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食研所

众所周知,山西大地上有结界,名为睡午觉。一到中午,山西人都昏昏沉沉,人们都要睡午觉,连路过的狗都不例外。

这么能睡午觉!别问,问就是晕碳水。都说山西人碳水吃的最多,所以昏昏沉沉~可是我们不都吃碳水嘛,有那么夸张嘛。别急,马上你们会知道,什么是碳水界的王!

第一类碳水:面

第一类碳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昵享网

外地人提起山西就是——刀削面(我都盘点了不下十次了),然鹅,这只是冰山一角,咱们对山西的碳水挖掘程度不到十分之一。山西人的面食可不单单指面条,而是200多种用面粉做成的食物。而且还不止小麦粉呦,荞面、豆面、高粱面、莜面都可以哦,大部分面食主打一个奇奇怪怪。

咱先看动物三件套,猫耳朵、擦蝌蚪、拨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黄一刀

什么,吃猫猫!当然不是真的猫耳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好了,是这样,和蜗牛壳一样的叫猫耳朵。首先,将面粉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然后擀成约二三厘米厚的面片,再切成多半厘米大小的块头。接着,撒上面粉,用双拇指按住面块往前推,按成猫耳朵状。也有一种方法是先搓成食指粗的条,用右手掐小块,在左手掌碾成猫耳朵。

煮熟的猫耳朵,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佳品。它不仅可以搭配各种打卤、浇头,还可以焖、蒸、炒等多种烹饪方式,风味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在晋中地区,人们常用白面、高粱面等原料制作猫耳朵,搭配羊肉臊子、蔬菜卤等,口感丰富,营养丰富。而在雁北和忻州等高寒地区,则更多地使用莜面、荞面等原料,制作出的猫耳朵也别有一番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拨鱼,又称剔尖、拨鱼儿,是流行于山西晋中一带的传统面食。据史料记载,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已有“山药拨鱼”、“玲珑拨鱼”等制作方法的描述,可见拨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的山西《阳曲县志》也提到:“附近居民各种面食曰:河漏,荞面为之;拨鱼子,豆、麦二面为之。”这些都说明了拨鱼在山西面食中的重要地位。

拨鱼的最大特点是口感柔软、筋滑、爽口,形状两头尖、中间粗,呈小鱼肚状。拨鱼可以搭配各种调料和配菜,如红萝卜丝、姜丝、葱丝、小白菜和肉丝等,使其风味更加多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栲栳栳

即便是普通的白面已具备多样风味,山西的杂粮更是赋予了当地面食一种无法被企及的丰富层次。山西人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们能为每一种特性鲜明的杂粮,寻觅到最为恰当的烹饪手法:莜面虽能饱腹但韧性稍逊,经过沸水的短暂烫煮便能提升其延展性,在巧手的揉捏之下,变化出栲栳栳(kǎolǎolǎo)、磨擦擦、莜面饨饨鱼鱼等美味;荞麦略带苦涩,却拥有爽滑的口感,制作成碗托或是饸饹面,能将其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黄米面既黏又香,最适合做成甜蜜的黄米油糕、枣介糕豆面香气扑鼻,是提升抿尖口感的关键所在;即便是口感较为粗糙的高粱面,也能在精心制作的红面擦尖夹心面中,巧妙地避开短板,展现其长处……

第二类碳水:糕点

第二类碳水:糕点

山西的糕点也是一绝。

糕是山西人的最爱,黄米面做的,软糯香甜,再蘸点白糖,咬一口,总会让人想起夕阳下村口那棵老槐树。

泡泡油糕是山西晋南的侯马、临汾、芮城等地的传统风味糕类食品。其表面有一层高约10毫米的气泡,被誉为油糕中的上品。在山西的饮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评定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入选“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山西榜名单。

泡泡油糕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蓬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小泡,故得此名。远视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如绽丝叶絮,似金菊斗艳,白中徽黄,晶莹透亮 ,被誉为山西食品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外酥里糯、香甜可口,常吃不腻。

因为“糕”与“高”谐音,所以人们通常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总之,不管是大事小情,婚丧嫁娶,生辰满月,逢年过节,山西人都会吃糕。山西人已经把油糕与美好的生活向往,融合在了一起,源远流长,步步“糕”升。

第三类碳水:馍

第三类碳水: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花馍,作为山西面食文化的瑰宝,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山西,一个面团+一双手=整个宇宙。

每到年底,新年和春节的脚步声渐行渐近,山西各地便洋溢起一股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蒸制各式各样的花馍迎接新年的到来

花馍的制作过程,更是一场匠心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选料、揉面、发酵,到塑形、醒馍、蒸制,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心雕琢。山西人用传统酵母发面,保持了浓郁的麦香味,再通过揉、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多道工序,使面团在巧手下绽放生命。而那些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造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对于山西人来说,“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一块花馍承载着人们生活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晋源发布

不同节日、24节气,花馍都有不同的造型和礼俗,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婚嫁场合,花馍以龙、凤造型为主,象征着龙凤相配、成双成对、天赐良缘。有些龙凤花馍还巧妙地融入了石榴、莲花等元素,寓意着“多子多孙”“并蒂连心”,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都凝聚在了这小小的面团之上。

清明节时,常用柳叶馍、桃花馍进行供奉,表达对先祖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希望先祖能看到春暖花开的景象,感受到后人的孝心。

在给老人祝寿时,寿桃馒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它不仅形似仙桃,寓意着长寿和吉祥,更承载着晚辈对长辈的深深祝福和敬意。

而到了春节这个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花馍的种类就更加丰富了。金元宝、红福袋、锦鲤等造型各异的花馍,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山西人的碳水如此五花八门,主要还是因为地理因素,山西地形沟壑纵横,气温低还干旱,特别适合谷物的生长。比如晋北干旱,部分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不适合种小麦却十分适合种黍,因此晋北人爱吃糕。而临汾等晋南地区是山西的产麦区,人们最钟爱的碳水自然就是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