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非封建迷信,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佛门修行,向来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却能浓缩般若智慧,道破修行真谛,堪称佛法之髓。《心经》虽然篇幅短小,字字珠玑,句句醍醐灌顶。

尤其是"般若"和"观照"两个关键词,更是点睛之笔,直击修行要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般若"一词,源自梵语"Prajñā"。它不同于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一种洞彻宇宙人生实相的圆满智慧。

《大般若经》云:

"般若是诸佛之母,能生诸佛。"

可见般若于修行之重要。而唐僧玄奘在翻译经典时,也曾感叹般若"义理深远,非语言文字所能尽究"。由此可见,般若绝非等闲之辈。

至于"观照",则是明心见性的法门。观,即深入观察;照,即觉照、审察。《金刚经》有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里的"无所住",正是一种高明的观照之道。从净土到禅宗,从显教到密宗,无不以观照为修行之本。

那么,究竟如何观照?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意思是,修行不必远离尘世,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觉照自心。

净土宗莲池大师也教导弟子:"念佛即是念自性弥陀。"印光大师更是直言:"返观自性,乃至心心契合佛体。"可见,观照就是反观内心,照见本性。

《心经》之所以被奉为成佛法门,正因为它直指人心。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切都是心的幻相。

而这颗能现幻相的心,又与虚空般广大的真心无二无别。一旦通过观照洞悟这层真理,就能"照见五蕴皆空",彻底解脱生死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之前古印度有位修行者,日夜诵持《心经》,却总也未能开悟。他决定前往布施,以积累功德。行至途中,遇一老妪哀求救助其病重的儿子。修行者怜其母子,当即布施全部家当。

谁知老妪得财后竟嬉笑离去,原来一切只是骗局!修行者顿时心灰意冷,正欲返家,忽闻空中有声曰: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顿时醒悟:外境如梦幻泡影,施与不施本无差别。而真正的布施,是把执着之心施舍掉。修行者由此彻悟空性,终成正果。

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心经》的真谛:外境如梦,唯心所现。若执著有无,则堕入痴迷;若了悟空性,便得解脱。观照之门,无异般若;而般若之用,在于观照。二者相辅相成,利导行者登彼岸。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般若观照?《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一语,便给了我们答案。

所谓"观自在",即是一种自在、如如不动的觉照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行者不为外境所转,唯观自心。而所谓"行深般若",就是以无分别智慧,照见诸法实相。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问弟子明海:"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哪个是明海上座的本来面目?"

这句话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极深的观照之道。所谓"不思善恶",正是心不外驰,不为境转的功夫。这种功夫,不假外求,只在自心。

宋代高僧长庆道卜禅师,参禅多年,始终不得要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日,他在厨房煮粥,见两个僧人在窗下论事。一个说道:"须弥山何劳巨细?直径八万四千由旬。"另一僧摇头:"不然,须弥山大而无当。经云:芥子纳须弥,须弥入芥子。"

二人正自纷争不休,道卜禅师忽然大悟,顿时抛下粥勺,笑道:"且喜天下太平,皆如梦幻。"

这个故事透露出关照的真髓:外境如梦,不必认真。行者若能不为物转,自然能见诸法实相。须弥山纳芥子,不过幻象;而真正不可思议的,正是这颗观照之心。

二、

然而,观在宋朝末年,有位居士每日诵持《心经》,觉得般若妙理难解其意。一日,他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求教般若之义。

长老不答,只是盛了一碗茶递给他。居士刚要去接,长老却突然撤手,任由茶水泼了一地。居士愕然,不知所以。

接下来长老的指引,却是一语道破了居士内心所想,点明了居士之所以理解不了《心经》的原因。居士听完了长老的指引,内心顿时有所领悟。立刻拜谢长老。

长老微微一笑,说道:"你看,茶水泼了,是碗的过错,还是茶的过错?"居士茫然摇头。长老又问:"那是我的过错,还是你的过错?"居士依然摇头。

长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