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一篇《》,今天,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一个县的县政府有多少公职人员。
我们来看一份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江阴县县长的述职报告。
这一页的最后一行,上面写着:全县有14.9万多户,人口74万多人。这样的人口体量,放在今天也是一个大县。
江阴,现在是无锡市代管的县级市,是中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23年,江阴的GDP为4960.51亿元,是全国前三的存在。
在民国时期,江阴也是经济大县,县长在述职报告里说,光蚕桑丝织也,全县每年有200银元的收入。
这么强大的一个江阴县,在江苏居然只能是二等县,确实有点委屈。那么一等县是哪些?
根据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江苏的一等县如下:江宁、上海、吴县、松江、无锡、武进、镇江、吴江、宜兴、淮阴、江都、铜山等12县。
闲话少说,我们来看看1929年的江阴县县政府有多少人?
县政府为全县最高行政机构,县长为最高负责人。
县政府下设秘书一人,直接归县长领导。
县政府设有两个科:一科和二科;还设有两个局:教育局和公安局。
一个秘书,两个科,两个局,这就是江阴县县政府的全部机构了。
江阴县的这份述职报告没有提到各科和局的具体人数,我又找到了一份河北省的资料。这份资料应该是民国早期,即北洋政府时期,当时县长还称为县知事。
江苏省的把县分为一等、二等和三等县。河北的分法则不同,把县分成繁县、中县和简县。因此,我们用河北的中县来对照江苏的二等县。河北的中县有涿州、昌平等。
河北的县除审判所和警察所两个独立机构以外,繁县设四个科、中县设三个科,简县设两个科。设两个科的县,一科管内务财政;二科管教育实业。设三个科的县,一科管内务,二科管财政,三科管教育实业。如果有四个科则第四科管其他事物。
别看有些县设有四个科,但科员的人数是有限制的。繁县科员的总数不得超过十六人,中县不得超过12人,简县不得超过8人。
如此算来,除了审判和警察所意外,全县公职人员不能超过20个。
北洋政府是比较优待教员和官员的。国民政府北伐以后,颁布了《县组织法》,对县政府进行了进一步精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江阴县的公职人员也在20人左右。
大家可能会对有个事情很好奇,没有副县长,县长空缺怎么办?
按照《县组织法》,县长空缺时,由一科科长暂代行使县长职权。
我们再来看看民国时期,县政府官员的薪酬待遇。
以繁县为例。
县长每月支公费三百元,这三百元是否包括办公开支?我认为,应该是包括在内了。我看到一篇文章,民国初年,县长的薪酬大约20块大洋,比小学教员还低。北大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元,相当于一个县长一年甚至是几年的工资。因此,如果每月没有三百元的开支权的话,县长没法干下去。
科长四名,每人每月工资三十到四十元。
科员十二人,每月工资二十到三十元。
书记每月十块。杂役每月五元。取暖用煤,纸张等办公开支每月一百二十元。
当时一元钱的购买力有多少,我没查到准确的数据。但我却翻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在押的囚犯一个月的囚服和伙食标准是两元一角。
在押的犯人,一身囚衣再加吃饭,怎么说也要400元吧?如此推算一下,但是一元的购买力,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两百元左右。因此,当时的科长的工资应该是相当于现在的6000-8000元,跟现在也差不多。
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