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逆势而上,还是蛰伏蓄力,眼下,能穿越周期才是最重要的
文 | 方方
过去几十年,酒业见证了一批酒商的崛起,当他们组织结构日益完善、灵活,且在市场上拥有极强的话语权,成为当地销售通路的掌控者,往往就会被称为“酒业大商”。
他们是白酒市场经济的开拓者,也是时代的受益者,尤其在酒业发展黄金期,他们依托畅销品牌或稀缺名酒资源,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而这个2024年,大商们不约而同地经历各种压力,库存高企、动销疲态、话语权逐渐缩小......这些压力背后的“大手”是谁?压力之下,他们又如何行动?
01
大商之生与时代“同脉搏、共成长”
改制、调整、布局、扩张......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酒业经历了多次调整与变革,一批批酒业大商应运而生,这些大商之所以能够崛起并站稳脚跟,除了时代的红利,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转型、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1988年,国家放开名酒的价格管制,白酒正式进入市场化阶段,民营经销商初登舞台。
1989-1996年,伴随着改革的深化,糖酒改制承包私营,酒厂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酒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被称为酒业大流通时代。起初,酒商们还都处于“坐商”阶段,但有一部分人敏锐地洞察到了名酒品牌价值,他们历经公司机制和厂商合作模式的转变,为日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需求萎缩,白酒受到负面影响,量价齐跌,一直持续到2002年。同时,白酒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卖方市场逐渐转化为买方市场,企业改革在这一阶段正式开始,与之相伴的是商贸公司体制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前后,白酒行业诸强割据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各大酒厂在各地市场迅速插旗,大商公司也基本形成“高端名酒+省级名酒+多品类”的产品结构,且在各区域网络渠道发达,下线分销数量众多,“大商”一角发光发热。
2003-2012年,来到“黄金十年”,经销商+专卖店销售体系快速扩张,烟酒店和团购崛起,市场充满创新活力。如2004年,泸州老窖创立“柒泉模式”,经销商以参股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此后泸州老窖营收快速从12.8亿冲向百亿级别(2013年)。
从2013年至今,酒厂和酒商的合作模式更加成熟多元,他们主动拥抱连锁新零售浪潮,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购买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大商一直是酒厂极为依赖的存在,其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大商助力酒厂拓展市场。五粮液就曾借助大商崛起之势,采用“OEM+大商制”的模式,即自己负责生产,总代负责贴牌销售,从而能够以较低的渠道费用快速抢占白酒市场,并在1994年成功反超山西汾酒。
其次,大商提升了酒厂的资金回笼速度。大商一般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支付货款,有助于酒厂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此外,“先款后货”模式也让大商成了酒厂的“蓄水池”,从而能够熨平业绩波动,转移销售风险。
在经济波动或者重要推广时间点,大商的作用尤为突出,牛栏山的工作人员就表示,“我们去年推出了一款光瓶大单品‘金标牛’,仅凭大商——南京彩姿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国荣之力,就在2个月的时间里,在南京完成铺货‘3万多家网点、16万箱酒’的好成绩,迅速打开了知名度。”
虽然酒厂高度依赖大商,但在大部分人看来,“酒厂与酒商关系里,酒企是绝对强势者,拿走蛋糕中的大头;酒商出钱出力,能分到蛋糕边;到行业下行期,酒商作为酒厂和消费终端中间的缓冲垫,最先受到挤压;如果势大触碰到酒厂利益,也会被优化、削权、压制。”
今年以来,大商不约而同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压力大、订单少、利润薄、库存高、动销弱……困境背后,是否是酒厂“大手”在施压?
02
大商之困有形之手——酒企,无形之手——市场
对于大商之困,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这些困境很大程度根植于当前宏观环境,消费市场的疲软直接减少了白酒的需求,政务与商务宴请等传统白酒消费场景也受到了显著抑制。”
此外,由于消费市场动力不足,导致消费降级明显,千元价格带下行到800元左右,前几年被市场看好的500-800元次高端价格带,也逐渐被300-500元价格带所代替。
成都的经销商老李表示,“价格带的下行不仅导致竞争加剧,也造成大商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利润不足又使得大商承压,终端也拿货动力也不足。”
库存问题也是大商们的心患,“长时间的高库存意味着需要支付更多的仓储费用,进一步压缩了我们的利润空间,还有产品折旧风险,心理压力太大了。”
纵观当今白酒市场,存量过大已是不争事实,各大酒商手中都有着相当数量的囤货,有酒业人士直言,“这不得不提前些年,一些酒厂为了追求短期销售业绩,过度向经销商压货,导致渠道环节库存积压严重、形成堰塞湖”。
为了加速产品周转,酒商在市场中不得不陷入内卷的恶循环,产品价格在各种市场策略中变得越来越低,老李对此深有同感:“不是说我们牺牲利润就一定卖得出去,但是不牺牲利润,不在价格上做让渡,就会连库存都出不了。”
另一边,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寻求新增长点,许多酒厂开始调整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区县下沉”。比如,五粮液开启“百城千县万店”工程,洋河进行“一村一店计划”,泸州老窖启动“百城计划2.0”......
过去在大商模式下,酒厂以省或较大区域为单元,指定实力强的大商来担任总代,全权代理所在区域的产品销售活动,而现在的调整将招商单元缩小至区县级别,使得大商的经营区域被严格限制。
有大商反馈:“某些品牌原本采用省级代理或市级代理制,现在调整为区县代理制,不仅限制了大商在当地市场的销售和推广活动,还将原有的渠道资源和消费资源切割分散。”
此外,以茅台、五粮液等为代表的酒企,持续在资源投放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对消费者的直接营销力度,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服务;一批酒企则陆续通过“五码体系”或“一店一码”体系,加强与终端的链接。
有行业观察者表示,“以上转变,旨在强化酒厂渠道掌控力,减少对大商的依赖;对大商来说,则意味着可掌控的资源减少,市场的影响力减弱,得谋变了。”
03
大商之变在产品、在服务、在渠道
尽管酒类行业仍受经济周期影响,但经历过多次周期洗礼后,白酒行业依然被市场认为是恒定的长坡厚雪赛道。
也买酒董事长刘旭曾指出,在未来的两到三年调整期里,很多厂家可能会发展起来而且会发展得非常快,也会有很多的商家成为特别大的酒类流通运营商,“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行业应该看准机会,把握住机会,然后抓住风口期做一些适时的调整,最终实现阶段性的目标,为下一个快速成长的周期奠定基础。”
的确,面对眼前的困境,大商们积极寻求变革,通过业务多元化、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渠道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等多种策略,来寻找新的增长点、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第一,在产品层面,他们积极布局大众价位产品和清香型产品。
微酒观察到,在白酒消费整体进入疲态的情况下,100-300元、甚至100-200元价位的白酒产品动销表现亮眼,释放出了为数不多的积极信号。
河南一酒类大商金总介绍,“今年我手里新增了多款大众价位段产品,比如年初上市的杜康酒•国优1988,300多元的价位,卖得挺不错,最近在国优1988良好推广势头之下,又引入其下延新品——杜康酒•国优经典,市场价为228元。”
据微酒了解,金总所提及的杜康酒·国优1988,今年年初就在被区域大商签下7000万、8000万的大单,已布局河南省内50+经销商、2000+终端渠道,在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扩张力。
另一边,清香型产品也获得诸多大商的青睐。
商源集团与名品世家,2024年开年双双与清香“第二极”有力争夺者——宝丰酒业开展了战略签约仪式。这一举措,正如浙江商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跃明所言,是基于对浙江白酒市场判断和清香复兴大势下的时代选择。
与此同时,同样喊出“清香第二”的汾阳王,也先后与粤强酒业等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怡亚通联合注册了销售公司、与酒仙集团续签订20年期的合作。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在广东粤强酒业的铺市行动下,已在广东吸引了100多个核心合作伙伴,铺市终端门店超过1000家。
第二,在服务层面,他们积极创新以提升消费者体验感。
以新开业的华致酒行・湖北阳新红星大道店为例,门店精心规划餐饮区、品茶区、品酒区和娱乐区,实现文化交流、商务沟通和社交互动体验的全方位升级。据了解,今年以来,华致酒行深化3.0门店的店铺设计和服务模式,以多元的复合空间解锁着新发展模式。
无独有偶,今年,1919酒类直供平台也通过自建6S门店,线下门店的发展走向品牌化、复合化、精细化,有消费者体验后表示,“新的1919店面舒适而全能,甚至可以买到咖啡,给我全新的体验感。”
可以看到,随着新发展周期的到来,提升消费者体验已成为大商的重要工作之一。
此外,细节处的提升也很重要:酒便利今年上半年,将全国门店的营业时间延长至24:00,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购买需求;华致酒行还提供了专业的品酒师咨询服务、老酒服务,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酒类产品......
第三,渠道方面,他们借电商直播逆流而上。
近几年,随着一些电商平台的崛起和直播形式的火热,消费者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批互联网大商也随之获得了“新生”——它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迅速打破渠道边界,在线上平台表现出色。
以酒仙集团为例,作为酒类电商领域的先行者,成功构建了品牌自播、达人直播的完整直播营销矩阵,并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种草等形式,成功塑造了“酒仙网拉飞哥”、“酒仙亮哥”等一系列顶级直播带货达人。
今年4月24日,拉飞哥在淘宝的一场直播的GMV达到1.17亿元,这一数字可谓令无数酒商艳羡。
百荣酒商靳松豪亦表示,百荣一些酒商增长还不错的原因,正是尝试了直播、电商等新渠道出货。
有观察者评论道,“为了应对渠道多元化的冲击,大商不断加强渠道建设,优化渠道管理,提高渠道效率,而如今的渠道红利,或许就是直播电商。”
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也曾预测,“在四大平台百亿补贴的强力推动下,烈酒平均补贴10%的力度之下,到2024年底,线上酒类销售的比例将会首次达到20%,电商品牌企业将获得全新的发展。”
第四,在产业链方面,他们积极布局全产业链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大商们还逐渐向产业链上下游衍生,不再满足于“中间商”角色,去加大投入做品牌、做酒厂,以组建长期发展的竞争要素,推动转型升级。
7月,宝酝集团宣布将在四川省仁怀市投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宝酝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天塞酒庄联席董事长李士祎表示,宝酝集团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是基于“酱酒依然是中国新名酒的最好赛道”的行业逻辑。
无独有偶,8月,全时便利店的实际控制人蔡学彦透露,其公司已决定在贵州省茅台镇投资设立一家新的白酒生产企业。蔡学彦指出,此次投资是其布局白酒产业的重要一步,未来将依托茅台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酿酒历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白酒品牌。
此外,9月,苏宁易购与郎酒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投资35亿元人民币,在四川省古蔺县建设一个集智能化酿造、仓储物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怡亚通酒业副总裁王庆福今年提出“怡亚通集团酒业公司未来3-5年战略规划”,并着重介绍了怡亚通酒业“FBS”(即酒厂-品牌-门店)的发展模式,也是力求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事实上,在自有品牌、定制产品方面,大商们也有所布局。酒商马先生观察到,“怡亚通拥有大唐秘造、大唐首要、天下大唐、贵宫御膳等自有品牌,另一边的华致酒行,也拥有荷花系列、习酒·窖藏1988琉金、金酒鬼等自有品牌和定制酒产品。此外,他们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白酒定制服务和小单定制业务,无论是企业定制还是个人定制,都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美酒。”
在新周期下,大商面对着全新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和消费环境,无创新而难行,无创新而不利。
不少大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只有通过主动转型调整,才能全面发展、夯实根基。
刚刚迎来10周岁的酒小二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价格方面,尊重酒厂的价格体系与渠道规则,不打价格战,和上游酒厂建立了良性的关系;逐步加强定制产品的开发力度,建立了专属的产品线体系,丰富了啤、红、白、洋全品类的产品线;高度重视私域平台建设,同时结合LBS定位技术,实现精准引流,不仅降低了仓店的获客成本,还提升了用户粘性。
“在今年夏季,酒小二获客增长126%,用户转化率增长106%”。酒小二市场运营中心总经理陈柏桦介绍,预期2024年,平台啤酒用户增长60%;啤酒客单价超60元的用户占比超60%;白酒用户增长70%;白酒营收涨超100%。
当然,无论是逆势而上,还是蛰伏蓄力,眼下,能穿越周期才是最重要的。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