有情人终成眷属。
《被出卖的新娘》序曲的音乐素材主要取自该剧第二幕生动的终场,此时村民正在为条约的签署作证,男主角故意在条约中制造了一个假象,仿佛他在出售对未婚妻的权利。序曲以乐队全体演奏的辉煌华丽的乐段开场,随后由第二小提琴奏出一个活泼而精致的谐谑曲式音型。紧接着,第一小提琴和低音弦乐部分加入,共同构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高潮,而在这一高潮的顶点,可以听到一个切分的舞曲音型,这是序曲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舞曲主题和谐谑曲般的音型都得到充分的展开,序曲开头的华丽乐段不时重现,最终以此为全曲的结束。
安东宁·德沃夏克
Antonín Dvořák
1841年9月8日出生于捷克内拉霍奇夫斯
1904年5月1日逝于捷克布拉格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号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作品创作于1894年11月8日与1895年2月9日间
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已成为古往今来大提琴曲目中的经典之作。德沃夏克于1894年11月8日着手创作这部作品,并在次年完成。当时,德沃夏克正担任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两年前他从捷克来到美国担任这一职位。1895年2月9日,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在伦敦举行了首演,由英国大提琴家莱奥·斯特恩担任独奏,德沃夏克亲自指挥。
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的德沃夏克,运用的是一种新颖的,民族色彩浓厚的音乐语言。但在音乐形式上,他并没有像其他浪漫派作曲家那样热衷于对传统形式进行革新。在这部协奏曲中,他不仅严格遵循三乐章结构,并在第一乐章中采用了古典的双呈示部,即首先由乐队演奏完整的呈示部,然后独奏大提琴与乐队作第二次呈示。
在乐队演奏的第一呈示部中,首先出现一个简短的,具有类似贝多芬动机的巨大发展潜力的两小节乐句,这个乐句构成了主部主题,并在第一乐章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副部主题是作品中最令人难忘的旋律之一,它建立在乐章主调性B小调的关系调D大调上,在乐队呈示部中由圆号吹出,其宽广而真挚的情感在圆号的音色中得到完美体现。英国音乐家唐纳德·托维认为这是人类为圆号谱写的最优美的旋律之一。当独奏大提琴重复时,大提琴独有的歌唱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展现出这一旋律更加亲切和温柔的特质,仿佛是直诉心灵的表达。
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完全建立在第一主题上。当这一动荡不安的部分结束时,第二主题在明亮坚定的B大调上由整个乐队以强有力的全奏呈现,从原先的感伤转变为辉煌的赞歌。在这一高潮之后的再现部中,德沃夏克大胆地让两个主题分别主导发展部和再现部,而不是再次出现第一主题。
第二乐章以三段体形式呈现,第一部分宁静而明朗,宛如作曲家故乡田园风光的优美画卷。中间部分从明亮的G大调突然转为阴郁的G小调,仿佛晴朗的天空突然被乌云笼罩。在乐队强奏的四小节沉重而充满悲剧色彩的过渡之后,独奏大提琴演奏出哀伤的旋律,这段旋律源自作曲家多年前创作的《四首歌曲》中的《让我独自一人》。这里,作曲家借用旧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他创作这部协奏曲时,得知妻子的姐姐、也是他多年前的学生和恋人约瑟菲娜·考尼佐娃病重的消息,这首《让我独自一人》一直深受约瑟菲娜的喜爱,因此德沃夏克将其融入了这个柔板乐章,以表达对约瑟菲娜的怀念。最后,宁静的气氛再次出现。
第三乐章以一种仿佛从远处传来的进行曲调开始,独奏大提琴奏出这个回旋曲乐章的主要主题。根据德沃夏克的传记作者奥塔卡·索雷克的说法,这一活跃的主题反映了“作曲家期待着早日还乡的愉快心声”。这个主题在第三次出现时,有两个对比性插部。一个宁静优美的段落似乎是对前两个乐章的简短回顾,最终在乐队响亮有力的全奏中达到高潮。
爱德华·埃尔加
Edward Elgar
《谜语变奏曲》,作品36号
Enigma Variations, Op.36
创作于1898年至1899年的《谜语变奏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其名称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作品本身犹如一个待解的谜语。全曲由十四段变奏曲和一个隐藏的主题构成。
埃尔加将这部作品题献给 “音乐描绘的十四位挚友”,每一段变奏都描绘了他的一位亲密朋友。人们根据每段变奏曲的标题缩写,结合埃尔加的朋友圈大致推测出每位友人的身份。值得注意的是,这十四位友人中暗含了埃尔加自己。然而,第十三段变奏因仅标记了三个星号而留下了无尽的猜测空间。埃尔加生前对“十四位友人”的真实身份未发表过任何暗示,这一秘密随着他的离世被永远埋藏。
据记载,1898年10月的一天,埃尔加在结束一天的辛劳后,于钢琴旁小憩,不经意间弹奏出的一个旋律片段令妻子大为赞赏。于是,他将妻子复述的这个乐句作为灵感之源,围绕十四位友人的形象,构思并创作出了《谜语变奏曲》。该作品于次年2月圆满完成,并于6月在伦敦首演。
主题(谜语:行板)
作品的主题包含了两段截然不同的旋律,第一个主题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二个主题旋律由木管演奏。
变奏一“C.A.E”
紧随主题之后,音乐不间断地过渡到第一变奏曲,标记为“C.A.E”,这让人联想到作曲家的妻子卡罗琳·爱丽丝·埃尔加(Caroline Alice Elgar)。据称,这一变奏曲中的四音主题是埃尔加每次回家之后都会吹的口哨。埃尔加本人写道;“这段变奏曲本是我希望写在主题中的音乐,充斥其间的浪漫和灵感描写的是谁,我想所有认识C.A.E的人都会轻易的听懂”。
变奏二“H.D.S.-P”
献给一位热衷于室内乐的业余钢琴家休·戴维德·斯图亚特-鲍威尔(Hew David Steuart-Powell)。埃尔加写道:“休·戴维德·斯图亚特-鲍威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室内乐演奏家,幽默的十六分之一音符是对他的描述。”
变奏三“R.B.T”
理查德·巴克斯特·汤申德(Richard Baxter Townshend),一位在牛津大学任职的作家。音乐像是在描述一位业余的老戏剧演员,独奏双簧管简洁活跃地描述了演员尖细的假声。
变奏四“W.M.B”
献给威廉·弥思·贝克(William Meath Baker),哈斯非尔德的一位著名绅士,他捐赠了许多建筑,也是第三变奏曲描写理查德·巴克斯特·汤申德的姐夫。这是全曲最短的一段变奏,乐队强有力的齐奏刻画了一个十分自信、富有活力而的人。
变奏五“R.P.A”
理查德·潘罗斯·阿尔蒙德(Richard penrose Amold),著名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马修·阿诺德之子。理查德同样是一位业余钢琴家。音乐以复调手法以及明显的情绪对比表现了理查德丰富的内心世界。
变奏六“Ysobel”
第五变奏曲的音乐不经停顿,直接进入第六变奏曲,音乐描写的应该是伊莎贝尔·菲顿(Isabe Fitton),她是埃尔加的一位中提琴学生。变奏曲由中提琴演奏的三音主题开始,最终由中提琴独奏结束。为了避免直接透露她的身份,埃尔加在作品中对她的名字进行了轻微修改,成了“伊索贝尔”。
变奏七“Troyte”
在整部作品中,这段变奏的标题可能是最不具备谜语性质的,“特罗伊特”直接指向了作曲家一生的挚友、建筑师亚瑟·特罗伊特·格里菲斯(Arthur Troyte Grifith)的中间名。特罗伊特是一位性情豪爽的人,活跃的定音鼓和低音弦乐刻画了这位朋友的性格。此外,这段变奏还讲述了作曲家与特罗伊特在一次散步中突遇雷雨,于是躲避到温妮弗雷德·诺伯里(Winifted Norbury)的家中,Norbury也是第八变奏的主人公。
变奏八“W.N”
“W.N”据说是作曲家所认识的温妮弗雷德·诺伯里(Winifred Norbury)夫人名字的缩写。作为一位贵族女士,温妮弗雷德·诺伯里居住在一座十八世纪的别墅里。这段变奏中,单簧管演奏的轻盈旋律捕捉了她高贵的气质以及她所处环境的精致宜人。
变奏九“Nimrod”
这段变奏曲是《谜语变奏曲》旋律最优美且为人熟知的一段,主人公奥古斯徒斯·耶格尔(Augustus J. Jaeger)是埃尔加的音乐编辑,对埃尔加的创作提出过许多宝贵的建议。标题Nimrod(尼禄)是《圣经》中一位猎人的名字。由于耶格尔出生于德国,而德语中“耶格尔”(Jaeger)的原意为“猎人”。这段变奏曾于1910年在耶格尔的追悼会上演奏,进一步证实了标题所指的人物正是耶格尔。耶格尔是贝多芬音乐的热爱者,而埃尔加对贝多芬也崇敬有加,两人在这一点上心灵相通。这段音乐以其开头的庄严宁静和结尾的壮丽宏伟,展现出了极强的感染力。
变奏十“间奏曲Dorabella”
这一变奏旨在刻画作曲家的朋友多拉·潘妮(Dora Penny)女士。“多拉”变为“多拉贝拉”既有将真实姓名隐去的用意,也或许多少含有善意的揶揄之意。多拉贝拉是莫扎特著名歌剧《女人心》的女主角之一。音乐轻盈飘渺,或许是在表现女性的妩媚与不可捉摸。
变奏十一“G.R.S”
乔治·罗伯森·辛克莱尔(George Robertson Sinclair) ,此人曾担任赫里福德大教堂管风琴师,因而我们听到了由铜管乐器奏出的酷似管风琴的宏伟音响。
变奏十二“B.G.N”
巴塞尔·内文森(Basil G. Nevinson)是一位杰出的大提琴家,这段变奏由大提琴独奏开始并终结于大提琴独奏,还包含了一段重要的大提琴独奏乐句。内文森常与作曲家一起演奏室内乐,这段变奏中优美的小夜曲旋律似乎反映了作曲家对与好友共同演奏音乐时的愉悦时光的怀念。
变奏十三“***浪漫曲”
这是《谜语变奏曲》中最富浪漫情调的一段音乐,也是所有人物中争议最大的,普遍认为这段变奏的主人公是玛丽·莱贡(Many Lygon),出身贵族的她是埃尔加夫妇的好友,也是埃尔加音乐的忠实拥护者。在创作这段变奏时,作曲家借鉴了门德尔松《平静的海与繁荣的航行》序曲中的音乐素材。
变奏十四“E.D.U”
最后这段变奏曲描写的正是埃尔加本人,他的妻子昵称他为埃杜(Edu),作品的两个主题和变奏是“尼禄”和“C.A.E”两个变奏曲的回声,分别代表着对他的音乐生涯影响深远的音乐编辑耶格尔和爱妻卡罗琳·爱丽丝。这段变奏以一系列进行曲开场,通过主题的变奏逐步推向辉煌的高潮,透出作曲家所秉承的乐观昂扬的人生观。
©Kaupo Kikkas
指挥:帕沃·雅尔维
Conductor: Paavo Järvi
滑动查看详细介绍
格莱美奖得主、爱沙尼亚指挥家帕沃·雅尔维被公认为当今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 与众多国际顶级乐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他现任苏黎世市立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并自2004年以来长期担任德意志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是爱沙尼亚节日乐团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
继BBC古典逍遥音乐节、波恩贝多芬音乐节、罗马尼亚乔治·埃内斯库国际音乐节和布拉格德沃夏克音乐节巡演之后,雅尔维与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一同开启了他的第五个乐季,并继续他的布鲁克纳系列,包括在大音乐厅演出的三场《第九交响曲》,以及Alpha古典唱片公司发行的《第八交响曲》专辑。
2024年是帕沃·雅尔维担任德意志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的20周年,他曾与该乐团合作演出并录制了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的管弦乐作品全集。最新计划是海顿的《伦敦交响曲》,将于12月在维也纳音乐厅驻场演出,并在科隆、汉堡和都柏林巡演,随后专注于舒伯特交响曲。
帕沃·雅尔维于2011年创办的爱沙尼亚帕尔努音乐节,在每个乐季结束时都会进行为期一周的演出和指挥大师班。该音乐节及其驻节乐团爱沙尼亚节日管弦乐团的成功,让帕沃·雅尔维获得了一系列高规格的演出邀请,包括在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音乐厅、BBC古典逍遥音乐节和汉堡易北爱乐乐团的演出邀约。2024年1月,雅尔维与爱沙尼亚节日管弦乐团再次合作,开启第三次欧洲巡演,在塔林、多特蒙德、斯图加特、苏黎世、维也纳和慕尼黑多地举办了音乐会。Alpha古典唱片公司近期发行了他们的第四张专辑《KRATT》,其中收录了图宾、卢托斯拉夫斯基和巴切维茨的作品。
除担任常驻指挥外,雅尔维还常常作为客座指挥与柏林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爱乐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合作。这个演出季,雅尔维将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意大利圣切契利亚国家音乐协会管弦乐团、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和香港管弦乐团。他还与许多曾担任过音乐总监的乐团保持着密切关系,包括巴黎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和东京NHK交响乐团。
2019年,帕沃·雅尔维被德国古典音乐大奖评为"年度最佳指挥家",同年,他因与德意志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在德国管弦乐和文化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获得“莱茵高音乐奖”。其他奖项和荣誉还包括与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西贝柳斯康塔塔而获得的格莱美奖,2015年被英国《留声机》杂志和法国《金音叉》杂志评为“年度艺术家”,以及因其对法国音乐的贡献而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2015年,他被授予“西贝柳斯奖章”,以表彰他将芬兰作曲家的音乐广泛传播。作为爱沙尼亚文化的忠实支持者,帕沃·雅尔维于2013年被爱沙尼亚总统授予“白星勋章”。
©Simon Pauly
大提琴:朱莉娅·哈根
Cello: Julia Hagen
滑动查看详细介绍
自然、温暖、活力和勇于冒险的勇气:这些品质经常被用来形容朱莉娅·哈根的演奏。这位来自萨尔茨堡的年轻大提琴家出身于音乐世家,无论是作为独奏家与管弦乐团合作,还是在独奏音乐会上,或者是与众多室内乐演出中与杰出的音乐伙伴合作,哈根均献上了令人信服的表现。这位28岁的年轻人现居维也纳,将精湛的技艺与高超的艺术水准相结合,并在音乐创作中采用了直接交流的方式。
2023/24乐季的亮点包括与克日什托夫·乌尔班斯基指挥的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的音乐会及随后的欧洲巡演,与里斯本大都会管弦乐团(恩里科·奥诺弗里执棒)、哥伦比亚国家交响乐团(乔纳森·布洛克森姆执棒)、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乔瓦尼·安东尼尼执棒)、克里斯蒂安桑交响乐团(朱利安·拉赫林执棒)和波茨坦音乐学院(保罗·麦克利什执棒)的合作音乐会。她还回到安德烈斯·奥罗斯科-埃斯特拉达指挥的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并首次与米尔加·格拉日内特·泰拉指挥的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合作,在巴黎爱乐音乐厅和维也纳音乐厅举办音乐会。此外,她在新晋首席指挥彼得·波佩尔卡的带领下,与维也纳交响乐团一同前往瑞士巡演,并与丹尼斯·拉塞尔·戴维斯的指挥下,与捷克布尔诺爱乐乐团一起参加格拉芬内格音乐节。
在她众多的室内乐演奏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与伊戈尔·列维特和雷诺·卡普松在施瓦岑贝格舒伯特音乐节、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和维也纳音乐厅举行的三重奏音乐会,以及她与洛杉矶大师合唱团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的索菲娅·古拜杜丽娜《太阳颂歌》。其他室内乐合作伙伴还有安妮琳·莱纳茨、藤田真央、卢卡斯·施特纳特、尼古拉·卢甘斯基和安德拉什·席夫爵士。
朱莉娅·哈根五岁开始学习大提琴,先后师从恩里科·布朗齐(萨尔茨堡)与莱因哈德·拉茨科(维也纳),2013年至2015年在海因里希·席夫的维也纳班学习,最后在柏林艺术大学师从金斯·彼得·曼茨。作为克伦伯格学院奖学金获得者,哈根跟随沃尔夫冈·埃曼纽埃尔·施密特学习至2022年。她曾在奥地利利岑国际大提琴比赛和意大利马扎库拉蒂大提琴比赛中获奖,并作为最佳青年大提琴家获得哈耶克·博斯·瓦格纳文化奖和韦尔比耶音乐节学院尼古拉斯·费尔曼尼希奖等奖项。
2019年,她与安妮卡·施劳特勒合作,在汉斯勒古典唱片公司发行了首张专辑,收录了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两首大提琴奏鸣曲。更多唱片发行计划正在筹备中。朱莉娅·哈根演奏的大提琴由弗朗西斯科·鲁吉里于1684年在意大利克雷莫纳制作,为私人借予。
©Benjamin Ealovega
伦敦爱乐乐团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滑动查看详细介绍
自1932年由托马斯·比查姆爵士创立以来,伦敦爱乐乐团因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引人入胜的观赏性被誉为世界顶尖的管弦乐团之一。乐团的每场演出都致力于为现代社会带来艺术的奇迹,巩固其作为21世纪卓越乐团的地位。
伦敦爱乐乐团常驻泰晤士南岸的皇家节日音乐厅,地处伦敦文化生活的中心。乐团此外还在布莱顿、伊斯特本和萨弗伦·沃尔登等地的常驻场馆演出。巡演足迹遍布英国和世界各地,每场演出皆一票难求。每年夏天,伦敦爱乐乐团都会驻演于英国格林德伯恩歌剧节,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流媒体平台及Marquee TV欣赏其精彩表演。同时,乐团还通过自有厂牌发行现场录音、录音室专辑和档案录音,是全球流媒体播放量最高的乐团,每月播放量超过1500万次。
乐团历任首席指挥皆为音乐史上的巨匠,包括阿德里安·鲍尔特爵士、伯纳德·海廷克、乔治·索尔蒂爵士、克劳斯·腾施泰特和库尔特·马祖尔等。2021年,爱德华·加德纳成为乐团第13任首席指挥,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因其2007年至2021年期间的杰出贡献被授予荣誉指挥称号。目前,卡琳娜·卡内拉基斯为乐团现任首席客座指挥,塔妮娅·莱昂为驻团作曲家。
乐团始终致力于激励下一代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乐于见证孩子和家庭享受他们的第一次音乐体验。乐团通过校园音乐会、教学资源和培训,为学校及教师提供全面支持。秉持合作和包容的价值观,乐团的OrchLab和Open Sound Ensemble项目为有特殊教育需求和残疾的成人及青少年提供音乐创作机会。
年轻乐器演奏家是乐团未来的中坚力量,因此乐团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支持与机会。
“伦敦爱乐乐团青年艺术家”和“伦敦爱乐乐团指挥奖学金”项目为来自弱势社区的青年艺术家开辟了职业道路。“伦敦爱乐乐团青年作曲家 ”和“福伊尔未来第一人”计划则为新一代音乐家从教育阶段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提供了有力支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彩蛋活动
戳这里了解更多精彩活动
2025新年演出季
2024年12月30日-31日(周一-二)19:30
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惠民价:480 580 680 880 1080 1280 1580
票价:580 680 780 980 1180 1380 1680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惠民场次
*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 12月30日、12月31日演出曲目有所不同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演出已售罄
或许你还喜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