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已到年尾,回望2024年,成都日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不断创新优质内容生产,做精内容质量,做新内容表现形式中,做强党报宣传主阵地,讲好成都发展故事。
一年来,成都日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一年来,成都日报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活跃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新闻工作者们以生动笔触记录时代变迁,用镜头讲述城市发展脉动,一句句“我在现场”,践行了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
一年来,成都日报加强精品策划,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开展直播、精品视频的生产,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新闻信息服务中,实现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大幅跃升。
这一年 我们在现场
用心用情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
四季更迭,见证着国家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新闻工作者作为时代的瞭望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推动者,他们以记者之名,奔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而在这不息的征程中,一句句“我在现场”,道出了成都日报的足迹。
■酒泉
“这里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即将举行。”“现在是11月4日凌晨2点15分,我所在的位置是东风着陆场。”……
作为市级媒体记者,本报记者吴喆今年参与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任务的现场报道。出发前,了解到叶光富的妈妈和姐姐分别为叶光富写了一封家书。于是,她将家书带到了新闻现场。在她看来,既然到了现场,就要力求让报道沾泥土、带露水、冒热气,除了讲好“中国话”,也要说好“四川话”和“成都话”。据不完全统计,围绕神舟十九号发射及神舟十八号返回两大任务,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共推出相关内容近百条。
■巴黎
7月23日,本报记者陈浩起身前往巴黎,以记者的第一视角,推出《浩看奥运》《逐梦巴黎·第一现场》等栏目,见证奥林匹克运动百年之后重回巴黎。
20多天的时间中,他以新闻“特种兵”的身份,在“最街头”的奥运场馆看着川妹子邓雅文骑着小轮车“飞”、在南巴黎竞技场感受到国乒火力全开的魅力、在巴黎水上运动中心见证了中国花样游泳的历史性突破……在一次次奔赴赛场中,发回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报道,记录下这场全球体育盛宴的璀璨绽放,其原创稿件在全网阅读量更是突破1亿。
中关村论坛,是中国面向全球高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作为本报科技创新领域记者,黄雪松、杨帆在论坛开幕前,便抵达北京,力求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深入做好第四届中关村论坛报道工作。
在论坛举行期间,他们用“热点”人物做“热点”新闻,采访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等各界人士;为讲好论坛上成都科技的声音,他们聚焦与四川、成都具有强关联性的科技人物、科技产品;为创新报道形式与互动性,他们创意推出专题采访报道、vlog视频、金句短视频等多元化媒体形式。一篇篇稿件,记录并传播好这一科技创新盛会的精彩瞬间,也讲出了这场国际性、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的“科技力量”。
■汶川
大熊猫“福宝”是中韩大熊猫合作交流的成果之一。从出生起,“福宝”就是名副其实的“超级明星”。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消息,6月12日,韩国海归“福宝”将位于汶川的四川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与公众见面。为做好此次大熊猫“福宝”回国报道,本报视觉中心记者王鹃与小组成员提前对“福宝”新家神树坪基地进行探访观察,在官方正式宣布“福宝”亮相时间后,又迅速推出极具现场感又细节满满的视频产品。《锦观新闻带你提前探访福宝新家》《福宝的邻居们在干啥》《可爱加倍!小奇迹也是福宝邻居》等系列视频发布后,在三方号平台总阅读量超1亿,成为深受广大网友欢迎的“福餐”。
5月10日至14日,中国品牌日线下系列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在这里,硬科技与烟火气并存,本报记者吴茜也以她独特的视角,将我国品牌建设成果娓娓道来。
在实探四川馆中,她围绕多个“四川造”精品,用视频讲出人们爱上“四川造”、优选“四川货”的理由。在美好市集,她品尝特色乡村振兴产品、体验非遗手工艺品,让美好生活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她的文字和镜头里,精心策划的探馆系列、聚焦成都造的新闻报道,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品牌,爱上四川特色优势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窗口”。
■“长三角”“大湾区”
10月24日,成都市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为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成都传媒集团特别策划“探‘新’长三角 借‘力’大湾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组织所属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网、《先锋》杂志、成都国际传媒有限公司6家媒体采编骨干,前往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和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地采访调研。
抓经济必须抓园区,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跨越山海,采访组看工厂样板间、问城市方法论,对话企业、部门和专家,求解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梯度培育、园区改革赋能等经验成果,在产业园区观察与触摸新质生产力的有力脉动,以期“他山之石”对成都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有所启示与借鉴。
这一年 原创力不断提升
重大主题报道铿锵有力
今年以来,成都日报以多元化的媒体形式创造着更生动的表达方式,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一批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心系人民,体现群众心声的新闻精品力作不断推出,向世界传播了“成都好声音”、讲述了“成都好故事”、展示了“成都好形象”。
《成都日报·理论周刊》推出40期“锦观智库”专题文章,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新质生产力等主题,进行理论阐释与宏观解读,推出“10问新质生产力”系列产品,“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主题访谈等,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聚焦发展动能,唱响经济光明论。“进解优促”专项工作启动以来,报社组织宣传专班推出《进万企,到底在进什么》《英特尔再次加码成都透露什么信号》等报道,记录问题、跟进解决;全市经济运行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报社围绕全会提出的“八个突出”推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四川“人工智能+”成果“百花齐放”》《深耕空天产业 成都造“星”射“箭”参“北斗”》等内容,剖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拼劲、干劲、韧劲。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报社策划大型全媒体特别报道《我与共和国同成长》共20期,集中展示75年间成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成长足迹。“迎国庆24小时直播”,以光影为媒,捕捉成都每时每刻发生的奋斗故事以及成都翻天覆地的变化。
依托“党报热线962211”和“党报调查”等特色栏目,建设性开展舆论监督,关注堵点痛点,助力城市治理,重点围绕教育减负、以旧换新、房产落户等民生热点。
今年,报社全面启动和推进“成都画报”影像IP打造工作,全面推出“成都画报”系列核心产品,在成都日报纸质版面上,推出整版“成都画报”和“成都画报·图鉴”,分别聚焦大美成都和活力成都。加快打造“成都画报”全媒体传播矩阵,在成都日报锦观新闻App开设“成都画报”频道,推出电子书,依托“成都画报”推出“成都海报”,以“成都画报”为桥梁纽带,加强与市摄影艺术家协会的联系和合作,推出好拍成都·喜迎国庆“光影礼赞——奋进中的创新之城”主题摄影比赛,积极对接联络视觉中国、国内外知名摄影师、知名摄影自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提升品牌IP影响力。
依托《锦水》文学副刊60多年的积淀,与锦江区委宣传部共同推出“李劼人·锦水文学奖”,将目标定位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成都特色的文学奖。
这一年 优质内容构筑流量高地
媒体影响力不断攀升
今年以来,成都日报致力于以优质内容构筑流量高地,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探索运营新模式,持续推动媒体影响力不断攀升。
7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成都日报社“中华彩灯嘉年华”非遗文旅创新发展项目运营服务模式案例入选。
11月7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评论《基层不是“机”层 “指尖调研”应休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三等奖。该评论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既有典型现象的剖析,又有其背后原因的探解,“辣味”十足,激发起读者强烈的认同感和广泛共鸣。
12月5日,以“凝聚辟谣力量清朗网络空间”为主题的第五届四川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在四川德阳举办。成都日报社作品《对话“成都水泥墩封人”谣言受害者三姐妹仍被余波震荡》荣获优秀作品奖,也是本届活动中成都市级媒体唯一获奖作品。独家采访当事人,既深度还原了事件的真相,有效应对了网络舆情,及时还原真相、维护城市正面形象,又保护了深陷风波的当事人,体现了党报的舆论力量和社会责任感。
12月16日,2024年成都市新媒体交流分享活动在蓉举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入选成都市“2024年优秀新媒体”。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锦观新闻连续多年获得该领域的殊荣,展现出了锦观新闻作为政务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
12月19日,2024年第六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黑龙江哈尔滨隆重举行。成都日报社视觉视频中心(国际传播中心)制作的双语纪录片《我的半生 在读懂中国的高山》荣获第六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主竞赛单元“最佳作品奖”。此次获奖的纪录片,是成都日报坚持以“小切口”讲述“大时代”的代表性作品。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面向未来,成都日报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讲好成都故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提供坚强新闻舆论保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杨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张朝杰
热门跟贴