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老物件就是承载人们回忆的载体,现如今人们看中的已经不是它的作用性,而是年代性,通过老物件上面的岁月痕迹去找寻过往纯真的岁月,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出现,老物件也慢慢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
现如今除了一些收藏者和农村家庭对部分物件有所保留外,许多人都已经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物件了,文中的老物件还有多少人能够一眼看到就说出名字呢,它们对你又有着怎样的特殊回忆呢?
看过这个的现在应该都已经不再年轻了,甚至有许多90后都没有见过,不过这种物件对于老牙医们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了,这是早期老式的直机,调磨时候就会使用,和现在先进的打磨探头是一个道理。
那时候的打磨机和牙医床都不是一体的,并且还是需要手动调节频率的,这种打磨机它的清理过程比较麻烦,加上早期时候的医疗水平和现在无菌环境相差比较大,所以时常人们能够看到使用机器时除了主体和进嘴口比较干净,轴线的位置还是会有灰尘无法清理干净。
除了这种打磨机以外,最早式的还有脚踩的,通过脚步踩动的频率与轮轴相结合,促使打磨机开始使用,现如今这两种打磨机也几乎只有在口腔医学博物馆还能看见了。
看见这个有没有勾起童年的回忆呢?小时候没有哪一顿打是缺了这种木尺的参与,区域不同对这种木尺的称呼也不同,“米打尺”、“量天尺”、“戒尺”等都是它的名字,主要的作用就是卖布时做丈量使用。
除此外不少裁缝做衣服的时候也会用到这种尺,精准度高加上是木质的不易损坏,有些使用年份长的尺子上面还会有裁缝自己雕刻的线槽,主要也是为了裁制衣服时能够更加方便,一般来说这种尺子看着越亮就是使用的年限越长,因为盘久了会自带一层油膜,看上去亮堂堂的。
这种纸巾现在已经没有生产了,唯一比较接近它的应该女性使用的刀纸,不过现如今不少刀纸也都做了改良,和以前一拿就掉屑,一扯就烂的方巾纸全然不同,奶奶一辈的人能够在经期使用上这种纸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不少人都只能用玉米叶子来代替。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奶奶在看到自己孙女来经期时都会忍不住说一句“垫张纸不浪费”,这不是因为她们跟不上时代发展,而是在她们那个年代即便是使用这种方巾纸也都要裁成很小一块来使用,刻进骨子里的习惯又怎么会轻易改变呢。
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这种物件也渐渐消失在了女性的视野中,虽说淘汰了老物件,但是也意味着人们对于女性的卫生健康更加重视,每月都要使用的物品自然是不能马虎的,爱护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和关怀。
如果你见过这种喇叭那你一定不年轻了,现如今这种喇叭早就已经没有生产了,这种铜制喇叭主要就是放在自行车上使用的,早期的自行车很少有自带车铃的,不少人就将这种喇叭通过螺丝固定在自行车上就可以当成喇叭来使用,更方便也能起到提示的作用。
它的使用过程非常有意思,喇叭尾部的黑色胶皮就是它声音的供给源头,当你需要使用喇叭时就捏住后面的胶皮,然后一松手就能够发出清脆的响声了,不过这也非常考验骑行人的技术,需要松开一只手去操作喇叭,如果技术不到位,车和人都容易摔倒。
这种看着已经像“破铜烂铁”的东西其实是早期的打火机,外观都是铝制的,那时候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除了打火机外,饭盒、保温桶等外观大多也都是采用铝制的,不仅轻便原材料价格也相对便宜。
不过他的耐腐蚀性却不是很好,这个打火机因为年份非常久远,所以内里已经全部生锈了,可以看到那时候的打火口都还是使用的布条,虽然携带方便但是也需要定期维护,往里面注入汽油,火石和捻头也要定期更换,现如今这种火机已经成为“老古董”了。
这个物件已经是八十年前的东西了,现如今已经早已没了它的踪迹,不少90后或许都不认识这个东西究竟是做什么的。
其实它和老式怀表的使用方法差不多,都是将表杠别在西服上袋的扣眼里,然后坠子就直接放进口袋里,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用时留在外面的就是一条链子,看着也十分美观。
而通常人们都会在上面挂上怀表,只不过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挂挖耳勺和牙签,这也是早期人们开始享受生活的一种表现,闲散的时候将挖耳勺从兜里掏出来使用,或是茶余饭后用便携的牙签掏一掏牙齿,让自己更加干净体面。
这也是在过去年代里有钱人比较喜欢的物件,普通人家农耕都来不及,自然也没有闲心去管自己的牙齿是不是干净的,加上那时候人们一般都是使用竹制的牙签、挖耳勺,像照片中这样铝制的还是非常少见的。
对于老式取暖器大家可能会想到的就是汤婆子、暖炉等,实际上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电打火的取暖器,只不过因为那时候这种物件价格比较昂贵,所以一般也就只有大富人家才买得起,属于早期的奢侈品之一。
照片中就是保存比较完好的电打火取暖器,那时候一般都是使用柴油或者煤油,取暖器右边已经生锈的转纽就是灌注煤油的地方,使用时将小铁门关上,扭动中间的旋钮就可以。
并且那时候还是能够调节火力大小的,不过因为知晓的人并不多,所以后来这种物件也被慢慢淘汰,换成了更加便捷的取暖产品。
农村地区见过这种物件的人可能比较多,有的地方现在还仍在使用,虽然产品更迭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有许多产品实际上还没有老物件好用,这个物件叫做“牛酿子”,是套牛的必备物件,和牛头套是一个原理。
在使用时将它套在牛的脖颈处,不仅能够使牛在耕田时听话,还能更好的操控方向,如果遇到牛不听话乱走时,用蛮力去拉拽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直接拽动牛酿子就非常好使,能控制好牛的走向。
看到这个可能不少人都误以为是刮痧板,其实它是鞋拔子,可能大众会觉得为什么早些年间那么贫瘠却还能用上鞋拔子这种物品,实际上那时候的人们使用鞋拔子可不是为了享受,与现如今人们不想弯腰的理念是有所不同的。
正因为物资匮乏,所以不少人的鞋子都是会穿到实在穿不下了才会拿给弟弟妹妹们穿,而鞋子太紧用手就很容易提不上,这时候就通过鞋拔子来使巧劲,将宽的一头放进鞋后跟,站起来拽动绳子就能够轻松的提起鞋子。
有时候因为鞋子实在太紧了,一不小心还会将绳子拽断,并且以前为了节省资源都是将鞋拔子制作的比较短,主打一个物尽其用。
照片中的物件名叫米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使用这种物件了,在过去没有电子秤的年代,想要知道米有多少就是通过这种米斗,并且那时候一般都不会使用斤来换算,而是用一斗、一石、一升等计量单位。
这种米斗正常的容量就是一斗,所以那时候卖米的商铺都会使用这个物件,非常方便,一升米就大约是1.25斤,十升米就是一斗,十斗米就是一石,通过这样的换算方式就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售卖价格,不过现在随着电子秤的普及,这种物件也已经不存在了。
这个物件即便是现在的孕妈妈都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早期的吸奶器,纯手动的,通过捏动红色硅胶就能将婴儿吃不完的奶吸出来,然后倒进容器中保存起来,不少人可能看到第一眼还会误以为是拔罐器。
这种物件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还在农忙时期,因为那时候提倡生多胎,孩子多奶水也多,做事的时候突然涨奶,小孩儿又吃不了,就会使用吸奶器,不仅能够让新手妈妈们更加干爽,也能解决奶水无法储存的问题,属于早期时候非常有用的老物件之一。
见过这个的人应该都已经不年轻了,你能想象出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吗?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是网鱼的,但是它的材质并不适合在水下使用,其实它的名字叫“鸡蛋篓子”,因为竹编的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断裂的情况,后来人们就发明了这种钢制和铝制的鸡蛋篓子。
将软丝交织在一起再加个提手,装鸡蛋非常合适,并且因为是软丝制作的,所以还能够伸缩,不用的时候就平放起来也不占地方,使用时直接拉起来就是一个“大筐”,随着鸡蛋的减少,这个篓子也会慢慢变平,非常方便。
这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老物件有多少还能勾起你的特别回忆呢,或许有许多物件90后、00后都不曾见过,老一辈人节俭,不少物品都是用了一年又一年,传了一代又一代,直至被彻底淘汰,做一个新的很容易,难的是抛下曾经的这些回忆与情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